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不疯怎么能成为狂人?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新商业进化论》专栏·第094篇
文 | 浮光掠影
第 4906 篇深度好文:5278 字 | 10 分钟阅读
马斯克小时候很怕黑,但当他了解到,黑暗只是缺乏400到700纳米波长的可见光光子时,他忽然觉得,因为缺乏光子而感到害怕,实在有些愚蠢,从此就再也没有畏惧过黑夜。
这就是一个第一性原理主义者的逻辑思维: 从物理学角度看世界,一层一层拨开事物的表象,看到其中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而第一性原理成就了包括马斯克在内的诸多天才,也顺势赋予了他们普遍的弱点: 这些人的世界里没有灰度。
一、被第一性原理所改写的人生
马斯克从小就是名极客,12岁时,他成功设计出一款名为“Blastar”的太空游戏,并以50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一家杂志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但是暴力的父亲和同学的嘲笑让马斯克的童年并不快乐。
他因此选择寄情于书本,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他打开了进入新世界的大门,而这不仅塑造了他卓越的格局视野,也给予了他巨大的人生使命。此后,马斯克更是几近半生都在探寻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万物繁衍的价值。
伴随阅读的深入,马斯克的危机感也与日剧增。
在看完《银河系漫游指南》后,他认定互联网、清洁能源、太空探索会是三个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领域。而想要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树,他所在的南非显然不是久待之地,北美才是科技浪潮的集散中心。
17岁,拿着一箱书、一背包的衣服,马斯克先是前往加拿大皇后大学就读,申请沃顿商学院成功后,又转战美国费城。
不羁向来都是马斯克的本色
除去在经济学方面颇有造诣之外,马斯克还是名物理学学士。
之所以在大学里将商学和物理作为主修方向,还是源自第一性原理的深刻锻造。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反直觉的学科,它将事物拆分到最基本的实质,然后再由内向外不断拓展,这能助其在快速迭代以及高新科技方面寻去突破,而商学能力则能为圆梦提供真金白银。
早上一觉醒来,意识到明天会更好。这便是探索外太空文明所有的光荣与梦想了。而于我个人而言,真的再没有比星际穿越更让我感到激动万分的事了。
二、第一性原理
从宇宙的起源看世界
如今,特斯拉已成为全球最酷纯电动豪华汽车的代名词。
此前,该领域之所以没有突破性成果,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因为电池成本的居高不下。很多投资人和从业者一致认为:在革命性技术出现以前,电动车行业难有实质性进展。的确,每千瓦时600美元的价格显然让行业人望而却步。
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会如何切入呢?
从电池的构成算起。
电池包含的物质无外乎是碳、镍、铝、钢以及一些高分子。
供应商提供的价格太贵,那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直接购买这些原材料,需要多少钱呢?
经过问询,每千瓦时只需要82美元。
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把这些材料组合成一个电池组了。
而Space X之所以会成为航天航空业最稳定的运营商,也得益于第一性原理直取内核的特质。
在Space X之前,马斯克从未接触过火箭发射。
但根据第一性原理的指导,他先是从朋友那里借来了《火箭推进原理》、《天体动力学基础》、《燃气涡轮和火箭推进的空气动力学》等所有跟火箭与推进器相关的专业书籍,并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
这就使得,日后,即便是与一流的航天专家共事,在面对众多核心问题时,马斯克仍旧能让同事钦佩不已。
而一旦突破了思维的边界,高科技就会脱离单纯的技术范畴,而更多意味着一种颠覆性创新以及从无到有的再创造。
在马斯克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火箭发射之后就该一去不复返,但马斯克根据第一性原理提出质疑:汽车可以重复驾驶,轮船可以重复出航,那为什么火箭不能重复升空呢?
