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能否一直保持增长”的两种观点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8日刊登题为《经济能否一直保持增长?两种对立的观点》的文章,作者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詹姆斯·克拉布特里,文章摘编如下:
《以少得多》的作者安德鲁·麦卡菲知道,他提出的是一个过时的观点。他在书的开头就承认:“我发现,这本书的基本观点——资本主义和技术进步现在让我们能够在地球上轻松前行而不是将它夷为平地——令很多人难以接受。”
人们似乎凭直觉认为,经济发展会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消耗资源,产生污染,并最终导致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但麦卡菲认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如此。在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一个“去物质化”的新进程正在启动,使“以少得多”的增长得以与曾经驱动增长的资源脱钩。
美国现在消耗的铝和黄金等大宗商品少于几十年前。纸的使用量不断减少。美国的普通汽车变得更长但更省油;普通住宅变得更大但更轻,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更少。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等设备取代了大量的照相机和计算器,节省了生产它们所需的资源。
《以少得多》一书封面(资料图片)“去物质化”非全球趋势
麦卡菲最出名的作品是他与同为麻省理工学院学者的埃里克·布林约尔松的合著,包括两人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畅销书《第二次机器革命》。在这次的最新著作中,他认识到了与自己背道而驰的思想潮流。曾经有过很多轻松愉快的书籍将技术和市场吹嘘为生态解决方案。现在,活动人士把一种环境恐惧感带入了主流,使上述说法显得十分幼稚。
正如今年9月格蕾塔·通贝里(被称为“环保少女”的瑞典年轻气候问题活动家——本网注)在联合国所说的那样:“我们正处于大灭绝的开端,而你们整天只知道谈钱和经济永恒增长的童话。”
说句公道话,麦卡菲并没有宣称“去物质化”将会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他还承认,去物质化对某些商品适用,但对另一些商品则不适用。例如,塑料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加。
更令人失望的是,书中的一个简短章节讲到,全球化没能解决贸易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西方对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外包很可能是部分美国企业现在的金属和矿石使用量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样,从较穷的国家采购商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英国等国家出现了碳排放量下降这一本该令人感到乐观的趋势。
最重要的是,去物质化似乎并不适用于新兴经济体,因为它们的增长将在未来几十年里继续消耗全球自然资源。等印度发展到能够开始去物质化的阶段时,我们能否遏制气候危机的问题将早已成为历史。
经济增长应该有限度?
那么,格蕾塔·通贝里会如何看待这一切呢?估计不太感兴趣。相反,她可能会喜欢捷克裔加拿大学者《增长:从微生物到大城市》的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的观点,后者被认为是一个能源和环境问题上的激进思想家。
尽管极其复杂,但斯米尔的理论仍然吸引了仰慕者:书的封面上援引比尔·盖茨的话说:“没有任何作家的书比瓦茨拉夫·斯米尔更令我期待。”
麦卡菲可能过度乐观,斯米尔则以悲观现实主义而著称。他们都研究了类似的资料并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的历史已经驳斥了18世纪英国学者托马斯·马尔萨斯及其关于人口持续增长的可怕警告。1972年罗马俱乐部颇具影响力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也是如此。该报告当时错误地断言,无节制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系统的崩溃。
然而,这个“马尔萨斯陷阱”中的持久真理——认为增长必须有个限度的观点——仍然是斯米尔的基本论点。他写道,以不断扩大的资源使用量为基础的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只有限制“地球规模”才能确保我们人类文明的生存。
《增长:从微生物到大城市》一书封面 (资料图片)要使增长和保护兼容
许多绿色思想家认为,如果不对资本主义进行广泛的改革,就不可能带来根本性的环境变化。这或许是对的,但看来更有可能的是,市场机制才是解决办法的组成部分,包括麦卡菲支持的那些碳排放税和污染税。
在这两本书中,斯米尔的分析更有说服力,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有给出什么解决办法。他驳斥了去物质化可以避免过度使用资源的观点,同时也怀疑新兴经济体能否走出一条不像过去的富裕国家那么具有破坏性的增长道路。
他对日本的推崇令人感受到一丝乐观情绪。许多人认为日本社会陷入停滞,而斯米尔则认为日本正在学会用更少的人口保持运转,同时提高消费效率并投资公共交通等领域。
他写道,归根到底,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大幅减少浪费和大幅减少消费。“趁还来得及,我们应该认真地着手去完成现代文明所面临的最根本的生存(也是真正革命性的)任务,使未来的任何增长与对我们拥有的唯一生物圈的长期保护相兼容。”他没有明说的话是显而易见的:这项任务几乎还没有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