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23 15:47 的文章

特稿作者之死

1 不真实的报道


前两天,作为国内高度知名的特稿作者,GQ副主编何瑫被扒出“捏造报道事实、抄袭洗稿以及职场性骚扰”。

作为外人,后两者我不发表意见。我想说一下第一个事,关于“捏造报道事实”。

要说GQ在过往报道中是否捏造了报道事实,我们来看一看当事人的回复。

何瑫自己承认过往的报道内容存在脑补,他觉得这个场景应该是发生过的,于是就写在了报道中

特稿作者之死

再看一位被采访者的视角,杨超越本人表示过,何瑫对她的报道,有百分之六七十是真的,剩下的我根本没说过,他们应该是为了观看效果加了一些东西。

特稿作者之死

不论何瑫自己,还是被采访者杨超越,正反双方双视角都非常明确的表达了GQ的报道中存在非真实内容。这个事情显然已经不用讨论。

但为什么一个存在不真实因素的文章,还能发布出来呢?为什么还能堂而皇之刊登呢?


今天,我们就趁着这个事来做一个科普

许多人并不知道的一个事情是,并非所有的新闻,都是百分百真实的。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为何瑫辩解,我只是想说,捏造报道事实的问题,其实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类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在批评何瑫的同时,我们不能对类似的问题视而不见。

2 什么是新闻报道


具体来说,我们得从新闻报道的科普说起,很多人一说新闻报道就会想到各大官媒的新闻,但实际上,新闻报道的概念很广泛。比如,就这次的疫情来说。

(注意,以下所有内容全部引用自人日,卫健委等官方媒体)


武汉发生疫情,截止目前已导致XXX人死亡。

这是新闻短讯。他的目的很明确,第一时间告诉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武汉发生疫情,截止目前已导致XXX人死亡。据了解,这个疾病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首例患者于2019年12月12日在湖边武汉市被发现。

这是跟踪报道。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会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

武汉发生疫情,截止目前已导致XXX人死亡。据了解,这个疾病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首例患者于2019年12月12日在湖边武汉市被发现。其实早在疾病发生第一时间,就有李文亮等“吹哨人”吹响了疫情警报,但武汉官方对此反应不够及时,可能导致了疫情没能第一时间得到控制。

这是深度报道。他不但会追究表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会进一步挖掘事件背后的曲折。

翻看他的微博,你会觉得他有些可爱,这位眼科医生内心好像还住一个小男孩,在社交网络上嬉笑怒骂,「尼玛」,「我去」,「靠」都在嘴边,他甚至会思考“鸡生蛋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见到一只蝴蝶,也要拍下来发在社交网络,配文:一只蝴蝶。有空的时候,他也喜欢出去走走,看油菜花,打羽毛球,如果路上有人叫他“叔叔”,他会“气疯”,觉得自己“受伤了”,他还很喜欢恶作剧,住酒店退房的时候会把被子叠成里面有人的形状吓唬服务员。他是一个普通人,可能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英雄

(来自,《普通人李文亮》)

这是人物特稿。你会发现疫情的描写少了,报道的视角从宏观的疫情上,转移到了李医生身上。

到了一月二十九日正月初五,张一驰早上起来后,发现微信群的单明显少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运力缓解了。这一天他找到了新工作,区里的青联征召志愿者,大量境外援助的物资抵达武汉需要翻译人员。“我的英语水平毫无压力,妻子也是法语老师,日语N1水平。”他笑着说,语气中带些自豪。二月四日中午,他回家睡了一觉,在家待了一会儿,看到微信群里有新消息,他马上拿起手机、驾照、口罩,又开车出门了。张一驰说:“当秩序逐渐恢复,我就该‘下岗’了。”“不过,我特别期待能够‘下岗’。”他告诉记者,这是他最近经常跟家人说的话。


(来自,《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这是非虚构写作。

很多人不理解非虚构写作,我这里也不扯一堆名词科普。在我的理解来说,描写一个事件中关键人物的报道,就是人物特稿,真实占比会多一点。而描写非关键人物的,是非虚构写作,因为资料少,所以会有更多艺术加工。但因为涉及人物的数量和视角更多,在内容报道上可能会有更好的展现。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了解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最好的方法不是去一条条的翻当年的新闻,而是看当年的非虚构写作作品《血疫》。普雷斯顿的这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分获奖的得主。这部作品被许多人认为是了解埃博拉病毒的最好入门资料。

