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29 15:33 的文章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近日,一场关于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针刺试验”引发业内强烈关注,两家国内新能源企业的唇枪舌剑让本就如潮的新能源产业再起波涛。

技术路线之争

故事要回到比亚迪在今年3月29日发布刀片电池之时,当时比亚迪公布了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与刀片电池三种动力电池针刺对比测试结果,以此来证明刀片电池的安全性。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实验记录的图片中显示,刀片电池在测试中不起火花、不燃烧不爆炸,甚至连温度都没怎么上升,表现出了极强的稳定性。而如此极端的测试让大家认识到了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也让竞争对手感到害怕,这其中就包括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

5月11日,宁德时代掌门人在 2019 年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有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安全”,并表示宁德时代的安全措施主要集中在碰撞、充电、浸水以及电池设计制造等方面。此外,宁德时代称,刀片电池是他们 2016 年量产的 CTP 结构创新概念中的一种,他们已经选择并量产CTP结构创新里最优的几种,比如CTP-0、CTP-1、CTP-2。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矛头直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针刺试验。

就在当晚,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微博出击: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吧!针刺是难度最大的,堪比登珠峰!珠峰都登得了,其他峰肯定都登遍了!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至此,“巴尔干半岛”火药桶正式爆炸,来自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众多网友顺势开启了吃瓜模式。

“负分操作”宁德时代失掉路人缘

在众多吃瓜小分队中,有一个民间科学家对此类化学小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着格物致知的精神,开始了一次乡村版的针刺试验。并在微博发布了两则关于宁德时代811以及523三元电池的针刺测试。

两次实验,在钢针穿入电池后,动力电池均迅速发生爆炸,并伴随剧烈燃烧。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高危动作,不建议模仿。尽管来自民间科学家的化学小实验有诸多不严谨的地方,但直观的化学反应让网友们惊呼,纷纷留言宁德时代,希望其作出回应。

紧接着,宁德时代于5月22日~23日,连续发布了两则针刺测试视频。一个视频是演示钢针刺不穿宁德时代三元电池,钢针断裂了;另一个视频则展示了宁德时代早已经掌握了三元电池针刺技术。

大意就是,“我们做了,但是我们电池包坚硬无比,钢针也扎不进去,针刺测试并不等于电池安全。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接下来就比较技术了,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再次下场,用理科生一贯的条理与逻辑,清晰地列举出了几大关键要点。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简单来说,就是宁德时代公布出的针刺试验有着不小的瑕疵,没有能够真正达到实验目的,但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可以。

而宁德时代在此前两则视频中抖机灵的做法也引来网友群嘲,甚至于扒出来更多关于质量检测标准等体系层面的疑问。

特别是针对那位民间科学家的实体测试,现场火光四射,令人印象深刻。同样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官方和非官方的“针刺测试”差距怎么就这么大?这个疑问到目前依然没有得到妥善的回应。

碎掉的玻璃心

且不说最终结果如何,宁德时代在本次关于技术层面的“探讨”中,没有拿出一个科技公司该有的严谨与逻辑,失掉了不少路人缘。虽然最终结果还未尘埃落定(宁德时代还有第三个澄清视频有待公布),但引发的探讨令人深思。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在技术路径上,两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化学特性上。

对于三元锂电池来说,其正极材料中镍元素能够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但电池也更容易出现热失控,不过为了追求续航里程很多车企都刻意掩盖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比亚迪一直以来都是磷酸铁锂的“忠实拥趸”,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市占率已经超过85%,比亚迪依然坚守着对磷酸铁锂的热爱,直到今年刀片电池的问世才引发这场“争斗”。

笔者在很早的时候便与比亚迪的工程师交流过相关问题,为什么比亚迪要如此执着于磷酸铁锂电池?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简单来说,三元锂电池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更轻的质量,这对于提高新能源汽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因为两者的化学特性差异,三元锂电池远远没有磷酸铁锂电池来的安全。

这是硬伤,更是共识。

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当前各种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汽车,自燃起火都已经成为吓退消费者的拦路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比亚迪来说,此次推出的刀片电池,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刀片电池推出时就曾肯定过这项技术,其表示:“电池安全事故就是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针刺实验就是来模拟这些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它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按照比亚迪的说法,“刀片电池本身并不是电池材料的创新,而是通过增大电芯的长度,把电池做成扁平的形状。扁平形状的刀片电池采用了无模组电池成组方式,将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因此体积能量密度比过去增加了50%;此外,由于刀片电池的表面积更大,散热性能更好,从而更加的稳定安全。”

“空间利用率”、“体积能量密度”以及“散热性”,这1+1+1的模式构造,让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兼具了三元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又具有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

如此一来,刀片电池的问世很有可能在未来打破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现有格局。今年1-4月,国内三元锂电池装机量占比升至72.87%,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进一步跌至22.93%,锰酸锂电池以及其他电池加起来占的比例不足5%,刀片电池将成为打破垄断的开端。

“针刺试验”刺碎了谁的玻璃心

表面上这场关于针刺试验的骂战是为了证明电池孰优孰劣,其在根本上是技术路径上的较量以及未来市场份额的争端,宁德时代无疑是被刀片电池的针刺试验刺破了玻璃心。

目前,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尚未装车量产,搭载的首款车型为比亚迪汉EV,预计将在今年6月份正式上市。可以预见,这场停留在电池层面的鏖战最终延伸出的落脚点将在产品上,比亚迪能否彻底改变行业格局?我们拭目以待。

文/ALTTT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