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1-01-13 17:38 的文章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2014年时,国内新能源大潮蓄势待发,随着各地新能源车推广计划掷地有声,充电桩作为必要配套设施,成了仅次于造车的大蛋糕。当年5月,充电桩宣布将对民营资本开放。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有那么一批人抓住机会,冲进旋涡,比如北京的刘老板当时就把这笔帐算得清清楚楚:


一根60Kw充电桩落地价大概在15万,一天只需要有10台车来充电(这个数相比于加油站的客流量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平均每台车充电30Kwh、每度电2元,一天就能有六百块的流水,一年就是二十多万!

减去工业用电、用地以及售后维修等成本,一年少说也能盈利5~7万。


还有国家在背后撑腰,新能源车前期就算数量过少也迟早会暴涨,这不正是躺赚的好生意吗!


于是,刘老板个人投资的微型充电站开业了。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十根崭新落地的桩,就像十根会往外蹦人民币的金柱子,要不是手里没余钱了,他自己都想搞台电车体验一把。


开始运营的还不错,然而几个月后,到他站里充电的车,却越来越少。有人开进来看看,明明有空位却走了,也有人加了不到十分钟就跑,也不知道有什么急事。


接连很长时间都赚不够场地钱,刘老板急得睡不着觉,烟头扔了一地。终于有一天,满身烟味的他忍不住拦下一辆刚来就要开走的车:“哥们,为啥不充?”


“你们这个桩还得专门下载个APP,更麻烦的是还得先充值,万一我以后不来了、退款也麻烦,有这功夫我还不如去附近别的桩充。


看着没有一丝留恋开走的车,刘先生用脚碾了碾地上的烟头,一口气噎在胸口上不来也下不去。


后来,刘老板迫不得已又投进去几百万,把充电站的桩都换成了最新最快、支持更多APP、还能先充电后付费的桩,生意这才逐渐好转,但回本也变得遥遥无期——刘老板和当年很多带金入场的人一样,躺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国内新兴的300多家充电桩企业中大半也被冲跨。


一边是车主喊着“里程焦虑”,社会统计也显示车多桩少,一边是现实中大批大批的充电桩空置。全国截止到去年10月份,近150万台充电桩,使用率却还不到15%!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人们对充电体验的要求,早就变高了,而大多数的充电站,却还没有跟上人们的需求。


1、随叫随到的服务


前年开车出去玩的阿宏小两口,当初就憋了这么一口气。


开车的是阿宏媳妇,一个喜欢“冒险”的女孩子,不同于很多人20%就会出现电量焦虑,阿宏媳妇把车电量开到示警线以下,都叫日常操作。在充电站门口,车的电量几乎完全耗尽,阿宏不得不下车人工助推。


但真正让这个忍辱负重的男人崩溃的是:所有的桩都坏了…………“真是叫天天不应,当时就后悔为啥买了台电车!”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的凌晨2点。


夜深露重,入梦正酣兵兵被一个陌生来电吵醒。他是小鹏充电站华东区的运维人员,除了日常的设备维护、检修、沟通物业、张贴告示之外,最关键的是要处理投诉和一些突发状况。


“我这儿充完电要出停车场了,怎么没人抬升降杆?”对面的车主听起来挺着急。


兵兵下意识起身披衣,趿拉着鞋,一边安抚车主,一边问清场站情况。原来是站点需要人工核验订单才能免费停车,而保安临时有事不在。


那一晚,他从接到电话、到赶紧联系保安,到给车主抬杆放行,全程只用了15分钟。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兵兵在维修地锁


我忍不住问兵兵:“一个普通车主,怎么有你私人号?还不是你们品牌的车主?以后车主多起来了怎么办?”


