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2-28 15:25 的文章

“不以论文论英雄”:专家呼吁加强科学共同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分类评价改革稳步推进,过于倚重论文的倾向正在扭转。

2月23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直指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措施,破除论文“SCI至上”“唯论文”痼疾,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这一系列与评价制度改革有关的举措,让广大科技工作者信心提振,备受鼓舞。同时,一些质疑声音也在网络上兴起。

记者发现,备受争议的为几项具体措施,包括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发表不少于1/3的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等。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去除“唯论文”导向,使该政策落到实处?科技界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代表作制度不“代表”?

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南京大学教授周志华介绍,他所在的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近几年在招聘、职称评审等方面就已采用“代表性工作汇报”制度。

“SCI本身是一个文献检索系统,SCI论文并不代表高水平论文。计算机学科最重视的顶级会议论文通常不被SCI检索。”他说。

针对《措施》中指出的“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俞立平认为该条例不具有普适性。

“超一流科学家采用代表作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其他95%甚至更高比例的一般科学家,代表作不能反映问题,还是需要量化。”俞立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而且这与学科的类别息息相关。

他指出,对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代表作不能很好地代表学者水平,对于发展缓慢的基础学科来说更不适宜。

在云南大学研究员翟大有看来,他所从事的古生物研究就属于“发展缓慢”的学科。代表作制度或无法体现本来就不能发高水平期刊论文的很多基础性工作价值。

“比如一些冷门的生物分类学研究,研究者需要做大量的野外采集、标本整理和制作、形态观察和统计、图件清绘。最后所发表的通常是一些‘质量并不高’的研究论文——分类学的工作成果一般都发表在三、四区的期刊上。与那些热门方向的研究者相比,在评议当中肯定处于劣势。”他说。

“代表作制度非常好,各取所长也是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可以避免低质量的成果重复累加给评审者造成困扰。”兰州理工大学教授马军告诉《中国科学报》,代表作之间如何排位是关键问题。

“比如A选SCI论文作为代表作,B选发明专利作为代表作,C选专著作为代表作,D选科技成果鉴定为代表作,如果ABCD同时申请竞争经费或者人才项目,如何筛选他们的位次就有挑战性。”他说。

另外,代表作制度应该体现周期性,不能靠一个代表作“通吃”。

“假如学者在《自然》发了一篇论文,此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却没有任何基本的科研产出。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监督和激励研究人员?”对此,马军提出了疑问。

同行评价看“人情”?

《措施》中提出的“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同样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议论。

长期以来,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成为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主要甚至唯一条件。

在“以刊评文”的导向下,中国学术界每年向国外缴纳论文版面费约20多亿元。

在俞立平看来,这些是中国进行国际交流的“成本”。我国本土期刊想要发展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期刊,尤其是英文期刊尚需时日。

“政策现在开始执行,学者可能来不及发表中文论文。即使有中文论文可能质量也不够,因为以前的优秀论文都发英文期刊了。”俞立平建议,政策要有1~2年的过渡期。

同时,国内科技期刊的“容量”也成为部分学者担忧的问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韩光洁向《中国科学报》反映,“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的发表要求或会导致 “僧多粥少”的情况出现。

他介绍,计算机学科核心期刊有《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期刊数量有限,每年刊发的文章数也有限,但是从事学科研究的人员数量高达几十万。“如果论文都转向本土期刊,就会大大降低录用率,导致竞争激烈。”

采访中,不少专家指出,《措施》中提出的“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反观SCI论文自带的定性评价功能,代表作的同行评价的操作是否公正尚未可知。

如何界定和筛选这些同行?官方指定的同行是否真正在本领域具有学术影响力?科学研究的分工越来越细,如何找到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学者来担当同行?同行的学术操守如何监督?采访中,诸多专家接连抛出上述疑问。

“即使让那些获得了国字号头衔的长江学者、杰青来当同行裁判也不能完全服众。况且,这些国字号头衔的人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不断参与种类繁多的学术评价。”马军说。

他建议,同行评价不能局限于国内专家范围内的评价,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梳理国内各个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数据库,对这些知名专家进行咨询,以使同行评价国际化。

加强科学共同体建设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具体实施方法仍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细化执行,但绝大多数学者对《措施》的出台持肯定态度。

翟大有表示,此次出台的“不唯SCI论文”提议尤其适合应用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医生、工程师等。“我听有的医生说,他们评定职称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SCI论文,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

关于《措施》里涉及的其他方案,马军认为很多都体现了科研体系的进步。

“比如,对科研经费报销付费出版成果的额度给出明确意见就非常好,这对国际上‘掠夺性期刊’从中国低层次研究人员那里获取巨额外汇的打击非常大。这对进一步规范指导国内期刊收费标准有很好的启示。”他评价道。

“科技部出台这样的文件对于扭转‘唯论文’的导向是有积极意义的。”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告诉《中国科学报》,国家下了很大功夫出台了一些似乎更加合理的措施,但不同研究机构、不同研究领域由于其评价功能不同,完全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很难用一套“金科玉律”统一。

他表示,建立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最核心的是要加强科学共同体建设,让各个学科和各个科研机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机构的需求,逐渐建立起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其次是要尽可能降低各类评价的数量。

“目前评项目、评帽子、评学科太多太滥。为了保证公正,一个项目要安排七八个人来评,这样真正同行的评审就被外行的评审完全稀释了,而外行评审在不熟悉具体专业领域的情况下,只能数论文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