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金刚川》“教训”,张艺谋拍抗美援朝,
3个月前(2020年10月),张艺谋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片立项。
根据备案公示表现实,电影名为《最冷的枪》,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影片。
立项后,关于张艺谋的这部电影就没有消息,直到1月6日,这部最新作品改名《狙击手》并发布开机消息。
尽管网友对电影改名意见不一,但张艺谋自己却表示:这事定了。
截至目前,关于《狙击手》这部电影的有效信息少之又少,甚至都已经开机了演员阵容还没有正式官宣,但一点没影响观众对它的期待。
一来这是71岁张艺谋首部战争片,二来,题材是抗美援朝。
那么,《狙击手》能支撑起观众对它的期待吗?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三个问题入手,好好盘盘国师这部最新作品:
一、拍战争电影要搞懂一点:我们到底要拍什么?
2020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随着民族情绪的高涨,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掀起了一股“抗美援朝热。
近一年就有不少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问世。
2020年10月23日,管虎、郭帆、路阳共同指导的抗美援朝电影《金刚川》上映,影片以1953年为背景,以岩里渡口为原型,着重刻画了志愿军强渡金刚川的历史。
但是因为是赶工之作加上电影主创没能搞清楚电影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导致《金刚川》在高票房的优势下口碑却两极分化。
这个故事原本是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可最终呈现出来的最强烈的观感体验只是“好哭”。
不否认影片在“催泪”的环节做得很好,但是影片却回避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进一步探索的可能,它没能解释我们为什么会胜利这样一个最应该说清楚的问题。
而在《金刚川》之前,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共同执导的电影《长津湖》已经开拍。
顾名思义,这部电影是以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长津湖之战为原型拍摄的,故事本身也非常值得拍成电影。
影片还在拍摄中,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评价,但这个故事应该怎么拍才能拍好,2011年拍摄的相同题材的纪录片或许能给我们的答案。
2011年拍摄的纪录片《冰血长津湖》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该片获得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和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豆瓣评分高达9.1。
之所以它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理由短评里说得很是明白。
“这部片子客观再现了长津湖的惨烈。”
“这部片子可以说是平铺直叙,但却看得眼泪直流,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精神的力量。”
客观,精神。
显然,对于怎么拍抗美援朝的故事这个问题,明白我们到底要拍什么很重要,同时选取一段什么样历史故事来拍也很重要。
那《狙击手》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从《最冷的枪》到《狙击手》
众所周知,《狙击手》是在开机时改的名,它原来的名字叫《最冷的枪》。
影片原名其实就告诉我们这部电影要讲什么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被称作“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的张桃芳。
张桃芳其人,如果对他有些许了解就会知道,如果拿爽文小说作比喻,张桃芳就是妥妥的爽文男主角。
2003年,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了一部名为《狙击英雄》的纪录片,就是专门讲的张桃芳。
张桃芳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狙击手,也是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因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惊艳表现,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二级狙击英雄”称号,朝鲜方面则给了他“一级国旗勋章”的荣誉。