他答的声音有些腼腆:“那时候公司刚开始做服务,人少事多,自营的桩也对外开放,怕车主着急,就贴了私人手机号,方便。至于以后的事情,当时没想那么多。”


我笑他,车主们是方便了,就是你不大方便。


的确,车主们那会儿经常会打电话让他找保安、降地锁、找订单,大半夜来电的也不少。按兵兵的说法,他的工作是最接地的,只有提供“随叫随到”的服务,才不会让前面同学的努力废在这“最后一公里”上 。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这一点,在最后的服务评分上就看得出。


“大半年来,我们从八十多分提高到了九十以上。”兵兵说起这个,心里应该很是骄傲。


在他的运维工作中,除了“随叫随到”直接服务车主外,建立并维系好与物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服务车主的关键。除了租赁方和出租方外,物业是否愿意支持我们,帮忙照看车位、指引方向、乃至于卫生保养,都关系到车主能否享受到优质的充电服务。


大多数物业都是很理解他们的工作,但也会遇得到极少数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影响车主使用体验。


“还是需要多沟通,寻求理解和支持。我们偶尔也会帮助物业申报一些充电桩相关补贴和登记、甚至日常宣传。当然车主的合理权益,我们是肯定不会让步的。


兵兵就曾在上海某热门地段,因占位严重要装地锁而同物业僵持,对方甚至叫来了城管。“其实双方都没有错,那个位置的确比较窄不适合装地锁。但一来装地锁是我们写在合同里的合法权利,二来,那里太热门了,如果不装地锁占位一定非常严重,车主没法充电。


“最后物业终于理解我们为车主争取权益的理由,答应帮忙照看——不只是口头,还落实到了书面。”做完这件事的兵兵或许从没计算过,将会因此有多少小鹏和别的品牌的车主在之后的充电过程中受益。


最后,我问兵兵:“你觉得这份工作最难的是什么?”


他笑说:“最难的吗?我觉得都挺难。”


但是,挺值的。性格很直男的兵兵后来跟我感慨,“每次去站上处理问题的时候,正好碰到车主聊起来,他们跟我说‘自从有了直营站,我都不去别地儿充了’,我就会觉得很感动,觉得我这几年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随着新能源车增量市场的扩大,车多、人多、桩也多了,但可以“好好充电”的桩,依旧为数不多。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甚至曾经直言:特斯拉凭借400多公里的续航,战胜自主品牌600公里续航的车,有一大部分原因正是特斯拉遍布全国各地的超充站,让很多消费者直接用钱投票。


“要让用户充好电,其实还有“一整条生产线”,无数个兵兵这样的人正在一线努力着。


2、跑几十个站点,往往只能通过几个


最初投资充电桩的那批人肯定没想到,选址,竟然会成为一根充电桩能不能“赚钱”的重要因素之一。文斌在小鹏汽车,就在负责南区这份至关重要的工作。对于他来说想要做得好,就要走到车主中去。


“选址标准”也主要遵循两点:

一是车主需求,如果附近小鹏车主多、充电需求大就优先考虑,这个好说,企业就有热力数据图,这个是选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

二是环境位置、日常管理等综合条件。说到底,还是以车主为中心。


这与几年前,很多企业、个人闭着眼追求数量、扩张充电桩版图有着天壤之别。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第一个考察的第三方站点,深圳深国能观澜充电站


当天下着大雨,但工作停不了


“比如深圳南山附近的一个站,因为地方贵、站点少,好不容易挑到一个我们从技术角度测评一圈后认可的站点,但车主们却出乎意外地认为一般,甚至有位车主在测评车主群里一顿吐槽。”


这让从前在央企做工程的文斌感到压力很大:“我们以前干工程就是领导把关,没有客户出来当着其他客户的面吐槽的。”


文斌后来跟他沟通,发现这位李先生实际体验的确实不佳,充电慢、他体验也不好。


最后在李先生的建议下,选了个靠近机场的充电站点,不仅桩多、充电也快。


“最后我们收回来的订单里,那片很多车主都喜欢去这个点充电,压力一下就没有了,只剩下感激。”文斌总结道。


的确,再努力的人,也不可能比用户更懂用户。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征集车主参与充电桩测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文斌经常干的事就是,开着小鹏的车一天跑两座城市。有时为了能在白天准时抵达第三方站点体验充电流程,他甚至得专开夜车赶路。


