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1-14 15:00 的文章

盒马“鲜”人一步

眼前的新鲜不是简单的新鲜,而是盒马修炼内功的结果。

文 | 王彦丽

图片来源 | 东方IC

零售老板内参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核心导读:

1、盒马的冷链物流体系与生鲜B2C物流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东海的梭子蟹能卖到全国171家盒马门店?

3、完全的数字化运营究竟为盒马带来了什么?

不管是丰富且应季的海鲜产品,还是新鲜的蔬菜肉品,盒马在商品的“鲜”度方面正在赶超很多同行。

连《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也会经常听到消费者这样评价:“盒马的蔬菜、肉比传统超市更新鲜。”实地探访也不难发现,盒马的活鲜、日日鲜等商品,确实在鲜度方面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化竞争点。

那么盒马究竟如何做到这种鲜?要知道,做到一时的新鲜并不难,但成立3年已经拥有171家门店的盒马,如今依然能坚持这种鲜度,并且还在不断提升的话,就有必要探究盒马在“新鲜”背后,究竟打造了怎样的供应链能力了。

盒马的冷链物流网是如何炼成的?

近日,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在阿里投资者大会上透露了盒马在“保鲜”方面的秘诀——成功打造了覆盖全国门店的冷链物流网络。

据了解,截至8月底,盒马已经在全国15座城市,建立了48个多温层多功能仓库,其中包括33个多温层仓库、11个加工中心,以及4个海鲜水产暂养中心。最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打通了盒马分布在22个城市的171家门店,从而实现任何生鲜农产品都可以快速输送到全国门店的效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梭子蟹,来自东海的梭子蟹,之所以能够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内陆的盒马门店,靠的就是盒马越来越成熟的冷链物流网。

盒马首先在运输梭子蟹的设备方面进行升级。为了让内陆消费者吃到与跟沿海相同品质的梭子蟹,盒马与舟山的合作伙伴反复测试,定制改装了专门用于长途运输梭子蟹的“循环水车”,该车辆在运输途中会自动循环过滤海水,保障梭子蟹的有充足的氧气和干净的水质,并且车厢温度全程控制在12度左右,让梭子蟹保持在休眠状态,可以一路“安睡”到内陆。

有了专业设备保障梭子蟹运输后,盒马还要做到整个冷链物流的“不断链”,即从渔船靠岸,到分拣、打包、装车、发车,再到各个城市的大仓、门店,各个环节都要无缝衔接,最终才保证了活的梭子蟹出现在内陆城市。

事实上,梭子蟹只是盒马打造极致生鲜的冰山一角。四川丹巴藏区的黄金荚、只能卖28天的贵州方竹笋,海南树上熟的芒果……盒马将应季生鲜产品尽可能铺到全国的门店,甚至还在不断增加一些差异化的生鲜商品。

例如,零售老板内参在盒马门店就看到过市场上很难看到的整个向日葵,而不是普通超市里的散装瓜子,这样就给了消费者原汁原味的田间味道。这种对“新鲜”的极致追求,也让盒马在“鲜”的方面逐渐引领行业。

那么盒马如何做到这种“鲜”?核心在于盒马构筑了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的冷链物流网络。

在盒马之前,很多垂直类生鲜电商平台已经在尝试把产区生鲜商品送到用户手中,但传统的B2C模式,物流链路一般是从生鲜基地到城市大仓,再到前置仓,最后配送到用户手中,很明显中间的商品周转次数比较多,从而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垂直类生鲜电商平台的商品价格虚高的原因。

此外,传统的B2C模式做的多是常温长保的商品,冻品也多是零下18度的商品,一些要求0~4度的冰鲜品、短保商品则很难覆盖。

盒马之所以能将低温短保商品用最快的速度送达用户餐桌,主要是盒马搭建起了B2B2C的冷链物流体系。

盒马的冷链物流体系分为三层,第一个层是生鲜基地到城市大仓,第二层是城市大仓到门店,第三层就是门店到用户。在这三层冷链物流体系中,盒马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店仓一体,以及门店到用户的30分钟送达。

也就是说,盒马的门店充当了前置仓的角色,并且盒马门店还是一个多温层仓库,可以满足周围三公里用户对生鲜全品类的需求,而生鲜商品从大仓直接配送门店,也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从这个层面来说,盒马门店的冷链物流成本、品类延伸的成本,相比单独做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优势会逐步凸显。

此外,盒马打造的物流体系是覆盖全国171家门店,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产地的生鲜商品进入这个物流体系,不管这个生鲜基地在哪里,它的商品都会流转到全国的盒马门店,就像通电后的电网,电流会触达到电网上的每一个终端。

这显然也是盒马在过去四年打造出的独特能力,从产地到门店,再通过最后一公里配送30分钟送达用户餐桌,也只有这种全链条的冷链物流能力,盒马才具备为用户提供极致新鲜的生鲜品。

目前,通过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超过500家生鲜农产品基地正源源不断地向盒区房输送品质商品。

盒马的运营成本是如何大幅降低的?

