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6-28 17:44 的文章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作者|罗大肥

编辑|李春晖

巫师财经和B站、以及隐于幕后的西瓜视频,正在上演精彩纷呈的罗生门大戏。

阅文事件风波才平,这一次,又轮到翻涌得正HIGH的B站粉墨登场了。内容平台之间、内容平台和创作者之间的利益纷争,“资本永不眠”。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在经济不振的大环境下,慌了神儿的除了内容创作者,还有或乱中求安稳、或乱中大跃进的平台方。重新分饼的故事,相信会在更多行业反复上演。

而无数被疫情限制了娱乐自由的吃瓜群众正拭目以待:这场口水仗究竟是止步于当年“知乎大V出走悟空问答事件”的无疾而终,还是成为各大UP主揭竿而起的萨拉热窝枪声。

巫师财经和它的小伙伴们

如果说b站能够成功立起新青年知识分享社区的人设,那么巫师财经确实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军功章也有B站的“一半”——具体是一多半还是一小半,B站对巫师财经的扶持力度究竟有多大,从外面不好判断。

作为B站力捧的2019年新人奖UP主,巫师财经仅用了14条视频,就收获了千万播放量和三百万粉丝。而其在2019年9月17日于B站上发布的第一条视频《B站资本市场成绩单》就收获了213.3万的播放量。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是什么能让名不见经传的巫师财经短时间吸引了如此高的关注度?硬糖君昨天刚好和一些财经媒体人聊起巫师财经和半佛仙人“人设崩塌”的话题。有资深媒体老师说,“咱们就说内容,别谈人设”。

硬糖君恰恰不这么认为。人设立得好,绝对是巫师财经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忽略人设谈内容,其内容和走红,就都成了无根之水。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无论是视频中刻意打造的“名校毕业”、“投行精英”、“霸道总裁”、“金融高富帅”标签,还是以弹幕形式呈现的“资本永不眠”、“以我为准”的洗脑式中二口号,巫师财经都呈现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知识分享型大V、传统财经媒体的聚粉形式。

这种模式更像是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而不是知识分子与拥趸之间的。

往往信服的背后包含着两个核心要素:“肉眼可见的差距”以及“放下身段的共鸣”。在这一点上,做微商的张庭和林瑞阳显然更有发言权。从形式上看,巫师财经所走的路线和搞微商的两口子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无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我比你们都强,以及,我说的是你们都听得懂的。

王健林曾言,做人要有目标,哪怕是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而巫师财经所做的就更简单了,大概意思就是:你不要管1个亿是多少钱、怎么搞到手,这跟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你没什么关系。然而注意请严肃起来,我们现在正在讨论几十个亿上百个亿的正事,这事儿你肯定听得懂。

这个东西就很哇塞很高大上了,老百姓们喜闻乐见,说起来非常有面子。作为不能允许别人有面子我没有面子的看客,从这个角度讲,巫师财经的三百万粉丝来得简直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作为同路人,同是B站近期力捧的半佛仙人,与巫师财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传闻是风控行当出身的他,网上飘着的履历也是尽显魔幻现实主义风采。一句“所见所闻皆是大利害”的职业概括,就让人产生不明觉厉的感叹。

然而厉不厉害,看怎么讲。从聚粉层面来说,巫师财经自然有其独到之处,毕竟市场销量是检验好不好卖的唯一标准,能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怒涨三百万铁粉,巫师财经已经算是知识分享领域的大头部了;

但从内容层面来说,恐怕还是欠些火候。无论是人红是非多的逻辑硬伤、人设崩塌,还是被同行口诛笔伐的低级“洗稿”,都是要锤有锤、要瓜有瓜的事实。

祸起萧墙,这恐怕是B站犹豫着一直没和巫师财经确定独家合作关系所担心的症结之一。却不想让外来者钻了空子,不仅提前用一纸合约牵走了自己在知识分享领域的最大头部,还有个恶心人的内容排它条款。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说到底,巫师财经的内容不一定有价值,但是三百万实打实从B站吸来的粉丝,肯定有价值。

前车之鉴,斗鱼刚刚从违约的绝地求生主播韦朕身上找补了8000多万的赔偿金,巫师财经这次,想羽翼无损的飞到别人家去,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说到底,还是内容归谁不重要,粉丝肯定很重要的事。

内容降级究竟是谁的需求

然而令人感兴趣的是,巫师财经的崛起,其内在逻辑究竟为何。

如果说跨行业类比,那么巫师财经与当年四十五度洗脑年轻人的郭敬明又有何区别呢?同样是偶像产业之外的粉丝商业模式,同样是高举物质化大旗宣传资本信仰,同样是内容靠别人、人设靠自己。不同的是,郭敬明还辛辛苦苦码了几百万字弄了本杂志,而巫师财经只需要14个视频就轻松搞定了。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所言至此,不得不提内容降级。

