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的《财迷》,刷新了我烂片的底线
前两年,六小龄童老师一度陷入风口浪尖,甚至这部《财迷》也被有些人调侃为他的本色出演。不对他的为人作任何评价,单论这部电影,可以说刷新了我观影以来的烂片底线。
也许我见过的烂片不多,不过六小龄童老师主演的这部《财迷》,着实是我看过的电影中最差的。
它甚至不能称为一部电影,而更像是一部素人拍摄的一部短视频拼盘合集,唯一不同的就是请来了唐僧师徒。全片逻辑混乱,大量镜头的衔接生硬突兀,毫无章法。
所以把它与其他电影作比较,倒显得有些不公平了。其他的烂片好歹看着像一部电影,而它的烂就在于稀碎得不成片。
网络资料显示,本片的导演兼编剧董董是曾在意大利留学的青年导演,然而其主要成就却是与广告相关的。她唯一执导的两部电影,评价都不太好,只是相比之下,这部《财迷》更让人失望。
影片打着“西游四人组”重聚的招牌,请来了当年的师徒四人出演,然而片中多数是六小龄童的个人秀,除了猪八戒的演员马德华戏份稍重,其他两人完全沦为道具路人甲。
影片开头就消费了一把西游情怀,配以字幕是致敬童年的“开场彩蛋”。六小龄童老师在《西游记》的配乐中甩几手花棍,然后将金箍棒送给小男孩之后就尴尬地戛然而止。
然后以女儿的视角,念白地介绍了本片的主角六小龄童老师饰演的财迷老爸郝鲲鹏,以及其他师徒三人在片中的身份。
接着继续靠旁白推动剧情,女儿出国工作,老爸偶然发现十年前买的股票赚了两千万。一向爱数钱的郝鲲鹏,去银行取出了所有的钱,放在家里天天数着玩。
片中数钱的场景就占了影片不少镜头,虽然这在视觉上是一种“刺激”,但于全片的节奏而言反倒是一种搅扰。
暴富之后的郝鲲鹏也招来了一些麻烦。
他取钱的时候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因父亲重病需要钱医治,打算潜入郝鲲鹏的家行窃。
往日介绍他买股票的朱首富也前来讨要一半的钱,未果之后又是请假律师威胁,又是以投资股票为由,终于拿走了两百万。
电视节目《笑傲股评》请郝鲲鹏上节目讲股票,他也由此衣着华丽出入豪宅。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六老师拍过的一则皮鞋广告,与这里的情景分外相似。
一部电影不注重故事和情节的打磨,却不时就拍出个广告效果?对了,想起来导演获得的荣誉就是广告方面。
接着,沙僧的扮演者刘大刚登场了。乍富之后的郝鲲鹏上菜市场买菜,依旧是抠抠搜搜的,买土豆的时候还要偷一个。刘大刚就饰演卖土豆的老板。
剧情继续“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唐僧的扮演者汪粤也现身了。镜头突然转到郝鲲鹏去参加婚礼,喝酒之后他冲上台去替汪粤饰演的新娘父亲发言。
然后郝鲲鹏继续《笑傲股评》的录制,土豆老板来要土豆钱,朱首富赶来告诉他股灾来了两百万亏了,气急晕倒的郝鲲鹏被送往医院查出重病。
经历种种变故的郝鲲鹏开始回忆与女儿的往事,还有土豆老板的劝诫,他开始看淡财富,给女儿留下了录像。
“西游四人组”合力成立了慈善基金,帮助有需要的人。
前面介绍的那个小偷正打算偷窃时,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得知父亲的病因为好心人的捐款已经治好了,于是放弃了偷窃的打算。他开始靠劳动赚钱,最后也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最后,女儿看着父亲的录像满眼热泪,屏幕的另一边是郝鲲鹏慢慢变老的情景。
影片进入尾声,屏幕上出现了一些文字和图片,“本故事依据社会众生相创作”,然后介绍了一些父母为子女无悔付出的案例。
到这里,我明白本片的主旨了,就是歌颂深爱子女的父母。
只是如果不是结尾这些文字直抒胸臆,我想观众很难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这个立意。
从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财迷老爸的形象,然后就是他暴富后的一些零碎的事情:取钱,招贼,旧友要钱,上电视节目,然后醒悟做慈善。
其中和女儿有关系的剧情就是有钱和患病之后给女儿打的两个电话,还有为女儿上婚介所找对象,以及一段与女儿的回忆。
可是这部分内容既少也分散,让人感受不到郝鲲鹏作为父亲的深情和用心。这部电影整体滑稽的风格也弱化了这种情感。
不仅是这部分内容,全片的故事总结起来都乏善可陈,而且糟糕的剪辑让人感觉像在看动画版PPT。
归根到底,这部影片没有把故事讲好,它更像一个个镜头的拼接,最后再用文字和图片给了一个赤裸裸的总结。空洞和生硬遍布全片,一幕幕场景就如同是打包好的,按时间线甩到观众眼前。
“沙僧”和“唐僧”饰演的角色完全没有必要,他们的出现也纯粹是对西游情怀的消费。而本片除了四位演员以及片头自诩的“彩蛋”,与《西游记》没半点关系。
还有郝鲲鹏的病到底是什么情况,也是语焉不详,留下了一个模糊的问号。
抛开影片最后的说教,单从财迷老爸这个形象,我们也可以引发思考,人无论贫穷贵贱,都要平和地面对生活,珍爱家人。
关于六小龄童老师的非议,也曾略有耳闻。不论如何,只希望作为众多观众敬爱的老艺术家,能够安享晚年,毕竟经典难再现,不必太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