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体育 2020-05-11 15:21 的文章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偶然翻到了一部高尔夫题材的电影,有关前浪和后浪的故事,叫做《七日乌托邦》。这里的乌托邦是电影里的一个地名,一个位于美国德州的小镇,人口只有三百多人的传统牛仔小镇。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主人公是后浪,是年轻有为的高坛之星,人帅球靓,但一直受制于老爸的管控。老爸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从小教导后浪没日没夜地练球,没有娱乐没有假期,信奉成功哲学,经常教育后浪在高尔夫赛场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个道理。(的确,第一和第二的奖金差得着实不少。)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然而,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最后关键的一洞,担任球童的老爸强迫后浪采取进攻打法,导致后浪心理压力太大,连续出界、下水进沙坑,最终彻底崩溃,摔起了球杆,一洞打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4杆,老爸也愤然离场。

赛场失意的后浪开车出走,阴错阳差地来到了乌托邦小镇,遇到了前浪。没想到前浪竟然以前是知名的职业球手,退休后在此安度晚年,他也看到了后浪的比赛电视画面,决定让后浪在小镇待上7天,他来帮助其渡过危机。当然,还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主,也是后浪决定留下来的原因。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前浪的训练方法比较另类,他没有指导后浪怎么上杆下杆转肩转胯什么的,而是带着后浪去钓鱼,让他体会什么是关注和平衡;带着他去画画写生,让后浪在果岭旁的大树下画出他头脑中的击球路线;带着他去玩儿牛仔扔铁片游戏,然后马上练习推杆,让他体会如何去瞄准;带着后浪去开小飞机,然后偷偷关掉引擎,教后浪如何克服恐惧和应对危机;在狂风暴雨中陪后浪下场打球,希望帮忙后浪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企图心,见好就收。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最后一天,前浪居然在墓地里刨了一个坑,让后浪在墓碑上为自己写墓志铭,并送上了一个笔记本和一部圣经,后浪终于幡然醒悟,痛哭流涕,决定和自己的过去告别,重获新生,拿着前浪送的圣经,走进了教堂。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结局是圆满的,后浪回到家中,和父亲也尽释前嫌,然后拿着前浪通过关系给他找到的外卡,参加了德州公开赛中。仿佛轮回一样,后浪一路闯关,在最后一轮最后一个加洞赛的较量中,面对的是强大的对手崔京周。

此时后浪表现很佛系,老爸也不再逼他了,开球前,在高尔夫球上写下了SFT三个字母,也是前浪教导他的,代表着See it, Feel it and Trust it,稳稳地用铁杆把球开到了球道中间。转眼间到了最后关键一杆,如果推进这个小鸟推,冠军就会纳入囊中。后浪拿出前浪送给他的推杆,用一种怪异的方式,将球推出,只见小白球向球洞慢慢滚动,镜头戛然而止,全片结束。

也许这个球最终进入与否,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后浪在前浪的教诲下,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知道了除了高尔夫,生活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更重要的,还有信仰,这也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吧。虽然里面有不少Bug,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励志,适合带小朋友一起观看。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我最近一直在做一个名叫《世界高尔夫名人堂》的直播节目,介绍的都是高坛历史上那些最响亮的名字,很有收获,也是我学习的一个过程,都是高尔夫大师级的人物,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相同。

鲍比-琼斯在短短七年内,捧得13座大满贯奖杯,其中1930年四个月内连续拿下英国公开赛、英国业余锦标赛、美国业余锦标赛以及美国公开赛冠军,缔造高球界史无前例的年度大满贯纪录。然而他28岁在事业巅峰选择了退役,而且他一直以业余身份参赛,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业余球员。在1930年英国公开赛上,面对因失败而产生妒忌的职业选手的挑衅时,他回应说:“是的,我是业余的,你知道业余(Amateur)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词根是什么吗?是热爱。这就是说,做一名业余选手意味着对这项运动的真正热爱,一旦你是为了钱去打比赛,就很难谈得上热爱了。”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相比于球场内的比赛,鲍比·琼斯似乎更看重球场以外的成就。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拥有机械工程专业和英国文学、法律三个学位,他只用了三个学期就完成了法学院的课程,退役后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他和好莱坞合作拍高尔夫教学片,设计了自己命名的球杆品牌,更牛的是,建造了奥古斯塔高尔夫球会并创立了美国大师赛。他还是一名学者、商人、作家、发明家、士兵和电影明星,他发明的高尔夫球杆重心位置设置甜蜜点的理论,一直沿用至今。一句话,强悍的人生无需解释。

另外一位人物,山姆-斯尼德(Sam Snead),创造了82场美巡赛的惊人胜绩,直到去年才被伍兹追平。他是高坛常青树,职业生涯长达六十年之久,可以说不在高球赛场上,就是在去赛场的路上。52岁的时候他成为赢得PGA巡回赛年纪最大的球手,这个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67岁的时候他在比赛中打出了66杆,成为第一个打出低于自身年龄杆数的球手。作为一个职业选手,奖金是斯尼德参加比赛的重要动力,他毫不讳言地说:“高尔夫是一项你把球放进洞里,然后拿走支票的运动,这种感觉非常好。”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广为流传的斯尼德故事还将他比喻成“守财奴”,作为一个来自偏僻山区的人,他不相信银行,他把所有的钱放进了他的西红柿钱罐,并埋进家里的后院。有人曾经这样调侃他:“如果你找准地方在斯尼德家的院子里挖掘,那么在有生之年你再也不用干活了。”许多年后,有一个传记作家为这件事向他求证,问他是否真的把钱放进他的西红柿罐头里,斯尼德嫣然一笑:“不是西红柿罐头。”

还有拜伦-尼尔森,1945年是他最辉煌的一年,他总共参加了惊人的54场高尔夫球赛,并获得了31次的胜利。从3月8月,年轻的尼尔森就势如破竹,摘下一顶又一顶的桂冠,还创造了连续夺冠11次的美巡赛记录,如今60多年过去了,他的这项记录依然固若金汤,没人能破。在尼尔森的耀眼光辉下成长起来的阿诺-德帕默对其极为崇拜,他说:“尼尔森在职业赛事中所取得的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肖宇:七日乌托邦,有关高尔夫“浪”的故事

然而,正当尼尔森处在事业的颠峰时期,人们期待着他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退出了他热爱的高坛,年仅34岁就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牧歌田园式生活。据说他特别喜欢自家农场里养的鸡,尼尔森曾养过17,000多只鸡,这些鸡下完蛋后,就把它们拿去卖掉,他从不忍心杀它们,因为它们就像是他的朋友一样,经常在他的脚边追逐嬉戏,更为奇妙的是,他说它们会跟他说话,而他几乎都能听懂。在尼尔森的眼中,动物是通人性的,它们可以与人交流。当然,尼尔森一直心系高球运动,创建了以自己命名的赛事,并热心帮助年轻的球手,而且相当长寿,93岁才驾鹤西去。

还有本-霍根,吉恩-萨拉森,阿诺-帕尔默,杰克-尼克劳斯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故事,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高球界的前浪。

其实,我觉得无论前浪还是后浪,或者说退休老球员式的前浪,还是望子成龙式的老爸前浪,没有对错之分,最完美的结局都是能够让后浪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追求,就很好了。如果只是把高尔夫作为一种目的或者手段,那么就不能真正去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白白浪费掉大好的生命时光。我在上期文章中写到的,老虎伍兹为什么要拼命回归?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骄傲和喜悦,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肖宇高尔夫(newzealandgolf ),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