物流体系搭建起来后,盒马的数据能力开始在经营方面发挥较大势能。

在阿里投资者大会上,侯毅公布了数字化门店的实际效果:盒马同店增长13%,店均营运成本下降30%。降本增效之下,经营1年以上的盒马门店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实现整体转正。

盒马上线之初,外界对于盒马高昂的经营成本质疑声很大,但经过四年的运营,盒马用实际数据说明,新零售门店的成本不是降不下来,反而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端到端的数据打通、算力的不断提升,运营成本是可以不断下降的。

在云栖大会新零售峰会上,阿里集团副总裁、盒马CTO优昙对盒马的技术价值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她认为,盒马做的是基于用户价值的全链路数字化运营,这种运营的具体内涵包含四点,分别是可触达、可识别、可洞察和可运营。

可触达是指盒马依托阿里生态,出现在多个流量入口,如饿了么、天猫、支付宝等,从而能更多地触达用户;可识别是指基于LBS的用户识别和区域精准渗透;可洞察是指基于用户的消费行为给用户个性化服务,也就是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页面是不一样的。

可运营则是基于货品全生命周期的商品管理。可运营这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因为它凸显的是盒马通过数据去精准控货的能力,这将是盒马供应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盒马做到的“可运营”,是基于“人、货、场”的完全数字化、“门、店、仓”的全面数字化。当端到端的全部实现数字化后,接下来的运营工作就可以全部用算法来控制。

这种算力将体现在门店运营的各个方面,例如:如何做最后一公里的智能调度,如何打造千店千面,如何基于网红趋势、本地热点、商圈偏好等推出新品,如何为用户做个性化匹配,不仅每个人看到的页面不同,同一个人早上和中午看到的页面都不一样。

而以上这些,就是盒马在实现全面数字化后所具备的能力,并且这些运营手段正在越来越高效、精确。

盒马店均营运成本下降30%,商品损耗的降低功不可没。因为盒马从上线起,做的就是线上线下一盘货,并且是实时更新的精准库存,基于此,优昙透露,盒马可以做流量与库存之间的精准匹配。

流量与库存的匹配是指,如果一个商品库存较多,就给他较多的流量(盒马在线上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如果货少了,就把流量让给更多的替代品。也就是说,盒马能够决定一个货是快卖还是慢卖。

尤其是盒马的日日鲜商品,这类商品要求当日出清,如果卖不完就成为损耗,通过库存与流量的精准匹配后,日日鲜商品的损耗得到极大的降低。

此前盒马的工作人员也告诉零售老板内参,他所工作的门店,刚开始每天会有很多剩菜,但随着对商品销量的准确预估,如今每天晚上的剩菜减少了很多。

与此同时,盒马的自营商品也在做出大的突破。据侯毅透露,盒马自有品牌的销售占比已经突破10%,远超国内1%的平均水平。

盒马的自营商品之所以能突飞猛进,与消费数据沉淀后的精准人群分析密不可分。例如盒马会推出“瓶装鲜碾米”,像卖可乐一样卖大米。这种商品无疑很符合一人食用户的需求,可以看出盒马在人群细分方面的关注。

当然还有一些依托盒马成长起来的“盒品牌”。今年9月初,侯毅还对外喊出了做盒品牌的小目标:“将打造10个十亿级的、100个亿级的、1000个千万级的盒品牌。”盒品牌的打造,也说明盒马正在生鲜源头做更多的布局。

如果说过去盒马在供应链方面有短板,如今,通过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的冷链物流体系,通过商品力的不断加强,以及逐步成熟的数字化运营能力,盒马正在打造基于“新鲜”的全新供应链体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供应链将不再是盒马的短板。

▶【看热点】家乐福中国纳入苏宁大快消体系,五年赶超沃尔玛

END

- 交流、合作、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