这个理念从被提出到梦想照进现实,仅用时6年,在可回收火箭问世后,Space X火箭的发射成本变为行业标准的1/5,未来更有望降至1/10。
三、多元跨界后的融通思想
第一性原理在认识到事物的本真后,还会将其迁移到其他领域。
这就使得马斯克在提倡专家思维的创投界极其特立独行,他以多元思维在跨领域、跨学科间多有建树。
除去Tesla、Space X、Solar City,马斯克还是Hyper Loop超级高铁项目、Open AI开放人工智能和Neurolink脑神经接口3家尖端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还兼任Space X的首席技术官以及Tesla的产品设计师。
Solar City
这要感谢马斯克的博闻强识。马斯克自儿时起就涉猎广泛,他的书单包括科幻、哲学、宗教、编程以及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传记,尤其对航天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软件工程颇有见解。成年后,伴随事业的发展,他更是将阅读范围扩展至物理学、产品设计、商业、技术和能源等更多领域。
马斯克同样鼓励自己的团队广泛接触各类知识,因为很多发明创造都是跨学科的成果,唯有生成足够知识储备,才能实现 跨界融通。
但马斯克同时强调,应先了解每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栽培起自己百科全书式的语义树,有了根基和主干,更多树叶和枝丫才能有所挂靠,否则记忆的过程会很痛苦。
马斯克把汽车制造业的低成本流水线和推力可调发动机应用到了火箭行业,使后者高成本、不可重复使用的劣势得到改善。
在让不同型号的火箭拥有了统一的模块组件后,Space X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由每年2枚火箭提升为每年12枚。如此一来,Space X的火箭装载能力变为同行的2倍,整体价格却只有对方的1/3。
受汽车行业的启发,Space X还采用了可调节推力的“灰背隼”发动机。
发射时,9个发动机一同工作,着陆时,只保留3个发动机继续工作。这就像一个人既是世界举重冠军,又能灵巧地拿起绣花针,难度系数之高震动了全行业。
同时,马斯克团队还把火箭行业的高性能轻型材料与电池优势注入了汽车行业,让后者的续航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铝合金被誉为“会飞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等航天器的制造中,但因为铝合金很难上漆,因此向来与汽车制造业绝缘。
但第一性原理主义者的词典里从来没有不可能三个字。一旦找到问题存在的症结,把其解决掉,一切就能迎刃而解。因此,马斯克只对团队说了一句话:Just do it!
最后,Model S的车身由钢变身为铝合金。
不仅如此,特斯拉的工程师还将电池组金属外壳与底盘车架融为一体,从而大大降低了车辆的重心;又在电池组里加固了三层护甲,解决了长期以来功率内耗的技术难题,而这些蜕变都源自Space X太空运输中的经验积累。
特斯拉甚至将7000多节18650钴酸锂电池按69个为一组,组合成一块安放在车底的矩形电池板,使得原本仅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锂电池成为了电动车的动力来源。
这项技术除了源自硅谷互联网界的逐层分级系统,更得益于Solar City在太阳能发电技术上的精深造诣。
四、永远做那个最冷静的人
马斯克曾经说过: 创业就是一边咀嚼玻璃,一边凝视深渊。
残酷的现实使近一半的创业公司在开业五年后倒闭,这些创业者熬过了初创,却没有经受住“新浪潮”的冲击或“寒冬”的侵袭。
即使早已贵为现实版的“钢铁侠”,马斯克也有在一周内狂烧一亿美金的恐慌中努力挣脱的身心俱疲。
但第一性原理让他的世界里只剩下我下一步该怎么做,而没有我过去为什么不这么做。
2008年8月2日,观测中心里原本欢呼雀跃的人群突然陷入集体沉默。“猎鹰1号”发射成功后不久,突然出现故障,而这已经是近期内的第三次发射失败了。
士气低落,人心涣散。
马斯克立即赶来安慰员工并鼓励大家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很神奇,众人很快平复心情,开始分析发射失败的原因,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与此同时,马斯克也就此次发射在公众面前作出回应:Space X计划用另一艘火箭尝试第四次发射,第五次发射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
但又有谁知道,彼时的他正经历着离婚风波的反噬,无论特斯拉还是Space X都陷入进巨大亏空,而在那一年,随着雷曼兄弟的倒闭,金融海啸随即席卷全球,争取企业续命的机会变得更加微乎其微。
好在,一个月后的9月28日,“猎鹰1号”发射成功并顺利完成回收。但庆功会结束后,马斯克就开始了新一轮融资之旅,公司已经几近弹尽粮绝,但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前投资人却意欲逼宫。
马斯克果断将股权融资变为债权融资,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只有这份决绝才有可能拯救于万一。在“诡计”与勇气的双重叠加下,特斯拉终于起死回生;Space X也在性命攸关之时获得了NASA 16亿美元的合同款,得以继续完成未竟的太空冒险。
五、将第一性原理运用
到极致的表现是占先
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巨头,无论是苹果还是微软,抑或是阿里还是腾讯,都面临着前浪和后浪的夹击。
但 马斯克的挑战者却总是晦暗不明。
他很早就意识到:每个圈层其实都不大,消费者也很念旧,要么你走差异化竞争,要么就在同质化竞争中做到绝对的物美价廉。
