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9-29 14:10 的文章

《鬓边不是海棠红》——反应的现实

这剧小编越看越觉得,简直是一部现代影视行业剧,对行业细节的各种影射让人细思恐极。

很多人说,《鬓》完美地还原了民国时期的北平梨园业态,但小编反倒觉得,这部剧很多地方跟如今娱乐圈流量艺人的生态很相似。

商细蕊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登台表演了,名满天下遇上程凤台的时候,不过18岁。出名要趁早是业内共识,现在很多经纪公司找练习生也是越年轻越好,年纪越小代表演艺寿命越长,也越好塑造。哪怕起点再低,十年八年沉淀下来,也能名满天下。

演艺圈是僧多粥少的行业之一。不同的公司为了帮自家流量艺人抢番位、抢资源,往往会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这与水云楼和姜家戏班之间的勾心斗角很像。

当然,毕竟法治社会,大家都是文明人,像《鬓》里当街打人的事情极少见,但是利用资源、人脉、合约等优势打压竞争对手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鬓边不是海棠红》——反应的现实

流量艺人想要获得社会承认,光有实力还不够,需要笔杆子彩虹屁的加持,这就是为什么七爷就经常自诩商细蕊的文曲星。

这跟当下流量艺人想要维持热度,光是一个粉头写通稿是远远不够的,粉丝群刷彩虹屁加上买新媒体通稿的日常操作一样。

艺人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时时刻刻去刷关注,但公众的注意力却很容易被其它事物带走。刷通稿不单单为了吹,更是为了维持公众心智中的存在感。

一个艺人,不论是唱歌的、拍戏的、还是唱戏的,想混出头,都必须有团队及合作方的支持。毕竟,你需要有人写台本、有人给你谱曲填词、有人给你伴奏、有服化道给你营造形象、有配角和群演跟你配戏……

商细蕊因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没少在台上台下被人坑,但都凭着自己实力够硬、反应够快躲过去了。可为什么还是差点混不下去了?因为不会管团队,自己人都给他捅刀子。

《鬓边不是海棠红》——反应的现实

日韩港台对偶像艺人往往是超负荷压榨,带病带伤坚持拍通告无法休息是常规操作,帮公司赚再多钱自己拿到的比例依旧很少,工伤过劳死等时有发生,很像姜家戏班对陈纫香的压榨。

十八岁就过劳死的日本小艺人…

大陆倒较少这种事情,稍微红一点的流量艺人都恨不得捧上天。可问题是,在红了之前,大家都是没什么收入的。有些经纪公司不但不给练习生工资,还要练习生自己承担昂贵的置装、培训等费用,经纪约在身也走不了,就很惨。

最夸张的一个最近的练习生,甚至借着“卖口罩”的由头进行诈骗,金额不过28万,真的是因为穷疯了。《鬓》中那些没名气的戏子偷财物,也是因为这个理由——有卖身契,走不了,但是收入又不够他们高消费,一时糊涂就开始犯罪。

《鬓边不是海棠红》——反应的现实

有时候观众会不太分得清戏剧和现实,把角色上升到演员本人,饰演反派的角色往往会遭到攻击。有些观众甚至会说“我知道演员和角色有区别,但一个演员能够把坏人,饰演成这般如此令人恨,肯定那么她现实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程太太对商细蕊的偏见也来源于此。

归根结底,不管是旧社会的“戏子”,还是今天的演员还是歌手。自身实力够硬、肯下功夫琢磨作品,才是成功的真正关键。你自己够争气,最好的剧本,最好的投资人,最广大的粉丝,才会被你感召,向你聚拢过来。

哪怕你不懂处理人际关系,甚至人品有小亏,公众也会因为你的作品而原谅你,各方贵人也会因为惜才而主动帮助你。但如果你本身实力不足,就算再会耍手段,你的发展也只能在某个节点就停滞不前了。艺人,不管是戏子还是流量明星,最后都必须靠实力和作品说话。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