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
原标题:电视文化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主流电视媒体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窗口,必然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争取国际话语权,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近年来,国内原创电视文化类节目热度上升,《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国家宝藏》《衣尚中国》等“现象级”原创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屏幕上,这正是文化自觉的表现。这些节目充分调动舞台艺术元素,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文化,彰显了中国气派。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仍然要面对诸多文化审美困境。首先,文化传播的全球化意味着强势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以超越时空,被其他群体认知甚至认同,极端者甚至会导致文化霸权;弱势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向强势文化迁移,成为强势文化的追随者,由此也会催生文化焦虑。其次,经济的全球化也可能引发人类社会审美情感的普遍钝化。在消费社会,人的官能被持续刺激,感情被交换,情感生态出现失衡。在信息社会,人们的时间越发碎片化,心态浮躁不安,灵魂无处安放,急需审美救赎。
大量移植、模仿甚至抄袭强势文化国家的电视节目,丧失审美自信力和话语主导权,这在文化弱势国家普遍存在。在消费主义推动下,审美被资本绑架和裹挟,成为时尚的一部分。电视艺术为取悦大众而呈现低俗化、娱乐化倾向。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百花齐放,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当前多元并存的电视文化景观。
从审美经验来看,文化艺术只有表达本土审美观念,才能激发群体成员的共情共鸣,唤起民族文化记忆,强化群体文化认同。孕育于中华大地,受5000年历史滋养的中国传统东方美学,沉淀着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播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中国故事。基于此,广播电视机构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进行创新,抒写国人情感,构建集体认同。
在此,《中国诗词大会》用绚丽的视听手段、精彩的环节设计让观众回味唐诗宋词的豪放与婉约,感受东方诗意人生,重塑中华审美情趣;《经典咏流传》用现代音乐形式对古典诗词进行重新演绎,捕捉细腻的人情人性,使观众在曼妙的国风旋律中找到情感皈依;《朗读者》用温暖的声音传递文学与情感之美,浸润观众的心灵,唤起全民朗读的热情;《国家宝藏》以“馆藏国宝文物”为立足点,利用情景再现方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赋予文物鲜活的生命力;《衣尚中国》则聚焦中华传统服饰艺术,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通过“历史空间”“匠心空间”“创演空间”多重演绎,唤醒观者的文化记忆、激活受众的情感认同,让美融入生活。
这些电视文化类节目借助民族文化符号,综合运用舞台艺术的多重手段,调动了戏剧、绘画、舞蹈、书法、武术等艺术元素,塑造了符合当代中国人欣赏习惯的审美意象。在这些具有“中国意象”的符号背后是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节目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意象的整体观照,既凝聚了观众的民族集体认同,同时也展现了主流媒体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异质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冲击,同时激发文化本土化意识。由此可能引发“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两种态度。前者是对本土文化的完全肯定,容易导致盲目排外;后者是对本土文化的全盘否定,容易被强势文化收编。两种态度都不利于本土文化的再生产。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东西方优秀文化都可以成为当代文化创新的母腹。纵观历史的长河,艺术一直在交流融合中发展,兼容并蓄才是艺术创新发展的常态。
面对这样的文化冲击,中国电视人发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国审美”的倡议,这并不是呼吁大家进行“非此即彼”式的选择。一方面,复兴不是复古,而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准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复兴不是排外,而是以“兼收并蓄,共存共荣”为目标,融合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美学范式,提升自身的美学品格。美学身份构建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点,博采众长,在传统与现代、本土和外来文化之间寻找美学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