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等待春天
作者|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尹海月
500只鸭子的命保住了。断粮10天后,湖北宜昌的养殖户刘小红终于在2月11日拿到了村里开具的临时通行证,他联系到县城尚未营业的饲料经销商,购进2000斤饲料,保住了他仅剩的这些鸭子。
他本来养了2000只鸭子。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来了,他和全国许多养殖户一样买不到饲料。那段时间,刘小红每天早上醒来都看到鸭棚里东一只,西一只躺着的死鸭子,一天最少死100多只,最多死几百只。如今,在这个春天里,他开始要为这500只鸭子做打算了。
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春节是个重要的节点。每年春节前后是活禽交易的高峰期,很多养殖户会选择在此期间将家禽集中出栏销售,然后再接下来的春天里投入资金,进行新一轮养殖。
这个春天是在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才到来的。在疫情笼罩下,有鸡苗孵化厂活埋一批批幼苗,也有养殖户将滞销的家禽扔进了土坑,不少人在这个寒冬“一夜回到解放前”,几年的资金积累迅速清零,甚至面临负债。他们必须想办法熬过这个春天。
1
春天的消息,是陆续传来的。2月15日,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除武汉等疫情严重的城市外,各地临时关闭的高速路口开始恢复,被挖断的农村公路正在逐渐畅通。
刘小红2月11日拿到临时通行证去拉饲料时,四五公里的路要经过不下10个十字路口,每个路口都要停车检查,刘小红看到街上空空荡荡,为了阻止人们外出,每个路口只设置了红灯。
即使如此,这也是一个好消息。他养的鸭子从2月1日开始断粮,后来,邻居家田里的蔬菜,帮他渡过了一道难关——因为疫情封路,蔬菜卖不出去在地里烂掉,刘小红每天就开着三轮车,去方圆十几里的菜地里砍菜拉回来喂鸭子。
只靠蔬菜养不活这2000只鸭子,他又去邻居家池塘里捞鱼——受疫情影响,鱼也滞销死在池塘里。
艰难撑过10天后,他终于等来了封锁的道路一点点解冻。
刘小红从隔壁运来滞销的鱼喂鸭但并不是所有的养殖户都能顺利等到这一天。湖北黄冈的养殖户朱斌养了1万多只鸡,它们每日要消耗五六千元的饲料。自疫情发生以来,朱斌每天都在关注疫情进展,眼看确诊病例每日持续增长,朱斌一直向屠宰场询问开工日期,结果都是不断延迟。
这让朱斌觉得,“在一个月之后肯定就没希望了。”衡量之下,朱斌决定埋鸡。1万多只活蹦乱跳的鸡被装进袋子倒入土坑,消毒水、石灰紧接着被撒入坑中,伴随着挖掘机的土落下,鸡的生命提前终结了。朱斌成了最早埋鸡的一批养殖户。
湖北黄冈养殖户刘传厚的9万只鸡也在正月十五被掩埋。他估计自己这次损失达100万元以上,多年的积累付之东流,“全赔光了。”
受到冲击的不仅是养殖户,因各地关闭活禽交易,交通运输受阻,鸡苗(刚出壳的雏鸡)无法运到养殖场,很多孵化厂只能将疫情期间孵化的鸡苗掩埋处理。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位于江苏扬州,该研究所在湖南的鸡苗销售总代理王仁瑞告诉记者,由于鸡苗无法从江苏运入湖南,湖南省正月向研究所订购的30万羽鸡苗也被掩埋。
广州一家鸡苗孵化厂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广东鸡苗在正月的销售集中在初六至正月二十之间,在此期间,全省约有三分之二的鸡苗因无法运达养殖场被处理掉。该主管向记者介绍,由于担心疫情持续,部分孵化厂采取了一定应急措施延迟鸡苗孵化的时间。
2月底,广东、江西、安徽、甘肃等地发文要求逐渐放开活禽市场,由于短期内孵化厂供应量减少,养殖户对鸡苗需求量上升,各地的鸡苗价格上涨。“最低一块六的鸡苗现在都涨到两块一、两块二了。我们的鸡苗价格以前是四块八,现在都涨到五块五了。”向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订购鸡苗的湖南湘潭养殖户陈雨聪告诉记者。
