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3-02-20 13:03 的文章

我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99.4%受访外企对2023年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原标题:全球投资热土 释放引资磁力

   【强信心 看优势】

   立春已过,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天正在走来。

   在中国这片全球投资兴业的热土上,一个个播种希望的故事纷纷开启新篇章:在上海,20家“新升级”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日前正式亮相,外企“老铁”加力投资和研发;在海南,自贸港持续释放引资“磁力”,法国路威酩轩集团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投资设企;在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地,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好消息,预示着服务业吸引外资指数将大幅上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事实和数据证明,外资持续看好充满活力的中国。

  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

   随处可见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穿梭自如;一排排大型自动化机械臂上下翻飞;数字化技术控制下的流水线在不同车型生产间灵活切换;活力又高效的“神经中枢”通过智能科技将全厂的员工紧密连接在一起......2022年,宝马集团在沈阳建设的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这项总额达150亿元的宝马在华最大单项投资项目,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这是中国吸收外资规模和质量的一个典型范例。

   2022年,一批外资项目在中国落地发芽,正在茁壮成长。尽管面对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等不利因素冲击,我国吸收外资实现稳定增长,首次突破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依然保持世界前列。

   “这再次证明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2022年中国市场吸收外资量质齐升。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德国、韩国、英国等主要外资来源地投资分别增长达52.9%、64.2%和40.7%。

   看结构,制造业引资大幅提升。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得益于外资准入限制的全面放开,汽车制造业引资大幅增长263.8%。此外,计算机通信制造、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67.3%和57.9%。

   看内涵,高技术产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2022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449.5亿元人民币,增长28.3%,带动吸收外资的质量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增幅分别达到35%和26.4%。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党中央审时度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高端制造业项目的大量流入,是跨国公司经过综合比较考量之后的选择,符合跨国公司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分析指出。

  “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兔年新春开局,上海港码头集卡穿梭、吊机忙碌,“中欧班列—上海号”接踵而至,浦江两岸春潮涌动;在“中国家电之都”佛山顺德,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铆足干劲忙生产、赶订单;在航线密集的南沙海港,2199辆国产汽车登轮而上,搭乘外贸滚装船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下的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着强劲的经济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近期,多家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经济增长就意味着投资机遇。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表示。

   一笔笔真金白银的外国投资,追求的是良好稳定的利润收益;一家家深耕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看中的是中国未来的增长前景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贸促会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98.7%的受访外资企业表示将维持和扩大在华投资。

   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分析,超过九成在华外资企业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中国的动力也更足。

   “更加开放的中国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