3 特稿的难题


显然,可以看出,不同的新闻形式有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

新闻短讯,跟踪报道等新闻形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清晰明了,基本不会有事实出入。他们的功能在于第一时间快速告知你有事情发生了。


人物特稿,非虚构写作,还有报告文学,这几种新闻形式,涉及大量采访,资料,很多时候希望能挖掘更深的点,对人物精神完成升华,或者对某个知识完成科普。很多视角和讲述口吻,现实中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往往会存在不少非真实内容,或者说,存在艺术加工。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一个度的把握。

有把握的好的,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这是陈景润的报告文学,算是国内最早的非虚构写作报道。


特稿作者之死


“他默然收下了。他噙着泪送李书记到大楼门口。李书记扬手走了,赶上了周大姐他们的行列。陈景润望着李书记的背影,凝望着周大姐一行人的背影模糊地消失在中关村路林荫道旁的切面铺子后面了。突然间,他激动万分。他回上楼,见人就讲,并且没有人他也讲。“从来所领导没有把我当作病号对待,这是头一次;从来没有人带了东西来看望我的病,这是头一次。”他举起了塑料袋,端详它,说,“这是水果,我吃到了水果,这是头一次。”

他飞快地进了小屋。一下子把自己反锁在里面了。他没有再出来。

直到春节过去了。头一天上班,陈景润把一叠手稿交给了李书记,说:“这是我的论文。我把它交给党。”

李书记看看他,又轻声问他:“是那个(1+2)?”

“是的,闵老师已看过,不会有错误的,”陈景润说。”

这是描述陈景润如何闭关研究出1+2=3的场景,显然,其中的上楼还有水果这部分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艺术性加工。但这是一篇成功的报道。甚至可以说,这篇报道身上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出特稿的意义。

如果仅仅是一个“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2=3”的新闻短讯,很多人无法了解其意义,也没有更多的社会价值。

而这篇报告文学,在事实基础上做了艺术性加工,用相当有趣味的故事科普了年轻数学家陈景润是如何克服艰难的物质条件,证明1+2=3的过程。


这篇报道在那个年代点燃了全国人民对科学的兴趣,陈景润这个独特的知识分子形象,也由此获得了升华。从此活在了大家的心中,启蒙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走上数学的道路。以致于直到今日,“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是民科数学的最热门问题~~~

也有把握不好的,比如之前引发无数批评的咪蒙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

很多人都批评这篇文章是编的。实际上这篇文章是有原型的,这篇文章的初稿在网上已经早有流传,没有原型,咪蒙团队真要编,是很难编出万字长文出来的。但问题在于,他们在写作中,在这个初稿的基础上,为了夸张突出人物形象,加入了太多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这篇文章乍一看特别有真实感,第一时间打动了许多人引发了刷屏,但后来一细究,又发现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如果说哥德巴赫猜想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做了一点艺术加工,那么咪蒙的状元之死,就是为了煽动情绪,对人物故事做捏造了。他违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但艺术加工和捏造事实之间的界限,其实是非常模糊的。你的艺术加工,是为了更真实的刻画出这个人物和他的精神,还是单纯为了有噱头吸引眼球?这既是对写作技巧的考验,也往往是对媒体人价值观的考验。所以一直以来,这都是新闻行业非常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4 流逝的时代


而这两年,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因为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媒体内容的时效性越来越强了,以往一件事情你今天采访明天发都没事,而现在,很可能上午还是热搜第一,下午就无人问津了。传统媒体特稿,报告文学等,为了一篇文章往往动辄一周的实地考察,亲身和被采访者做大量交流,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具备可行性。你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采访并完成发布。

再比如热门明星的采访,分秒都是钱,你想亲身交流一周,根本不具备可行性。能够拿出一天接受采访,已经非常难得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想靠着这些交流和观察,描述出一个真实的人物,是非常难的。那怎么办?素材不够,脑补来凑。

但脑补多少,这就完全靠自己把握了。

但事实是,这两年,几乎所有朋友圈爆款文,都是非虚拟写作,而且真实度越来越低。


一方面,要和时间赛跑,一方面,要和各种夸张出位的营销号流量号赛跑,另一方面,还要和自己的内心底线做斗争,特稿内容,其实已经越来越难写了。

尽管这次疫情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特稿报道,但我觉得这个趋势依然无法改变。


所有特稿作者,乃至于深度内容创作者,都得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为慢节奏的特稿等深度内容,找到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