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 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不误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和有关企业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一些高科技企业迎难而上,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助力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确保发射场各项任务 顺利开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科学精准做好防控,确保重大工程顺利开展,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不误。
长征五号B发射队进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结合首飞任务和疫情防控实际,突出联动、分类管理、统筹资源,让队员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长征五号B发射队临时党委制定并细化专项防控工作方案,逐一摸排、审查进场人员外出史和身体状况,储备了必要的防疫物资。目前所有队员状态良好。”发射队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依托远程测试系统,持续推进远程异地协同测试工作,并在春节假期首次实现了总体部远程测试大厅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互联互通。其中,北斗三号卫星试验队在春节期间持续开展总体远程判读,首次实现发射场本地无控制岗测试人员的整星模飞;新技术试验六号卫星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与总体部远程测试大厅联通,有效保障了型号测运控系统的研制与调试,为后续的火星探测、嫦娥五号的远程测试工作夯实了基础。
当前,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发射任务及空间站发射场合练任务正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紧张有序地开展。据航天五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科研生产任务攻坚战,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紧急建成“北京—文昌”发射场远程测试系统,通过远程数据监控、远程视频通信、远程网络安全等技术的应用,打通了远程测试数据、音视频调度等多维信息通路,保证北京支持人员不用前往海南文昌,即可有效支持发射场相关测试任务,保障了发射场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数万名职工实现在家云办公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战略性、高科技、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优势,全力以赴复工复产,支撑服务全国大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云网”)瞄准企业复工难、疫情防护物资调配等问题,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技术优势,在航天云网平台快速上线“在线协同、齐心抗疫”专区,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航天云网建设的航天云信系统,拥有即时通信、多组织架构、实时办公等功能,将全面保障企业数据安全,助力企业高效办公和管理。据悉,目前航天云信系统已在航天科工全级次上线运行,数万名职工实现在家云办公。
“我们这道后墙一定要守住!”作为航天产品总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所属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大量产品总承任务。一方面,公司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筹部署,细化分解,各责任部门按要求扎实开展防护工作,确保公司职工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公司将安全生产作为复工阶段的重中之重,编发传达《疫情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手册》,各生产单位通过梳理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布局,规范现场管理,确保生产的效率和安全不低于甚至高于平时水平。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表示,这次疫情是对航天科工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与群众工作能力的一次大考。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航天科工将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为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为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提供重要支撑。
中核集团:安全有序复工为完成年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当地时间2月16日12时16分,随着主控制室空调系统、控制柜间通风系统各房间内送风口的冷风缓缓吹出,“华龙一号”海外第二台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工程3号机组电气厂房送冷风节点顺利实现运行。
中核集团表示,国内在建的“华龙一号”、霞浦示范快堆正安全有序复工。截至目前,“华龙一号”、福建霞浦示范快堆工程现场各单位保持“零感染”记录,工程现场安全返场人员合计已超过4500人,春节期间保持连续安全施工、调试,为完成两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年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中核集团海内外共有5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建,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此前,2月15日,装载着50万居里国产CN-101型钴60在上海洋山港装船,驶向泰国。这是中核集团中国同辐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钴源又一次规模出海走向国际市场。标志着我国钴源质量、技术和服务获得了国际认可,提升了中国同辐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世界核技术应用行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据介绍,钴60放射源在农业、工业、医学等方面应用广泛,近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医用防护服辐照灭菌装置所使用原材料就是钴60。目前,国际上只有加拿大、中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拥有钴60生产能力。(记者 张亚雄 张蕾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