当时整个南区、近五分之一个中国的站点选址工作,都沉甸甸地压在和他几个同事身上,每个人都“急在路上”,而这,也不过是整个小鹏充电事业部忙碌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0年6月的时候,文斌几乎一整个月都在广州深圳之间来回奔波,很多时候规划几十个第三方站点,最后能真正达标的只有几个。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选在深圳大鹏的场地,为赶在国庆前完成

文斌凌晨12点多还在工作


为此文斌甚至养成了一个习惯——走到任何有充电桩的停车场都会下意识去做附近的选址评估,甚至会习惯性问保安,“你们这边充电停车免费不?”就连他身边关系好的朋友,有时候看到干净的充电站都会微信给他发图。


去年他开着自己买的小鹏回老家,竟然在充电站遇见了特斯拉和蔚来车主(因为那个时候,小鹏的充电桩还是对外开放的),他也没忘了问问这两位车主对小鹏充电站的体验和反馈。


3、说服物业,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除了像文斌这样为车主筛选体验良好的站点外,和场地方愉快交(si)流(bi)的事,则是由“格格”完成的。


格格就是充电事业部负责商务拓展团队的一员,这是个活泼漂亮、声音好听、而且十分善于交谈的90后理工科妹子。而她的工作正是说服物业或第三方合作者,拿下项目合同。


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新能源传播大使”。


“17、18年的时候,我去跟人家谈充电桩项目时,至少要拿出一半的时间去解释新能源是什么、前景为什么好,另外一多半是充电桩是什么、好在哪儿,最后小部分才是小鹏品牌。”


好在随着这几年街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就连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开始在思考要不要买新能源股票了。现在她再去跟物业洽谈,发现很多时候都可以省掉之前的“背景介绍”,直接讨论安装细节条款。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格格很清楚选一个站有多不容易。


随着2020年9月26日广州车展上,老板何小鹏一声“车主终身免费充电”“超充桩暂不对外”后,迎来的是车主们的欢呼、门店十一期间的爆单,以及格格、文斌们工作量的翻倍。


最近三个月来说,短短90多天格格一个“女汉子”就跑了南区十几座城市。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格格走过的那些店


我问她:“那你觉得,谈下物业最大的难点在哪儿?”


格格顿了顿,看来难处挺多,不过最后的结论着实有些出人意料:“可能是……海底捞?”


我:??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格格也笑了,这是她工作碰壁多次后总结出来的规律:


“如果一个商场有或者是想引进海底捞,那么我们谈自营的充电桩项目就会很难成功。因为海底捞的用电量非常大,商场为它留出余量就很难再布充电桩站。”


这大概就叫:跨行业打击。


选址工作虽然辛苦,但格格和文斌都乐在其中,因为他们一起见证着越来越多热心车主的加入。


比如格格就和车友们誉为“海南充电活地图”的小鹏车主「文昌一哥」因为工作成了好朋友,对于「文昌一哥」,格格是这么说的:“平时在群里就能“控场”,你从海南哪个地方到哪里、你要走哪条路在哪里充电、你的里程还剩多少,你能不能到那个点,他都能安排的明明白白。”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文昌一哥」和他最近的充电记录


有意思的是格格还没到海南,就收到他热心的消息:你来了通知我,我给你“导航”。格格也确实见识到了什么叫充电活地图,“要是没有他帮忙,我可能得浪费很多时间。”格格是打心底里感谢他的支持。


至于为什么非要这么挑剔,选址附近一定要有商城、休息区、娱乐区,比挑房子落户还谨慎?