关于他的主要事迹,可以用两句话来形容。
一个奇迹,和一个更大的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桃芳在很短的时间里,从一个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战术训练的不会用枪的新兵蛋子,成长为志愿军中冷枪射杀最高纪录的狙击英雄,成为名副其实的狙击之王,还赢得了“志愿军”24军军长皮定均一双舍不得穿的崭新靴子。
还有一个就是足以载入世界军事史的故事,张桃芳凭借一枝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而自己却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这件事在纪录片里本尊也回忆说起过,当初在597.9高地上,他和美军专门调来资深狙击手对峙,他在这场战神级的较量中,凭借不足0.1秒的微小时间差,张桃芳击败了敌人,死里逃生。
张桃芳的经历,从都不懂枪械,到自己刻苦学习成长。到初次上战场吃瘪,然后在实战中展现天赋一战成名,到最后敌军为了对付他不得不请出厉害狙击高手,但最终还是我方得胜。
这样的故事,本身就足够热血,特别是两人之间的较量,值得拍成电影,问题就在于能不能客观地把这个故事拍出来。
从现场拍摄花絮来看,似乎还原度也不用过分担心。
三、张艺谋电影的“老伙计”们
从《狙击手》曝光的阵容来看,张艺谋是很想拍好他的这个首部战争片,因为影片的幕后团队全是他的“老伙计”。
摄影指导是参与过《十面埋伏》的赵小丁,美术指导是《八佰》团队,剪辑指导曾是电影《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片的剪辑;
造型指导是《甄嬛传》陈敏正,录音指导赵楠和杨江、动作指导傅小杰,纵观这个团队配置,单拎出任意一个都属于影视行业TOP级别的。
如此看来,电影美术、时代氛围和战争场面都不需要担心了。
而唯一一个算不上重磅的编剧陈宇,只说一点,这是他第二次和张艺谋导演合作了,前一部作品是等待上映的《坚如磐石》。
能够让张艺谋两次都和他合作的编剧,想必两人已经磨合得差不多了,这一次或许能迸发出更为惊艳的火花。
另外,《狙击手》的导演不止张艺谋一人,还有他的女儿张末,这是她首次和父亲联合导演。
张末16岁就赴美留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和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编剧导演专业,回国后就在父亲张艺谋的剧组工作,参与了不少张艺谋作品的制作。
2009年,她担任《三枪拍案惊奇》的剪辑师、字幕师;
2010年,她担任《山楂树之恋》的副导演、剪辑师、字幕师;
2011年,担任《金陵十三钗》的副导演、剪辑师、字幕师;
2013年,在《归来》中担任剪辑师、字幕师。
之后她也有独立拍过电影《28岁未成年》,尽管凭借该片拿到一些导演新人奖项,但影片本身口碑平平。
不过此前她在采访中谈到中国战争电影的理解,言语中透露出了满满的敬重之情:
“在我的内心一直有战争电影情怀,所以非常感谢导演给我这次机会。
此次我们父女合拍一部电影,亦是对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精神的传承,我会努力和大家共同完成好这部片子。”
演员方面虽然目前还没官宣,但是很大可能就是豆瓣词条上的阵容:
张译、章宇和新晋谋女郎刘浩存。
要是张译和章宇真能来,那么这片就算是剧本一般,单他们两的戏就够我们拿回电影票钱了。
影片的硬件配比聊完了,最后说一下情怀吧。
尽管此前张艺谋的作品有早期表达欲旺盛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有商业元素做到爆炸的《英雄》《十面埋伏》,当然也有迷茫的时候,但近期呈现的作品《影》《一秒钟》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爆发力,似有回勇之态。
而这一次,面对抗美援朝的孤胆英雄,或许我们可以再乐观一次。
在开机仪式上,导演张艺谋说:
“作为重点题材重点影片,我们所有主创有责任有义务拍好!”
张艺谋虽然没有正面拍过近现代战争片,但是他有两部电影里倒是有沾点边。
一部是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张艺谋当时不是导演,还只是摄影之一,导演是张军钊。电影里看不太出来战争场面的呈现,但能看出对于人物情绪的表达,抓得很准,这点恰好符合《狙击手》的叙事重点。
一部是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影片没有将镜头对准战争场面,而是讲了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的故事。
切入点很小,但是故事却呈现出了厚重的历史感。
这么看来,张艺谋来拍抗美援朝的故事,应该是还算蛮有把握,应该是已经吸取了《金刚川》的教训,抓住了拍好战争电影的两个“命门”。
总的来说,张艺谋有高品质的团队,有强烈的强烈的创作欲望,近年来作品愈发“回勇”,而抗美援朝的历史更值得我们铭记,我们也希望能看到一部还原当时历史和精神内核的作品,但愿这次张艺谋能满足我们的期待吧。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