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入关冷链食品,是为了避免新冠病毒“趁虚
6月19日下午,在杭州海关举办的抗疫经验交流会上,在说到冷链运输环节的疫情防控时,李兰娟院士表示:“一般情况下,病毒在冷链上能较长存活。在我们已知并掌握的病毒中,处于4℃左右可以存活3-6个月,-20℃以下可以存活20年左右。不同的病毒存活时间也不一样。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从出现到现在才8个月,对它的认识及耐低温能力尚需进一步研究。”
她提出,海关应加强对冷链食品的全面排查,同时对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的进出口物资进行追踪溯源。
冷链传播病毒有理论上的可能性
严格来说,“病毒可在低温环境内长时间存活”是一个基本常识而非新发现。李兰娟这番话之所以引发媒体的密集解读甚至出现了一些误读,除了她的“院士”身份,主要在于这些话的背景是,之前多位专家曾推测,此次的新冠病毒传播,一个可能性是,病毒经由通过冷链运输的进口三文鱼传播至国内。
几乎同时,放宽防疫禁令之后,德国接连发生了多起聚集性感染事件,包括德国最大肉类加工企业通尼斯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居特斯洛县的一家加工厂。
在这个背景下,冷链传播病毒的风险回到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李兰娟这番话,也正是针对冷链传播的风险,并具体指向“海关应加强对冷链食品的全面排查,同时对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的进出口物资进行追踪溯源”。
事实上,海关已经在采取行动。在6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宋悦谦介绍,全国海关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生鲜冷链产品,如水产品、肉类、冷冻蔬菜、水生动物、短时或低温运输工业品等进口商品开展新冠病毒风险监测。抽样检测的结果均为阴性。
理论上,基于“新冠肺炎病毒可在低温环境内长时间存活”这个前提,进而推测“病毒可由冷链传播”,逻辑上是成立的。不过,理论上的可能性,与现实中的风险程度,以及进一步行动的必要性,并不能直接画上等号。
如何“全面检测”,需要充分评估研判
首先,随着更多样本被实施检测,这次北京新冠疫情的病毒可追溯至三四月份的欧洲新冠病毒谱系,而不是近期的欧洲新冠病毒谱系。这意味着,如果这次北京疫情源头是输入性病例,可能不是近期由国外传播至国内的。
其次,目前为止,无论国内还是欧洲,在肉类加工厂或海鲜市场出现的聚集性感染,还没有证据证明冷链是直接感染源,这些地方大量人员流动、聚集更可能是大规模感染的主要原因。
病毒固然可以在冷链的低温环境内长时间存活,但也只是“存活”。病毒不像病菌,即使在常温下,也不能在肉类等食品或其包装物上复制增殖,也就意味着,除非在极特殊情况下,否则常规场景下的病毒污染,其密度有限。
众所周知,病毒感染需要达到一定的密度,而且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也不是简单的接触传播,所以,尽管不能绝对排除通过冷链传播的可能性,但概率可能是很低的。
但是,任何潜在的可能传染渠道都不应该被忽视,只是重视到什么程度,投入多少成本来阻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要充分评估风险与代价。
比如,由于病毒在冷链食品中的分布不可能是均匀的,所以要“全面检测”或“完全排除风险”,以目前的海关商品量来说,仅仅是抽检,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如何“全面检测”,需要做出充分研判。
其实,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表示,根据以往冠状病毒引发的疫病调查经验,没有通过食品消费向人类传播的案例发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均认为,食品贸易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极低,不建议各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对包括食品在内的国际贸易采取限制措施。
从这一点来说,目前海关所做的检测,确实是“为慎重起见”,也是为了减少而非增加公众可能的恐慌情绪。
从海关的角度,接下来的检测,一方面是在充分及时了解境外最新疫情信息的前提下,对特定来源地的商品重点检测;另一方面,则是进行研究性检测,也就是“对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的进出口物资进行追踪溯源”,以对病毒通过冷链传播的可能性做进一步深入评估。
宋金波(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