那是因为,他们每个负责选址的人都找到那条潜在的信仰:随着充电桩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真正应该为车主做的,是更好、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


还是以海南的文昌一哥来说,之所以他会被成为“充电活地图”除了作为首批资深小鹏车主,自然对充电桩都了然于胸以外,另一个原因是一旦出了城市,很多地方的充电桩基建其实并不是特别好。


就以海南来说,2019年底时作为省会的海口充电基本很方便了,但是当你走出海口,想去龙楼看火箭发射时,会发现一路可选的充电桩几乎没有,甚至有时候只能选择去公交车站蹭一蹭它们的充电桩......而这时“选择知名、有保障的充电平台”的策略就失效了。


因为很可能不是充不了电,就是压根找不到充电站。所以文昌一哥记住了所有能充电的地点。


——对他来说,充电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充电服务焦虑”。而格格正好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不只是海南,全国各地的小鹏车主们都在盼着的,是有更多的文斌、格格们能够帮他们把各种“糟心事”规避在选址建站前,这想必也是企业们能够在用户需求中找到的“重新定义汽车充电”的真正方向了吧。


4、最多的温柔都给了站点


而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当然是作为负责最后一环——小鹏汽车场站施工管理的景涛。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前面的项目真金白银地落地,变成能为车主提供优质充电体验的超充站。最后一步,其实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我这一年就是来回跑,三四个项目同时进行。而一个项目如果拆分成四周,前两周就是跑物业搞流程,接下来两周就是施工和最后的质量检验。”


整个流程跑下来,他可能要来回近十次,“这还不算返工。”景涛补充道。


我诧异:“难道施工方还能不好好干?”


景涛说:“倒也不是,但是像小鹏、蔚来这些车企建的超充站,整体质量一般都会比第三方要求高一些。比如基座的泥抹不平影响美观、布线不当、或是接线枪不牢固之类,都需要返工。尤其是施工方与我们第一次合作,十有八九都会注意不到这些细节。”


而除了新建站,景涛最近还有另一类工作内容:因为超充桩以前是为了适应所有车型而设计,现在随着更多P7交付,改成只对小鹏车主开放后,有的桩距之间会不是很适合小鹏停放。这时候他需要根据车主反馈,把一些桩重新规划,让车主们有更好的体验。


辛苦在一线的景涛们,尤其应该得到掌声,毕竟在这种高频率出差的工作强度,让他们还得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


其实更多的是理解吧,毕竟工作性质就是这样。”


景涛在生活中也是半个钢铁直男,不大会说什么动听的话,能在调休的时候陪着老婆逛逛街、看场电影或许就是他最大的温柔。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屈指可数的陪伴


至于其他的温柔,他都已经默默奉给了星罗棋布于各地的场站。


而活跃在小鹏一线的名字,不止景涛,还有治飞……


不过,真正有资格肯定这份努力的人,还是那些正在或即将使用他们主持建造的充电站的车主们。


“无锡开放了六个免费超充,我去过五个,有几个就建在商场底下。”无锡芮先生作为G3车主,就不止发现都在商场附近的共性,还能对充电体验做出精准描述:“基本上电流在150-180之间,我是460续航的,充到90%大概在35分钟左右。这样的速度让我觉得,时代真的来了,跟以前不一样了。”


而景涛们、治飞们,不过是正在用他们日渐翻倍的工作量见证着这场变革的千万人之一,但是在新能源大浪打过来的时候,浪潮中的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


5、“我后悔花4000在家里安了个桩”


这篇采访稿昨天半夜进行到差不多了,凌晨12点06分,我给几个关系不错的小鹏车主朋友都发了条微信,想看看他们使用体验到底怎么样?


凌晨12点06分,广东顺德的P7车主张哲立刻回复我说,“小鹏和第三方合作之后,能快速把免费站点铺开,后续再逐渐补充自建超充桩,这点挺好的。”过了一会儿,他补充道:“我平时一个礼拜去一次小鹏超充,基本在商圈还可以免费停车,吃个饭喝杯奶茶就充满了,我都后悔花4000块在家里安了个桩了。


早上6点59分,上海的P7车主周家骏第一个醒来,“合作桩有一点好,他们挑选过,充电速度和环境有保底。其他没合作的第三方的体验参差不齐,油车占位严重,维护很差,充电速度也慢,而且可能还不能用。”聊到自营的超充桩,他说:“自营的插上就能用当然更好,都不用扫码。”


