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6-20 15:48 的文章

火速归来!芯片巨头成功过会,用时三周再创纪

火速归来!芯片巨头成功过会,用时三周再创纪

万众瞩目之下,中芯国际毫无悬念地在科创板拿下光速过会的战绩。

6月19日下午,科创板上市委公布第47次审议会议结果,同意中芯国际首发上市申请。自6月1日中芯国际科创板申请获得受理至今,仅用了15个工作日(三周)即成功过会,再一次彰显了“科创板速度”。

火速归来!芯片巨头成功过会,用时三周再创纪

作为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商,中芯国际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到6%,已具有相当竞争力。而在美国全面封锁华为芯片采购的背景下,中芯国际作为华为最强代工“备胎”的身份也得到国人高度关注。在获得大笔募集资金支持下,中芯国际的实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中芯国际成功过会并完成注册后,其将成为首家“A+H”股的红筹企业,这也将为其他红筹股的回归起到示范性作用。据中金公司研究数据测算,如符合条件的红筹企业回归A股平均新发行5%股份,合计融资额将达到6800亿元,这将丰富A股的投资品种、提高整体上市公司质量,中长期将改善中国股市生态。

近期芯片板块热度刚起,中芯国际的归来,能否再度引发新一轮的追“芯”行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5个工作日拿下过会纪录

“当你足够强大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句心灵鸡汤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6月19日下午,科创板上市委公布第47次审议会议结果,同意中芯国际首发上市申请。梳理中芯国际申请的时间节点来看,5月5日港股“官宣”,6月1日申请获受理,仅经过一轮问询就安排上会并顺利通关。从提出构想到落地,中芯国际回A之路用时仅有一个半月,创下科创板乃至整个A股的通关纪录。

火速归来!芯片巨头成功过会,用时三周再创纪

从中介机构上来看,此次中芯国际回A聘请的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理由也不言而喻,两家中资券商在港股市场无论是项目经验还是公司实力都属于头把交椅的地位。此外,中芯国际的联席主承销商中,还包括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国开证券和摩根史丹利华鑫证券。在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上,中芯国际分别选择了普华永道中天和锦天城,同样在资本市场具有丰富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证券董事长周杰在中芯国际担任非执行董事。在中芯国际A股上市后,海通证券将构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规则》项下的关联方。对此,中芯国际在招股书的重大事项中予以着重披露。

根据招股书,此次中芯国际拟募集资金为200亿元,超过中国通号首发募资的105亿元。在考虑到中芯国际的业内地位和科创板的超募情况之下,中芯国际有望成为科创板又一家“吸金王”,创下首发募资纪录。

不过,即便是一帆风顺,在通关之前,上市委仍就中芯国际的红筹身份以及芯片业务提出多个问题。

针对管辖问题,上市委要求中芯国际对诉讼适用中国内地法律及提交中国内地法院管辖的承诺作进一步披露,包括发行人合法权益受到董事、高管或他人侵害时,境内投资者提起的派生诉讼;以及因发行人信披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损失,境内投资者提起的针对公司或其他责任人提起的民事赔偿诉讼。

另外,中芯国际还需要在招股书中进一步提示,在科创板上市后,其在股份有限认购安排、独立董事股权激励等方面与中国内地先行公司证券法律法规要求的差异。

在业务上,上市委要求中芯国际说明其14nm和28nm等较先进制成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未来应用前景。针对28nm制程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中芯国际需进一步说明改业务毛利率持续负是否构成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的迹象。

位居世界第四大厂商

此次中芯国际回A的万众瞩目,与近年来中国“芯产业”的发展和华为的坎坷遭遇不无相关。

招股书显示,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法定股本总额420亿美元,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有限公司。2004年3月,中芯国际在香港联交所和纽交所同步上市,并在2019年6月自纽交所退市。

中芯国际不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目前,中芯国际主要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就在上月,美国商务部旗下工业与安全局(BIS)官方宣布,将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并切断华为试图脱离美国出口管控的途径,对华为全球芯片采购进行全面封锁。同期,台积电也官宣将投资12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的消息。

在遭遇严防死守之际,中芯国际作为华为最强代工“备胎”的身份也得到国人高度关注。虽然规模尚无法和全球第一的台积电相比,但中芯国际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市场销量位列全球第四大厂商,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到6%,已具有相当竞争力。

