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3-25 15:09 的文章

儿歌《方舱医院真神奇》引热议:别让乐观跑了

舆情回顾

“方舱医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医生护士才艺多,各领病人来一曲。”日前,一首名为《方舱医院真神奇》的儿歌受到关注。有网民表示,其过于欢快的曲风与抗击疫情的严肃性不符,听着难受,视频中的妆容、表演也看着辣眼。3月16日,有媒体致电该歌曲的策划者蒋军荣,他回应称,音乐本身并没有问题,该曲是一首儿歌,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完全不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说话。同时,他承认,演唱者的妆容和表演确实有些地方没处理好。网民对此议论纷纷,舆情热度不减。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3月23日,已有相关网络新闻2911条,APP文章619篇,论坛文章743篇,微信公众号文章2003篇,微博文章1207篇。

舆情反馈

◆ 《济南时报》:赞许方舱医院的神奇不宜喧宾夺主

方舱医院在此次战疫的应急保障中可谓战功赫赫,然而,赞许其神奇却不宜喧宾夺主。透过歌词,我们感受到的神奇之处,似乎都在“教舞技”等上面,这些“才艺秀”难道就是方舱医院及其医护人员的主要作用?

◆ 微信公众号“新京报评论”:艺术创作不能为了高于生活而脱离生活

文艺作品的创作应该建立在正视“疫情带来的伤痛”这一基础之上,去记录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而不是像“方舱医院真神奇”这般缺乏共情的虚美。不知道,那些曾经亲历方舱医院的医护和感染者,听到这首歌时会作何感想。

◆ 光明网:创作关键在“走心”

目前,我国防控疫情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创作经典的作品,以教育、熏陶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在于“走心”。

网民观点选摘

@启事食:歌曲策划人员的错误引导,会使孩子淡化灾难苦难色彩,这与抗击疫情的基调不符。

@gfy关怀:如此颂扬“方舱医院真神奇”,过于夸张,有失对医务工作人员的尊重。

@NALA:应该重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而非盲目地倡导乐观主义。

@我就是西门: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没错,没有必要渲染灾难悲情。

舆情观察

此事事件中,舆论主要聚焦于歌曲风格不当、演唱者的夸张妆容、“套路化”的表演方式;也有部分网民持宽容态度,认为只是儿歌,没必要过分苛责。就歌曲策划者的回应而言,通过艺术创作、儿歌定位两方面进行辩护,看似符合艺术创作逻辑,但其高亢的曲调、欢快的节奏、演唱者的灿烂笑容,与现实中紧张的战疫氛围、艰巨的救治任务、疫情扩散中的死亡人员等严肃性的话题格格不入,非但不得人心,反而令致敬初衷被冲淡。

自疫情发生以来,战疫音乐作品不断涌现,质量良莠不齐。有从事音乐制作的业内人士指出,“这首歌把方舱医院描述得那么好,可以唱、可以跳、又可以玩,孩子听了也想去,那就不对了”。儿歌可以积极向上,但不意味着可以轻佻,遮蔽方舱医院艰难的一面,只留下乐观的空壳,实则是跑调的表达。此外,演唱者的妆容和表演确实不恰当,这是战疫文艺创作值得警惕的地方。

本质上看,方舱医院的救治成效,是此次抗击疫情中的典范。从开建到休舱,在救治人数和速度上书写了奇迹,理应得到致敬。但是,神奇之处并非歌曲中大篇幅提到的“医生护士才艺多”,而是源于方舱医院背后强大的中国智慧。因此,浅表化的表达遮蔽了中国智慧,这是问题的关键。

《方舱医院真神奇》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有着警示与提醒的作用:如何得当地表达对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尊敬、通过艺术作品向孩子解释正在发生的一切、向世界呈现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避免出现对乐观精神的跑调表达,既是对艺术创作者的考验,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王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