即便是巫师财经将内容的展现形式从图文发展成了视频,看似完成了一个升级知识传播展现形式的工程。然而从内容上看,将多个渠道所得的信息片段进行整合、加工、包装的过程,实则却只考虑了传播,而忽略了知识本身。

在提倡“只知其然足矣、而不求知其所以然”的快节奏信息爆炸时代,用户几乎无法通过自有的知识体系完成信息的鉴别、判断工作,当代年轻人的诸多焦虑之一,即是知识焦虑。

也就是说,允许不懂,但不允许不知道。由此盛行的拿来主义和投机主义,最终促成了当下互联网信息流中大量存在的、打着上智商课的旗号收智商税的买卖。

就如同当下火爆的直播带货模式。这东西起势于淘宝、快手,遍地开花于抖音,现在几乎所有带流量概念的平台都热火朝天的投身其中,跟电商还沾边儿的比如苏宁、京东,完全不沾边的比如斗鱼。

然而细思之下,这跟当年电视购物的套路有何区别?且不说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入场费是不是值得,10%~30%的行业标准佣金标准,羊毛还不是出在羊身上。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知乎的知识分享逻辑在于,“我所说的是亲身经历的或了解的”,所以我需要表明立场、以及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知乎体”答案。

然而更多的内容降级后的知识分享所追求的,则是“我所说的是你想听的”,出门拿去速度装一波“资本人儿”,绝对好使。

问题在于,糊弄同等智商的好使。糊弄正常智商的,那肯定就不好使。

平台、内容、流量的三方博弈

无论是内容领域还是知识分享领域,无论是PGC(专业生产者)还是UGC(用户生产者),是PUGC(泛指专业性强的用户生产者)还是OGC(职业生产者),平台、内容以及代表流量的用户早已进入了微妙的三方博弈之中。

以B站为代表的青年文化社区,希望努力提供年轻人感兴趣的内容和呈现形式。巫师财经可能仅仅代表了知识分享的一个细分垂直领域,却用三百万粉丝证明了自己正是年轻人的选择。于是B站毫不吝啬的给了它2019年新人奖UP主的殊荣。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巫师财经们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即便是洗稿也好,人设也罢,能够取悦用户,几乎是每个平台喜闻乐见的重要优点。而要高效的取悦用户,洗稿、人设,几乎是最可行的路径。

最简单的,财经作者都要分条线。你跑娱乐、我做电商、他跟地产,深挖行业需要长期的产业观察和经验积累,隔行如隔山。而想以一人之力对所有行业指点江山,洗垂直媒体的稿,是最快也最靠谱的方法。做娱乐的硬糖君,也有幸入选过巫师财经的“参考资料”。(虽然资料费和咨询费那是绝对没有的,甚至连问一声转载授权都没有)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但从商业上讲,效率是一切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平台的内容流转和用户聚合也都以高效为追求目标。正如海底捞的活力体现在它高出行业平均标准近一倍的翻台率上。

当然没有人相信初涉B站的巫师财经,第一条视频就能有200多万的自然观看量。这一成绩的背后,显然与官方的流量扶持存在某种联系。但无论是B站、抖音、快手还是相似的流量平台,对内容的扶持不管是人工的还是机器的,不管是web1.0的还是web2.0的,永远都遵循的原则是效率为先。

效率对于平台是什么?就是我发现用户喜欢看什么,我就给他们什么。

中国的素质教育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发展,其核心思路早由培养专才全面转向侧重于培养全才,教育模式则间接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学习方法论,一知半解的洗脑式文案恰能够投其所好。而偶像、热点行业及话题的选择也刚好可以踩准粉丝们的爽点。

其实对于B站、或者接纳巫师财经的西瓜视频而言,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为之击节叫好的粉丝和口号嘹亮的弹幕“资本永不眠”,这叫做用户活性。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

对于巫师财经、半佛仙人而言,知识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为之击节叫好的粉丝所能带来的变现价值。这种变现可以是打赏、直播、广告、公关稿、连麦带货……这叫做商业价值。

对于粉丝而言,知识本身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三百万粉丝中的一员虎将,尔等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尔等不知道的我也知道。我知道的不一定对,对不对也不重要,反正我就是知道。

比如资本这个词,如今简直被用滥了。粉丝互撕也要开口“资本运作”,闭口“资本作恶”。咱不说读没读过《资本论》,能把中学政治对资本的定义说清楚,硬糖君都算你知道自己在说啥。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资本”二字具有如此魔力。硬糖君也奋力冲浪,“资本”一把,看看今天的标题能不能让我们也成为有“资本”的糖。

终于轮到《巫师财经的资本博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