火速归来!芯片巨头成功过会,用时三周再创纪

就业绩情况来看,2017-2019年,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13.90亿元、230.17亿元、220.1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45亿元、7.47亿元、17.94亿元,增长迅速。此外,中芯国际此次选择的上市标准为“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2020年一季度,中芯国际营业收入64.01亿元,同比增长38.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明显。根据港股披露数据,预测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加3%至5%主要系其公司产能、产量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及产品组合的优化。

在募资资金的使用上,中芯国际此次拟募集200亿资金中,有80亿将投入12英寸芯片SN1项目,用于满足建设1条月产能3.5万片的12英寸生产线项目的部分资金需求,生产技术水平提升至14纳米及以下;40亿元用于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项目,其余8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国信证券发布研报评论称,融资200亿有利于半导体现金工艺建设,“融资200亿元太少,2000亿元都不算多,要通过做大规模分摊成本。要想追上台积电,资本开支先追上来是必要条件。”

与台积电进行对比,台积电2019年资本支出154亿美元,远远超过其它半导体代工厂的收入,台积电资本支出分别是中芯国际收入的5倍、华虹半导体收入的16倍、联华电子收入的3倍、世界先进收入的1倍,高塔半导体收入的12倍。作为绝对的重资本产业,中芯国际此次登陆科创板市场获得融资具有重要意义。

在A股市场通关顺利,中芯国际的H股表现也受到热捧,近期股价一路走高。6月19日,中芯国际以22.90港元/股报收,最近20日涨幅达到35.34%。

火速归来!芯片巨头成功过会,用时三周再创纪

政策保驾护航红筹股回归

在中芯国际成功过会并完成注册后,其将成为首家“A+H”股的红筹企业,这也将为其他红筹股的回归起到示范性作用。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中芯国际此次选择在科创板二次上市,相较于在港股市场进行增发,或是私有化或分拆资产在国内上市,科创板增发对现有股东的权益相对影响较小、估值更具有提升空间,符合公司与投资人共同利益。

事实上,对于红筹企业的回归,市场往往喜闻乐见。但此前囿于政策限制,红筹企业回A往往步履维艰,需要拆除红筹结构并把控制权转回境内,面临大量境内外法规的监管问题。好在,科创板的横空出世为红筹企业留下一条捷径。

早在2019年科创板规则刚刚出炉之时,红筹企业就已经在设计当中。不过,市场仍在观望,在第一时间递交申请的企业并不多,九号智能漫长的申报历程也未能起到正向作用。而在近期,关于红筹企业回归的政策不断落地,中芯国际也的确是赶上了好时机。

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为红筹企业下调门槛,对已在境外上市企业的市值标准由2000亿元降至200亿元,并对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进行要求,这对中芯国际来说简直是量体裁衣。

此后,6月5日上交所发布《关于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中涉及的对赌协议处理、股本总额计算、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认定、退市指标适用等事项进一步完善细化,为更多红筹企业回A扫清障碍。

政策的不断保驾护航,造就了中芯国际三周过会的奇迹。在良好的示范效应下,近期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也准备前往科创板上市。6月17日晚间,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6月12日,证监会发布一系列关于推行创业板注册制的文件对红筹企业敞开怀抱。相应地,6月17日中注协也印发新的审计指引,将审计指引的适用范围由科创板创新试点红筹企业扩大到所有注册制下的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均允许红筹企业上市之时,或许将引发红筹企业的新一波回归潮。

据中金公司研究数据显示,在对海外已经上市的红筹股(包括中概股及香港上市的红筹股)梳理后发现,市值大于2000亿元的企业合计市值12.3万亿元;市值大于200亿元的创新型企业(且符合创业板和/或科创板上市条件)合计市值1.5万亿元。

如果这些企业回归A股平均新发行5%股份,合计融资额将达到6800亿元,预计在未来2-3年内逐步成行。大市值红筹和部分创新红筹回归A股,将促进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升级,丰富A股的投资品种、提高整体上市公司质量。对那些质地欠佳的偏小市值个股造成继续进一步资金稀释、促进优胜劣汰,中长期将改善中国股市生态。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