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5-07 10:16 的文章

新京报:"90后包租婆400多栋楼 " 恶意炒作不该没

新京报:"90后包租婆400多栋楼 " 恶意炒作不该没▲90后包租婆回应“400栋楼身价百亿”:多数是承包,自己有少部分。

一位93年出生的女生,在网上称自己在广州拥有400栋房,过着“包租婆”的生活,每栋楼月入50万……在人们还在争论“前浪”“后浪”的时候,一个“后浪”已把自己炒成了“滔天巨浪”。

成功吸睛后,女生出来解释,说这些房产“大部分都是承租后再转租的,自己拥有的很少”,“房子在城中村,不是什么高级地段”,“我们”并没有100亿资产。这些解释,又引发一轮传播热潮。

由于关注度高,她的短视频账号已快速吸引了超40万粉丝。

在微博上,大V、法官@艾法质疑道——

“93年包租婆这个故事的真相并不重要,她把自己炒作火了才重要。

……

按照这种春秋笔法,我也能起个噱头标题:‘震惊!30岁法官一年过手资金2个亿!’是不是听上去很吓人?而且我还不是欺骗虚构,只是玩春秋笔法,因为我去年审结300多个案件的涉案总金额确实有近2亿。

现在的××行业真是巨大的讽刺,五四青年节疯狂刷屏‘后浪’,第二天就刷屏‘骗子包租婆’,手把手教你只有用骗术才能成为财富自由的‘后浪’。”

这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深思:93年包租婆的故事刷屏,很多人意识到这是“炒作”,可事情到这还没有结束,更大的问题似乎在于,当大家意识到这一点时,多是报之一笑,不再追究。

而这个女生呢?则借此成功获取了流量,跻身“网红”,没有任何损失。

怎么看,这都是一场稳赚不赔的“秀”:她吹牛不用上税,她炒作也不用付出代价。

新京报:"90后包租婆400多栋楼 " 恶意炒作不该没▲资料视频截图。

这是一场“成功”的秀

事实上,此事一开始爆出后,很多人看到第一段视频的标题时,便已经开始质疑其真实性了。

网友用“2017年广州就开始限购”来证明这个女孩不可能买这么多房子,其实显得有点幼稚了。

90后、广州、400多栋楼、10000多间房、每栋楼一个月收入50万……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对此质疑。

这世界上若真有这样富有“女孩”,她大概率也不会拍视频炫耀——这相当于给监管部门提供线索。

从涉事女孩的解释来看,她只是个在房屋中介公司上班的普通员工。墙上挂满了钥匙,那恰恰似二手房中介办公场所中常见的场景。

她的确不是什么身价百亿的“包租婆”,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她的“营销能力”来看,她是一名“优秀”的员工,至少是“聪明”的员工。

坦白说,当“90后女孩400栋楼”这样标题的视频转发到你所在的群里,你也很难无动于衷。

你可能不信,但也会有点好奇,或者只是想看一下这个93年出生的女孩长得怎么样,总之你会点开一下,或许看上20秒钟,然后在心里批判一番,还为自己能够识别她的表演而感到自己“智商在线”。

可就在这时,她就收获了一个点击,点击的迅速增长,会导致视频平台的“推荐量”递增,会成为“热门”,或许也会在某个页面置顶。

这就是典型的“炒作”,一种“骗人”的游戏。当你无论出于什么理由,点击进去时,她在营销上就已经赢了。

新京报:"90后包租婆400多栋楼 " 恶意炒作不该没▲资料视频截图。

“恶意炒作”理应有代价

“炒作”不是今天才盛产的现象。门户网站时代,“炒作”是部分二三流明星的专利,因为维持“热度”对他们有意义。

但在“大数据”“算法”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炒作”也相应地裂变、升级了。我们可以把这命名为“推送效应”,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到10000个点击,所获得的推送次数也会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如今“炒作”的人大大增加,除了获得关注更容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讲,流量都是有意义的,它可以直接变现,也可以让一个素人在短时间成为网红。“炒作”由此不再是明星羞答答委托给经纪公司的歪门邪道,而成为普通人致富的捷径。

你的差评,都可能成为他们赚钱的垫脚石——在他们眼中,口碑有好坏,但流量没好坏。

在炒作量激增的同时,出现的另一个趋势是,人们对于炒作的容忍度似乎也大大增加了。

视频平台上的“炒作”,几乎没有人去核实。如果一个人看到报纸或电视上有假新闻,会表现得很愤慨,但是在短视频平台,他不会抱有“这是一个严肃平台”的期望,一切都是“秀”,都是“表演”,如果你认真去核实,反而在旁人眼里有“浪费时间”的嫌疑。

如今,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在抖音这样的视频平台,人们都已经习惯用“话题”“热度”来衡量一件事,而对于这件事是否真实却缺少关注。

“热”的就是好的,而不是“真”的才是好的。这制造出一种氛围,如今似乎鲜有人再使用“炒作”这样的词来攻击对方了,这个词已经变得“中性”,甚至带有几分成功学意义上的“褒义”。

这确实不是一个好现象,对“恶意炒作”的纵容无度,只会让这类单纯追求热度的视频“秀”进一步泛滥。

现在看来,收割了流量的租房女生,仅仅做出解释过后似乎就能平安无事了,而她也能继续享受这波“炒作”带来的粉丝红利。

会有人效仿吗?

答案是肯定的。

而有正派价值观的社会,显然不该是这样。至少,恶意炒作不该没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