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足球梦的孩子 初中后为专注学业多忍痛放弃
追逐足球梦的孩子,初中后为专注学业多忍痛放弃
校园足球有个12岁降温“魔咒”
一面是孩子热爱且擅长的足球运动,一面是必须担负的学习压力,面对一个极具足球天赋的孩子,家长会替孩子们做怎样的抉择?发展青少年足球事关长远。目前,我国也在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积极改扩建校园足球场地。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在足球青训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小学训练轰轰烈烈;初中参与寥寥无几;高中几乎无人问津。对于这个足球热12岁降温的“魔咒”,专家坦言:足球可以培养孩子顽强意志力。只要家长帮孩子把握好平衡,足球和学习就并非矛盾。
现场
绿茵场搬进幼儿园
足球梦从娃娃开始
绿茵场上,一声哨响,红白两队迅速进入紧张的拼抢之中。比赛中似乎看不出什么“足球站位”——只要球一落地,除守门员外的队员们便会蜂拥而至,将足球团团围住,两个队伍随着足球满场奔跑。
短短七八分钟,两边的球门频频遭遇威胁。可惜,这些射门不是打在立柱上,就是撞在横梁上,均未能射进正门。在僵持不下的局面中,红队9号队员突然发力,从中场带球,连过两人,直闯禁区。伴着场下粉丝们震耳欲聋的呼声,足球在空中划下一条高高的弧线,越过守门员的手掌,直接射进球门右上角!
这并非什么牵动人心的世界杯或超级联赛,而是一群小朋友在比赛。近日,首钢幼儿保教中心老山西里幼儿园举办了一场足球表演赛。四五岁的小队员们个个生龙活虎,沉醉于他们的足球游戏。
幼儿园里也能装下一个足球场?没错,记者在这家幼儿园看到,虽然足球场地有些袖珍,只有600平方米,但可谓“五脏俱全”,球门线、中线、角旗、罚球区等足球场必备标志清晰可见。
如今在北京,注重培养少儿足球爱好的幼儿园已越来越多。今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足球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足球特色幼儿园遴选创建工作。通过综合评定,共认定命名3570所幼儿园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其中,北京有84所幼儿园入选,分布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各区。一块块小小的长方形场地,却孕育着孩子们了不起的足球梦想。
事例
焦虑家长撕碎足球杂志
球迷少年坚持追逐梦想
这场比赛中的9号球员名叫赵天宇,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球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最喜爱的球星,他一口气说出了大罗、小罗、梅西等名字。说起自己的“抢球秘诀”,赵天宇有点得意:“对方总会有没盯紧球的时候,看准了马上把球抢过来!”
赵天宇还是少儿围棋1级选手。当记者问他:“你的爱好一动一静,这之间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吗?”赵天宇答道:“下围棋时,每一步都要想好往哪里落子;足球也像一盘棋,要动脑子,思考往哪个点位踢。”
“这孩子1岁多的时候,就会晃人了,不知是不是提前显露的足球技能!”赵天宇的奶奶笑着向记者开了句玩笑,并表示家里人都极力支持孩子的足球爱好。“我最佩服的咱们中国女排,希望孙子长大后,也能像女排那样有拼劲儿!”赵天宇的奶奶说。
不过,并不是每位家长都同意家里的小朋友发展体育特长。尤其当这些足球孩童慢慢长大,升学压力随之加大,许多家长都会告诉孩子:“爱好要为学习让步”。
浩浩妈妈就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身上的故事:最近她在梳妆台前发现了一封信。信纸上稚嫩的一笔一画正是三年级的儿子写给她的。“妈妈,我知道,您撕了我的足球杂志是为我好,可是我也有些想法和您说。”原来,当她发现儿子因为看足球赛直播熬夜不睡,耽误了第二天的课程时,大发雷霆,把儿子桌上的一本体育杂志撕了个粉碎,并停了孩子的课外足球课。浩浩在信里写到:我不会再熬夜看球,也请您允许我参加足球训练。我希望能一边学习一边踢球,总有一天,能成为出色的球员!“一字一字读完这封信,浩浩妈妈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太过强硬。
数据
每个学校平均半块足球场
12岁以上孩子放弃足球梦
现实中,是支持天宇奶奶的家长多,还是像浩浩妈妈那样,担心孩子的爱好会耽误学习的家长多呢?数据或许能说明这一问题。