这就好比,19世纪时,如果想提高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会挑选更快的马,但马斯克一定会想,能否应用最新的内燃机技术。
这一思考背后所依托的正是第一性原理。
多数人所惯用的类推思维,总会通过横向、纵向对比,以竞争对手为参照系,查看自己所处的位置;或者对比过去的自己,审视如今的我该何去何从。
而作为第一性原理主义者的马斯克则不会被已有的经验和既定的模式所左右。
2001年,他和一个好友聊天,谈及移民火星的问题,马斯克的思路很简单,既然1969年就到达了月球,那现在差不多也该登陆火星了。
之后,他查看NASA官网寻找相关时间表,却一无所获。
后来,马斯克意外获悉:小布什政府在对火星移民进行测算后,认为100亿美元的成本太高,遂将该计划取消。
马斯克转念就想,那我能否单程花费20万美元完成移民火星的计划呢?这便是他建立Space X的初衷。
正如人们所说,顺流而下很轻松,但这条路上也往往人满为患。反之,逆流而上的道路虽然坎坷,但竞争者却寥寥无几。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妨多干些首开先河或者比他人强1000%的事,尽管短期内会给自己和团队带来巨大压力,但一旦成功,也必将产生一骑绝尘的绝佳效果。
六、用负面回馈修正先前的假设:
all in,做那个最后站着的人
第一性原理就是回归理性思考,这也让马斯克学会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负面信息,他会思索其背后的原因;面对正面赞颂,他也不会沉浸其间太久,之后会重新回到追根溯源的既定轨道中。
当你听见关于你或你创造的事物并不完美时,的确非常痛苦。
然而不痛苦,并不意味着完美,有时只是因为得过且过。但是既然感到痛苦,就要找到痛苦的源头,然后将其剔除,才能获得几何式的增长。
这也是为什么 日益精进的企业都能不断打破舒适区。 但凡走,就会遇到困难,但是自我革新总强过被迫改革,前者还能掌握主动权,后者很多时候就身不由己了。
而在硅谷圈一直也流传着一句话, 失败如影,速速前行。唯有all in,才能做那个最后站着的人。
在PayPal之前,马斯克和弟弟还创办过一家名为Zip2的公司。那时,他们经济拮据,租住在一间办公室里,每天跑去YMCA(基督教青年会)洗澡,而且两人还得共用一台电脑。
而Zip2的网站也只能在白天上线,因为晚上马斯克要继续编程完善。这种 不舍昼夜的生活,在功成名就后,也依旧如常。
2018年,为缓解特斯拉所背负的巨额账务,马斯克决定大规模扩产Model 3。
眼见已有的2条组装线无法达到每周5000辆的定产目标,3星期内,马斯克团队就在特斯拉的停车场上建起了第三条生产线,很快,产量就提高了50%。
而马斯克日夜穿梭在工厂间排忧解难,他只想以此告诉自己的团队,我知道你们很难,但我一定会承担更多。
当年10月,特斯拉宣布实现盈利。
而 创新不仅有风险,而且道阻且长。
当初马斯克决定做Space X的时候,很多航天前辈都公开表示反对,其中就包括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尼尔·阿姆斯特朗以及最后一个登月的尤金·塞尔南。
而这些人都是马斯克心中的英雄。
被你仰望的人却在你前行的路上妄加论断,马斯克难过之余,也希望这些崇敬的前辈能来到Space X亲身感受下他的所作所为。
而在以汽油车为主流的2001年,特斯拉的强势介入,亦遭到石油巨头们的围追堵截,甚至连总统候选人都曾出来公开表达质疑。
但是,最终,马斯克还是赢了,特斯拉不仅连本带利还清了政府贷款,Space X也在通往火星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七、最成功的第一性原理主义者
马斯克性格暴躁,但周围总能聚拢起一批优秀人才,对于双方而言,能够携手并进,一方面是因为彼此都有令人钦佩的特长,另一方面就是在“小马哥”的任何一家公司里,始终在做着 改变世界的事。所以马斯克的众多同事,也被称为是一群 活在未来的人。
人才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人的分量几何决定了企业的量级几分。
此外, 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信仰。要知道自己的重心在哪儿,这事关公司价值,也要时刻保有自己的灵魂,这对应企业责任。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马家军”品牌 从不做广告,而是把钱投入研发和生产设计,不断改进产品。而且,作为掌舵者的马斯克始终用第一性原理严肃审视自己所在企业的精神内核,他对此曾公开表示: 每家公司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所做的事,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就应该立即停止。
2014年,Tesla宣布对外开放所有专利,虽然背后也有商业考量,但马斯克渴望竞争、借造车拯救地球的初衷始终未曾改变。
“就我个人而言,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是我累积财富的唯一目的。除此之外,赚钱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尽管也会有精神濒临崩溃的时刻,但马斯克说自己从未想过放弃,因为要么绚烂地活,要么安然地死。
第一性原理主义者马斯克,永远这么单刀直入、一针见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封面图片以及内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笔记侠好文推荐:
点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