7点46分,东莞的ES6、P7双料车主许东莞回复我,“车主一年有免费3000度的权益,这个很香,过程就是叫小P打开快充口,下车,插枪,充到90%走人。”说完,他吐槽道:“小鹏的人让我写体验我都还没时间写,先给你输出了……”,我笑道,我比官方重要。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蔚来免费换电也很香,但现在要等很久,小鹏车主们现在都是组队出去充电。”


而在海南的G3车主阿榜说,“很香,每次从文昌去海口都得去充一下,不过我是特例,我在家充电也免费,就不给小鹏增加负担啦。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聊起来目前格格、崔景涛他们这个大团队做得还不够的地方,周家骏想了想,“真的做得不错了,非要找缺点,那应该就是高速充电网络还没铺开,另外就是新增了桩的时候,我们需要在app上自己去发现,这块确实还有待改进。小鹏的社区也还要继续努力做。”


对于高速网络铺设还不够这一点,经常要从东莞跑广州的李东莞也很同意,他说,“还希望有更多渠道可以反馈建议,我发现了好多好的站点,希望都能逐步免费起来。”


哦对了,早上7点50分,那个刚送完女朋友的P7车主周家骏又给我发了条微信说,“这边的充电环境就不是那种野鸡充电桩可以比的”。这是小鹏给车主们找的第三方合作的免费充电桩。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羡慕周家骏到处有免费桩的车主还有很多,他们在浙江绍兴、在陕西咸阳、在广州新塘、在江苏淮安、在汕头澄海、在河南焦作,也在很多很多我还不知道名字的城市。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6、写在最后


2017年,格格刚加入小鹏汽车的时候,国内充电桩数据总量约为44万个,而电车保有量却为172万台,3.8:1的车桩比成了悬在新能源车主们头上的宝剑,时刻提醒着他们“里程焦虑”四个大字。


然而随着一系列政策、资金的投入布局,到了2020年10月,充电桩数量已经飞速达到149.8万台,如今车桩比已经有望达到2:1。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尽管离1:1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里,有无数个文斌在找桩,有无数个格格在同物业沟通,有无数个景涛放下家庭跟施工工人到处跑,还有无数个兵兵在处理“最后一公里”的各种使用问题。


当然,也有无数个周家骏、李东莞、张哲、阿榜在默默关注着整个新能源事业,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仅直接用钱投票支持整个行业往前走,也在时刻关注着行业的变化,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给企业提供不一样的视角,让这个行业越变越好。


我们也庆幸,国内终于有小鹏这样的企业站了出来,愿意为了自己的车主们更好的体验,短短95天就实现了100城、670个优质免费充电服务站点的开拓。


“没有桩,就没人买新能源电车;没有车,就没人愿意投身充电桩行业。”


要想真正意义上超越燃油车,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不仅仅需要在产品本身下功夫,在补能上同样也也要和加油站去竞争,体验上更是要超越加油站。


电动车车主:“我后悔花4000块买了个家充桩!”


现在的格格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3年,我问她这3年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她笑着答道:“感谢老板发工资”,我们一阵狂笑后,她在电话那头一改调皮的语气说,“我最想感谢的应该是那个在小鹏都还没有实车的时候,就把我从国企拉出来的同学,他现在也还一直在小鹏做车型设计,已经5年了。


而现在的兵兵,加入小鹏也已经整整2年了,从最开始自营桩刚建成时还得出去发传单、告诉大家开业了,到现在他已经独立负责华东区25个自营桩、近百个第三方合作站点,兵兵说,“以前国企里待久了,总觉得一辈子就这样了,现在每天都得站出来独当一面,挺好,看到了希望。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世界都受困于疫情的摧残,新能源和大医药成了唯二常红的领域,并且还会持续常红下去,真正的全民电气化、智能化时代,正在来的路上


当年行业退潮时的种种颓相,如今仍可瞥见。


但,它在越来越好。


在这看不见的充电战场上,无数人正为之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