青岛主城区重新划分,城阳入围,黄岛落选
人,从小到大,身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城市,也一样,城市中心会变化,城区范围会扩大。老城区像老人一样佝偻前行,新城区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人会生老病死,城市会新旧更替,这是无可奈何又充满希望的一种客观现象。
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演绎了一场主城区兴衰更迭的大戏。而我们,只是这场大戏的普通观众。
01 主城区扩张历史
下图是我画的青岛主城区的扩张过程:
仅从城市空间上来讲,我认为青岛的城市扩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或者两个方式:一个是摊大饼,一个是蛙跳式。摊大饼是第一个阶段,也是青岛城区成形的阶段。
德国占领青岛后,最先发展的是青岛湾,并逐步向东、向北扩张,这是百年青岛的起源地。德国是打算好好经营青岛的,甚至不惜血本建设了胶济铁路。这一时期,诞生了青岛的铁路和港口。
不想德国的心血被日本摘了桃子,在日占和民国时期,青岛城区继续向北、向东扩展。
日占和民国时期,向北走得是工业路子,在老四方建设了很多的纺织厂以及配套的化工厂,并在这些工厂周边衍生了家属居住区,这是老四方的底子。
向东走得是文艺路线,一座原山东大学,N座名人故居,几片海滩,至今仍是青岛最负盛名的人文景点。
可以说,青岛的工业和人文底子,都是在建国之前形成的。
建国伊始,青岛城区继续以工业化的路子向北推进,老沧口诞生了碱厂、红星化工、青岛钢铁,老沧口成了第二个老四方。
这时候,1950到1980年代,青岛的主城区是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六区,也就是上图中的红色箭头区域,或者说是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向北推进到沧口的这片狭长区域内。
上世纪90年代,青岛破天荒的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率先把市政府搬迁到浮山湾畔。
这一次东扩,打破了青岛城区萎缩在胶州湾东侧狭长地带的百年发展历史。从此之后,青岛主城区的扩张之路进入了快车道。
从浮山前到浮山后,从新都心到李村,从海尔路到东李,从李村北到十梅庵,青岛用了20年时间,把主城区扩大了一倍多,而原来的城区建成则延续了100年。
伴随着声势浩大的造城运动,青岛的城区区划调整也在进行。
1994年5月,青岛主城区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撤台东区、沧口区,形成了我们以前常说的市内四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那时候连崂山区都不算青岛的市区。
2012年11月,青岛又进行一次区划调整,市北区、四方区合并成新的市北区,这时候青岛市内四区变成市内三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又一次与主城区无缘,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的初中、高中叫青岛几中,崂山区的则叫崂山几中。
崂山区虽然长期不属于青岛的主城区,但发展的一点也不比市北区、李沧区差,甚至还要更好。所以,渐渐地近几年青岛市区又开始叫市内四区了,即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
至此,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这四个青岛市内区正式扩张完成,这是一步接一步、一步邻一步摊大饼式发展起来的,为了这一阶段的完成,青岛用了120年。
02 郊区扩张历史
在青岛主城区快速扩张的同时,青岛郊区的发展也没有停滞。青岛主城区采取了一步接一步、一步邻一步摊大饼式的打法,郊区则更加“轻佻”一些,跳来跳去就像是一只不知疲累的“娃”,这种发展过程我叫它“蛙跳式”。
青岛蛙跳的第一步是城阳和黄岛。城阳虽然和李沧区挨着,但城阳中心选在了城阳街道,离李沧区交界处10公里。
要知道,李沧区政府紧邻市北区,市北区政府与市南区仅有一路之隔,都想靠着发达地区的带动来实现发展,偏城阳区把临李沧区的地方让给了飞机场、汽车北站和众多的小厂房。
向西跳的第一步是黄岛,黄岛虽然离青岛市区不远,但终究隔着胶州湾这一天然屏障。
城阳和黄岛,这是从青岛市区跳出的第一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跳过去了(黄岛区1979年成立,城阳区1994年成立),但一直都是城乡结合部的模样,直到2010年代才借助楼市的春风有了城市的感觉。
自此,青岛蛙跳的步伐就从没有停过,可与城阳、黄岛距离较近、有发展基础的胶南、即墨、胶州市区并不是重点发展的地方,胶南、即墨、胶州与城阳、黄岛的中间地带也不是重点发展的地方,青岛城市扩张的这只“娃”,在天南海北的跳,不依靠青岛市区,也不临城阳、黄岛、胶南、即墨、胶州市区,真真跳出了一幅“乱魔群舞”的地图:
上图标识了青岛近些年的新区与市政府的距离。
可见,这些新区都远离青岛市区,与市政府距离最近的是隔着胶州湾“只有”20公里的自贸区。