“我们在足球青训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小学轰轰烈烈,初中寥寥无几,到了高中就是冷冷清清。”北京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兼青少部部长陈长红向本报记者总结道,家长对孩子在足球发展方面的支持往往不够长久。
“以北京青训机构举例,多半参与者为12岁以下的青少年。”这个现象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当孩子进入初中,课业繁重,家长普遍缩减了孩子的课外足球时间。即使是足球特长生,也往往会忍痛离开绿茵场。事实上,同样是课外兴趣班,足球等运动的热度远小于琴棋书画。
记者在网上贴吧看到,“小孩兴趣班不让学足球”的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犀利提问:“为何许多父母本身是球迷,却不让他们的孩子学足球?”
陈长红还提示,除了一些足球传统特色学校,普通初高中校园内运动场地有限,足球场更是稀缺,校队外的孩子们基本不会经常接触足球。他建议,足球青训不要完全依托于校园,要让孩子们走进社会的青训机构;同时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别让少年足球停留在“有普及无提高”的阶段。
陈长红提到的场地问题也有事实数据支撑。记者在教育部一场发布会的实录中查到,截至2018年9月,在教育系统校园里共有12万多块足球场,每个学校平均下来只有0.5块。
多年来少年足球遇冷,职业球员选拔缺乏青少年足球群体作为支撑,正是中国足球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
观点
足球弥补挫折教育的一课
“不因困难而退却,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学会团结才是力量,而且要在规则之内。这是足球教给孩子们的道理。”陈长红告诉记者,足球可以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与灵敏判断能力,同时促成顽强意志力的养成。只要家长帮孩子把握好平衡、尽量分配好时间,足球和学习就并非一对矛盾体。
陈长红通过多年对青少年足球工作的调研发现,这一代孩子往往在夸赞教育中长大,“如何面对失败”的重要一课在他们的成长中严重缺席。足球运动恰恰是这方面的有力补充。“首先,组织进攻却无功而返、拼尽全力却输了球,怎么面对失败?这是足球场上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孩子们在学习阶段及未来人生的必备技能。其次,为一场比赛训练许久,却没能得到上场的机会或是上场时间很短,怎么调节自己的心理、自如面对家长的询问?这第二个问题,不仅需要孩子学会奉献的精神,更考验着家长的平常心,考验着他们能否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我曾看过有的小队员即使脚上受了点伤,但发现自己还能坚持,就忍着疼痛跑完全场;也曾看过没能踢进点球的小队员,赶快去鼓励下一个要踢点球的队友。”陈长红告诉记者,虽然这些孩子们脸上的表情还不像成人般丰富,但因足球而培养出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却一次次让他这个站在场馆观战的“老将”感动不已。
此外,从身体健康角度来看,少年足球的“功效”也有目共睹。数据显示,在2016年至2018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定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的优良率在3年里持续升高,而体质健康不合格率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值得欣喜的是,少年足球遭遇的种种尴尬正在得到改善,教育政策上也正向足球等竞技体育倾斜。按计划,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要新建、改建、扩建6万片足球场。从2015到2018年,校园足球新建、改建、扩建了3.2万块足球场,到2020年还将新增2.9万块。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公开表示,目前教育部已跟中国足协合作,建立了校园足球运动员等级制度,高中生中的一级运动员在考大学时会有特殊的扶持政策。
本报记者 殷呈悦 本报记者 刘平/摄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