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3毛、土豆9毛,当互联网巨头杀入菜市场
昨日下班回家,一条虎背熊腰气宇轩昂的苍莽大汉忽然冲到我面前,满脸谄笑地自封为团长,要拉我入团。
我大喜,道:“什么时候带我手撕鬼子?秀芹嫂子救出来了吗?”
他说:“不是,我是卖菜的。”
边说,便给我看了菜价。
5块钱20个的鸡蛋,几毛钱一斤的土豆……我赶忙握紧他的双手不住摇晃:“这么多年了,国家扶贫办终于找到我了……”
他说:“不是,我是互联网卖菜的。”
巨头也卖菜
很多爱做白日梦的同好众人都会有一个幸福的烦恼:钱太多了用不完怎么办?
互联网巨头们,似乎就有这个烦恼,钱拿在手上烫手,非烧干净了才高兴。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纸钱呢。
在打车、外卖、共享单车后,巨头们终于又找到新的烧钱战场:卖菜。
今年6月,打车行业的烧钱冠军滴滴率先出手,成立社区团购品牌“橙心优选”,创始人程维宣布“橙心优选投入不舍上限”。
7月,美团,“优选事业部”。
8月,拼多多,“多多卖菜。
9月,阿里,盒马优选事业部、投资了十荟团。
10月,今日头条,“今日优选“。
11月,京东,刘强东亲自带队,”京东优选“。
你想问为什么没有腾讯?美团、拼多多、京东的背后都有腾讯的影子,丫早已成了拿着一串钥匙按楼收房租的退休老大爷了。
巨头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百亿补贴下,3毛钱/斤的鸡蛋、5块钱/斤的鸡翅、1块钱/斤的土豆、白菜更是连白菜价都没有了,所有菜品几乎都被打下成本价。
在资本山呼海啸的力量面前,传统的菜场小商贩唯有死路一条。
而我们也都经历过巨头的三板斧。
先是大量烧钱,只要在烧死自己之前烧死所有竞争对手,那便成了。
当菜贩商贩都被烧死之日,便是巨头开始收割、消费者回报资本之时。
外卖越吃越贵、餐厅越赚越少,掌握渠道的平台反而赚的盆满钵满。
类似的场景,自15年至今,我们已看得太多太多。
注定失败的商业模式
然而,互联网卖菜这件事与出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还不太一样。
几乎可以断言,互联网卖菜,是一场必然失败的生意。
因为不论你如何评价滴滴打车、饿了么、淘宝的商业模式,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它们确实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有存在的意义。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确实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美团饿了么让大量无力尝试做外卖的店铺做起了外卖,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得更多。
嘀嘀打车也让出行更加方便,毕竟传统出租车什么样大家都很清楚。
而互联网卖菜,并没有对社会带来任何正向改变。
于消费者而言,去“团长”处取菜并不比去菜场超市来得方便,既然都要下楼,那我为何不自己挑呢?
这一点,对于连大型商超都不信任,非四五点杀去菜场的中老年尤其如此。
也就是说,当巨头烧完了钱,用户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留下。
而整个中国的农产品市场高达数万亿,光凭烧钱而无通顺的商业逻辑支撑,根本不可能达成垄断。
事实上,我国的农产品商业模式确实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价格倒挂,一直是当前农产品市场的痛点。
具体地说,就是农民卖不出菜价,而消费者买菜却很贵,利润的大头都被中间一级级的批发商赚走了。
而借助大数据、现代物流以及移动终端,互联网巨头完全可以做到精简层级、取代批发商,让农民、消费者与自己同时获利。
只是,这样赚钱,太费劲、也太慢了。
就像长租公寓这种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也确实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痛点。
可它哪有搞庞氏骗局、资金错配甚至用金融手段将房客租约打包在市场上卖来的赚钱?
资本的力量
互联网巨头与小商小贩争利,好好的长租公寓搞成了庞氏骗局。颇有些网友据此论断资本无恶不为,流向哪里、哪里便要崩坏。
更有人不满:美国的马斯克在造火箭仰望星空,咱们的资本家只会加速内卷。
事实上,资本并无善恶可言。
没有资本驱动,人类不可能获得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切成就。今天的科研、疫苗以及一切的生产力或便利,背后都有资本的影子。
马云说,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慈善。这句话是对的。
但资本同样会为恶。
最早的工厂压榨工人、启用童工,视人命如草芥。美国公司为保住越战研发橙剂,导致越南日后出现大量畸形婴儿。
列宁说,资本家为了利益甚至可以出卖吊死自己的绳子。这句话也是对的。
资本如水,导之入田,则可灌溉万顷良田;使之淹城,则人或为鱼鳖。
而我国眼下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发展极快的发展中国家,许多问题,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而若无合适的法律规范管控,则资本势必不计善恶地逐利。
没有经验,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美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著名的《反托拉斯法》以防垄断。眼下,Facebook正因为涉嫌垄断而面临诉讼,大有被强制拆分的可能。
咱们改革开放不过数十年,市场大、底子薄。虽然巨头林立,到底还做不到一家独大。
可几十年来,腾讯、阿里已然是双雄并立,若再过上几十年,更加强大的巨头终会出现。
届时,一切的小商小贩都将被巨头打倒,个体户将与计划经济一样成为历史中蒙尘的名词。
难道,到时候我们再出来自我安慰: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