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5-27 17:29 的文章

这段经典群口相声,八十年代马季带徒弟们合说


这段经典群口相声,八十年代马季带徒弟们合说


说起群口相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经典作品《扒马褂》。这确实是一段非常精彩的相声作品,几十年来很多相声前辈包括年轻演员也都表演过。

不过这些年群口相声非常少,对口相声相对更容易创作,也更为观众所接受。如果说这二三十年最为成功的群口相声,那就非马季创作的《五官争功》莫属。

在这段作品中,马季扮演脑袋,也就是当事人,其他年轻相声演员分别代表眼睛、鼻子、耳朵和嘴。他们之间相互展开了一场难分上下的荣誉争夺,听起来既有趣,也有那么一点点现实意义。

从对口到群口

大部分观众最早看到《五官争功》,是在1987年的央视春晚上。马季带领冯巩、刘伟和赵炎三个徒弟,加上同事王金宝一起表演。几位演员你一言我一语的抢白,赢得了现场观众一次又一次的笑声和掌声。

这段经典群口相声,八十年代马季带徒弟们合说


争论的缘起是马季获得了“全国十大笑星”之首的荣誉,这些器官就开始争辩,到底谁对马季做出的贡献最大,而且还都为马季的婚事操心。就在大家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马季大手一挥将他们全部赶走,不过马上就又请他们回来,因为“你们几位全走啦,我这脑袋成鸭蛋啦”。

现在来看,《五官争功》是近二三十年来最为成功的群口相声作品。不过如果说到最初,它并不是一段群口相声,而是对口相声。

最早时候这段作品就是马季和赵炎俩人一起说,马季作为逗哏,将这个故事全部叙述出来,一会儿演眼睛,一会儿演鼻子,一会儿演耳朵,来回来去地说。

最初表演下来之后马季对赵炎说,“这样演不行,我一个人说太累,另外观众很多时候也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嘴还是眼睛。要不咱俩分分,四种器官眼睛、鼻子、嘴、耳朵,你来俩我来俩。”

改完之后演出效果好了一些,但一个人扮演两个角色还是有些干扰,到最后互相争论的时候不容易争起来。

这段经典群口相声,八十年代马季带徒弟们合说


最后的最后,马季才干脆改成五个演员一起说,将对口相声改成了群口相声。马季扮演脑袋,其余四个人分别饰演各个器官。

《五官争功》从最开始说对口到最后改成群口,前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在全国各地也演了很多次,作品逐渐变得成熟,最终登上1987年春晚。一个经典的相声段子,需要经过千锤百炼,不断精进,一遍拆洗一遍新。

从马季到马东

由于《五官争功》受到全国观众的空前欢迎,后来马季带领几位演员到其他地方演出,还专门写了一段《五官争功》续篇叫做《五官争谦》。原来抢功的这些器官到这里变成互相谦让,惹得啼笑皆非。不过这段作品的精彩程度和影响力,远远比不上《五官争功》。

还不仅是《五官争谦》,到2009年的春晚上,马季的儿子马东担任当年晚会的语言组导演,他就联合姜昆、赵福玉等人,创作了《五官争功》的新篇《五官新说》,由马东、刘伟、郑健、大山、周炜五个人表演。

这段经典群口相声,八十年代马季带徒弟们合说


马东像他父亲那样继续扮演当事人,其余几个人扮演四个器官,表现酒驾之后接受交警处理的情节。其中有几个包袱儿还比较有意思,比如大山说自己是外国鼻子,而周炜模仿《北京欢迎你》的旋律唱了一段酒后自白,说“我还能酒后开飞机”。

不过总体来看,《五官争功》所有的续篇,包括这些年出现的新群口作品,影响力都不及当年的《五官争功》。

群口相声之难

《五官争功》首先遇到了一个好故事和好结构,而这个故事和架构正好适合多人演绎,演出效果比对口相声好很多。

如今的春晚每年也都有一两段相声,但基本不再出现群口相声,即使出现也是质量极低的所谓“南北大拜年”。按理说热热闹闹的群口相声非常适合春晚舞台,但实际情况并不如人意。创作难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作品归属问题。

一段对口相声成功之后,观众马上明白这是这两位演员的作品,但一段群口相声受到欢迎,算是谁的功劳呢?不少费力最后却不太显功,年轻相声演员们不太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有空的时候,再听听30多年前那段《五官争功》吧——“我跟大家说个事儿啊,我昨儿晚上做了个梦,我这个梦啊特别奇怪,我梦见我这五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