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7-08 17:35 的文章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孙佳山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2019年,我国自媒体营销的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97亿元,快速拉升到现在的1624亿元上方,预计在2023年前将达到3396亿元。也正是由于行业规模的狂飙突进,近年来,自媒体领域的乱象也屡禁不止。

一方面,自媒体过度“金融化”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中的痼疾。另一方面,一些不良金融类自媒体,也利用媒介舆论优势主动、蓄意与相关企业“碰瓷”,尤其是一些不法金融类自媒体肆意操纵、控制舆论的案例层出不穷。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从对相关金融企业的财报数据进行“危言耸听”的解读,到将相关金融企业正常的人事变动渲染成为“高层地震”“管理层大换血”等,不良金融类自媒体几乎从不做任何采访、调研,而是将各种似是而非的材料直接复制、粘贴,再加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配上一些来源不明的或是杜撰、或是PS的微信截图,就炮制出各种所谓的“独家爆款”。

更有甚者,明明是相同的个人或自媒体公司,却常常通过注册不同的自媒体账号,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发布立场完全相反的言论,人为地制造话题和争端,然后再拿负面文章向涉及到的相关金融企业进行勒索、敲诈。通常情况下,相关金融企业为了尽快平息所谓的热点效应,不得不低头向一些不良金融自媒体交纳“保护费”。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不仅如此,一些不良金融类自媒体还对自己的盈利模式进行了所谓“创新”。他们通过撰写“独家爆款”文章,以炒股、理财和房屋买卖等为噱头,吸引不了解情况、不明真相的广大读者。

在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有时候发布的文章内容确实看似基本上客观中立,但其实通过在文章末尾附加了微信群二维码或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将很多读者引流到不良金融类自媒体自己运营的虚拟社群,通过密切掌握相关人群的投资需求和心理特点,从而方便销售自己的金融产品。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更触目惊心的是,有些不良金融类自媒体利用将各个微信群所积累的客户数量,作为要挟相关金融企业、平息所谓热点的筹码,如果相关金融企业不与他们合作,他们就会通过发布负面文章来引发相关用户的恐慌情绪。在极端情况下,他们还会将这些涉及到普通民众个人隐私的相关信息,直接贩卖给不法的金融诈骗团伙。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获取非法的高额经济利益。而且,个别不法金融类自媒体,为了获得不法回报,甚至走到了不惜针对相关金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正常人事变更,进行恶意造谣、传谣的几近疯狂的地步。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上述乱象在金融、地产等领域较为常见,毕竟这两类企业财力相对雄厚,是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眼中的“肥肉”。

近年来,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不断刊文痛批金融类自媒体中的种种乱象。然而在当下,屡禁不绝的不良金融类自媒体,正是利用了自媒体“下沉”到银发人群和县乡区域这一轮媒介迭代红利,利用中老年和乡镇居民的信息差和认知差,严重误导其正常的金融投资。金融诈骗现象层出不穷,更是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由于自媒体行业本身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相关受害者的经济损失也很难通过正常法律渠道追回。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为此,首先必须要坚持金融市场监管的常态化,只有对于自媒体领域的各种过高杠杆撬动和各类估值炒作,予以日常性的管控,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其次,对于金融类自媒体,更要严格其新闻报道、金融投资等的职业资质认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日常化常态管理、排查新兴业态等,通过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办法,予以系统性捋顺。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无论是金融还是房地产,普通民众在做较大投资的时候,一定要额外警惕那些在微信群、BBS虚拟社区上的所谓“爆款”文章或信息。而且,越是感到震惊、气愤,越是有情绪性反应,就越需要冷静下来做好以下基本辨识。

第一,相关信息的发布渠道、载体等,是否是正规媒体,是否有官方认证?

第二,相关收益的允诺额度、比例和周期等,是否超过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

第三,相关作者或信息发布者,是否具有新闻和金融从业资格?

只要至少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相关文章或信息的真实性,才能经过最基本的推敲。

不良金融类自媒体煽动情绪的新套路


总之,考虑到全体网民占比中还在上升的银发人群和县乡区域网民,这就不仅仅是助力维护好良性的金融市场秩序,更直接关系到我国当下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