不但如此,位于即墨区的蓝谷,与即墨市区的距离为20公里;位于城阳区的轨交区离城阳区中心20公里,高新区离城阳区中心10公里;位于胶州市的临空区离胶州市区10公里,上合示范区离胶州市区15公里;位于黄岛区的自贸区离黄岛中心15公里;位于原胶南市的军民融合区离胶南中心7公里,董家口经济区离胶南中心35公里。
这些新区可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产业有限,又缺少人口的支撑,尤其是一些新区,完全是靠一股政治的力量推上去的,当这股力量撤力的时候就是房子贬值、产业没落、人口流失的开始,其他城市的鬼城都是这样形成的。
至此,青岛郊区有城阳、黄岛、胶南市区、胶州市区、即墨市区等老郊区,也有自贸区、上合示范区、高新区、蓝色硅谷核心区、轨道交通示范区、军民融合示范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临空经济区、汽车产业新城等新区,数数也有10来个了。
03 主城区又迎调整
看着青岛地图,我经常会想,青岛主城区发展基本饱和,郊区又一个个的远离主城区,青岛的下一步该怎么发展。
结合青岛“环湾发展”的思路,青岛主城区应该至少向北延伸到城阳区,以最快的速度把流亭机场搬迁走,把李沧区、城阳区中间的城乡结合部抹平,使城阳区与青岛主城区融为一体,这样老即墨市区、高新区、蓝色硅谷核心区、汽车产业新城都临近城阳区这一“新主城区”。
向西通过两条海底隧道、一条跨海大桥、两条跨海地铁(1号、2号线),使老黄岛区与青岛市区融为一体,把黄岛海边的污染企业搬迁走,把老黄岛区变成青岛的又一“新主城区”。这样,黄岛西边的胶南市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北边的自贸区都临近青岛的“新主城区”了。
最后,城阳、黄岛这两大“新主城区”在胶州“会师”,这样青岛胶州老市区、上合示范区又进入了青岛主城区。至此,青岛主城区包括原主城区、城阳、黄岛、胶州,郊区包括即墨、蓝谷、胶南、临空产业区等,一个“环湾”的大青岛跃然纸上。
我想,青岛的规划发展也是这样走得,但流亭机场搬迁、跨海地铁通车、跨海大桥免费等方面进展缓慢,青岛“环湾大青岛”的梦想清晰可见却又路途漫漫。
还好,3月1日下午,青岛市公布《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青岛的主城区范围划定终于又前进了一步。青岛的主城区扩张之路又到了历史性的节点,我们很荣幸成为了见证历史的人。
这一《纲要》在“优化市域城镇发展总体格局”一节中对青岛市域、城镇做了重新划分:
打造环湾都市现代化主城区。统筹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和城阳区发展,强化总部商务、金融贸易、创新创意、时尚消费、文化交流等核心功能,提升人口集聚和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优化城市中心体系,打造新时代引领青岛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主城区。……有序推进城阳建成区、青岛高新区和流亭机场片区规划建设,完善交通、市政、文化、科教、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接老城区部分功能疏解,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吸纳年轻人创新创业,打造主城区新的崛起板块。
发展环湾都市三大主城片区。坚持聚湾强心、主辅联动,打造与主城区协调发展的黄岛、即墨、胶州三大主城片区。
建设环湾都市四大战略节点。坚持网络化、专业化发展,重点建设蓝谷、董家口、姜山、南村四大功能性战略节点。
培育平度莱西青岛都市圈两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发展现代化新市镇。……打造南墅、店埠、新河、明村、灵山、田横、铺集、大村等特色化发展的新市镇。
通过下图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
上面五段描述的区域是按照离青岛主城区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的。在十四五期间,将把城阳区(含高新区)打造成为青岛的主城区;黄岛与即墨、胶州共同成为青岛主城片区,或者也可以叫郊区;蓝谷则和董家口、姜山、南村同一级别,位列环湾都市四大战略节点。
黄岛区落选青岛主城区,让人深感意外;蓝谷和董家口、姜山、南村同一级别,成为战略节点,也让人深感惋惜。
上图也可以看出,市南、市北、李沧区、崂山区依然是青岛的绝对中心,虽然加上了城阳区。胶州湾东岸、北岸的箭头较粗,西岸的较细,上面说的东西海岸在北岸会师将会以东岸的力量为主。
城阳区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但被明确提出“承接老城区部分功能疏解,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吸纳年轻人创新创业,打造主城区新的崛起板块”,还位于青岛主城区和即墨、胶州两个主城片区的中间,区位优越。相信不远的将来,城阳就可以光荣的说:请叫我青岛主城区!
本文来自
#青岛##青岛头条##西海岸新区##黄岛##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