鸡苗价格上涨使得养殖户的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不过,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的鸡苗价格一直稳定,陈雨聪未受市场波及。但对陈雨聪来说,鸡苗不能及时到货意味着全年生产计划的延迟,他们将无法在端午节赶上鸡蛋的价格高峰,也无法赶得及在2021年的春节来临前出售。
2
疫情到来之前,很多人对这个春天抱有期望。
那时刘小红的鸭子刚刚开始产蛋。刘小红从事养殖已有六七年。蛋鸭养殖时间长,不急于出售,他靠卖蛋获取利润。2019年年底,鸭子终于开始产蛋了,虽然温度低、产蛋量少,但刘小红很高兴,他将300个蛋全部送给了亲戚朋友,等待春节后,鸭子产蛋量慢慢增加,再集中销售。
“当时觉得终于可以开始回本了。”刘小红从心里估算着能赚多少钱,按照最低行情,一个鸭蛋可赚0.25元,按照每日90%的下蛋率,1800只蛋一天能赚450元,一个月下来能赚1万多元。
“我以前是打工的,觉得(能挣这些)也可以了。”刘小红说。
河南漯河商桥镇刘孟村村民陈松涛也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充满期待。以前,陈松涛也在外面打工,2017年,他患上尿毒症,每天要去医院做两次透析,没有了收入来源,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为了维持生计, 2019年,陈松涛向村里贷款2.5万元,又和亲戚借款二十几万元,从广西购进4000羽鸡苗养鸡。他计划将3000多只麻鸡在正月十五出售,想着至少能赚1万元元。
疫情的到来打破了原本的期望。正月初八,陈松涛想进饲料,但出不去门。
到2月24日时,陈松涛的饲料也只剩下半吨。因为没钱买饲料,陈松涛每天只给鸡喂食一次。晚上,他将鸡棚里的灯关掉,鸡会卧着不动。但天一亮,鸡还是饿得乱飞。
他必须想方设法把鸡卖出去。起初是靠亲戚朋友宣传。村里主道封堵,有人买,他就去找泥土道儿出去送货。
后来,村、镇里的干部开始帮助陈松涛卖鸡,还把这事儿登上了《漯河日报》。3月2日,陈松涛的鸡卖完了。
对养殖户们来说,这些家禽每滞销一天,就意味着多一天的成本损失。
在河南商丘,李继发的3000只鹅在正月初十左右出栏,也面临滞销。3000多只肉鹅每日要消耗2000元的饲料,“你不卖,一天就要赔2000元。”
2月26日,他等来了屠宰场的运输车,但是,由于运输成本高,出栏量大,李继发的3000多只鹅最终只卖5元多一斤,“去年这个时候肉鹅价格是9元左右。”这让李继发最终损失了十来万元。
资金链紧张是多数养殖户当前面临最迫切的问题。埋了9万只鸡之后,刘传厚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在这个春天尽快筹集启动资金,他正寻找能申请到无息贷款的渠道。
养殖还将继续。朱斌打算解封后再进鸡苗。突降的危机也未让刘小红对养殖失去信心,在为鸭子“口粮”奔波的二十几天里,刘小红曾一度消沉,“我认为这也做不好,那也不行。”
刘小红去年养猪,赶上2019年的猪瘟,200只猪只卖掉20只,其余全部得病活埋,损失二三十万元。“当时就觉得这个病太厉害了,不敢再喂猪了。”刘小红于是转为养鸭,想着喂两年再养猪。
疫情让他的希望再一次泡汤。“还不如跟哥几个打工去。”刘小红一个人静下来想时,总觉得心里难受。转眼一想,又觉得打工没什么意思,他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要重新振作,“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
几年摸索下来,刘小红觉得还是养猪简单一些,效益也比养鸭高。2019年年末,他重新进了40头猪,猪吃得少,没受到饲料问题的困扰。
等疫情过后,刘小红决定把鸭子全部卖掉,专心养猪。他计划着端午将猪卖掉,再进一批新猪仔。
如今,刘小红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喂猪,看着猪一哄而上,撒欢儿发出叫声,刘小红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眼前的40头猪是他对2020年全部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