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22 16:30 的文章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文 李曙光

编辑 ✎ 刘肖迎


如果你在2010年9月坚定看好中国制造,投资5万元购买刚上市的立讯精密股票,一直留到2020年的4月24日,那你的5万元将会增长27.14倍变成135.7万元。


这个增幅,超过了腾讯,后者十年股价增幅为22倍。


过去十年属于移动互联网,但人们大都只关注占据在C位的BAT,却忘了支撑移动互联网十年的除了软件还有硬件。


雪莱说,“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互联网喧闹嘈杂,制造业则是一汪沉默的深水。


立讯精密则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典型范本——完整的时代红利,暴涨的股价,无限扩张的故事。


但如果你想听的是一个白手起家、逆袭励志的故事,立讯精密还不够标准。甚至比不上刘强东一夜白头借钱,马化腾卖QQ精彩。资本运作的无限扩张是其壮大的核心密码,它其实更像一个资本搭桥,然后共同牟利的故事。


读懂了立讯精密,也就读懂了中国制造的辉煌与阴影。


01


起点,一位富士康女工的逆袭


立讯精密的崛起分为上下两集,分水岭在2010年。郭台铭和库克,是成功女人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背后两个关键男人。


1988年,改革进入第十个年头,郭台铭听闻深圳已经是投资热土,便趁回乡探亲的功夫来深圳考察,随即决定在深圳宝安区建立起深圳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生产电脑周边产品。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 郭台铭


这个在金门炮兵团当过排长的男人自此搭上中国速度,一路奔向台湾首富。但郭首富最风光的时候还是1993年,郭台铭来到深圳市龙华镇一座山头,指着面前一片荒坡说:“凡是看得见的地,我全要了。”


富士康第一家深圳工厂招了150名工人,初中毕业的王来春就在其中。


出身贫苦,工作刻苦机敏,个人能力突出,工厂也蒸蒸日上,此后十一年,王来春从一线小工一路成长为富士康在大陆的最高管理岗——课长。


同行的149名工友大多已经散去,1998年领导着几千工人的王来春是标准的成功人士,那年马老师创业刚失败要回杭州,小马哥和张志东合资刚注册腾讯,东哥刚在中关村租了个柜台摆摊。


富士康虽然蒸蒸日上,终究不过是一个笼子,笼外的人只有郭首富。


成功女人王来春32岁的时候决定创业。


这是一次得到郭台铭默许的单飞,后来立讯精密和富士康的紧密相依也证实郭首富有意扶持一个潜力股,来补充版图。1999年,王来春兄妹倾尽家财购买了香港立讯公司,干的是跟富士康一样的买卖:研发、生产、销售各种电子连接线、连接器。


香港立讯是小厂,一边接国际订单,一边做来料代工,捡拾富士康牙缝里的残渣。


立讯精密成立的契机源于郭首富的一次讲话,2004年的股东大会上,郭台铭说:“产品价格跌了30%,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还能涨30%?因为订单数量增加了60%。但问题是,我们不可能增加30%的人力!”


郭首富讲完这番话,王来春就跑回大陆成立了立讯精密,从此成为富士康的代工厂,为富士康补上不足的人力。


那时候凡是有富士康的地方大多有立讯精密的工厂,其一半的订单来自富士康。立讯精密的办公室里,悬挂着郭台铭的语录:“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时的立讯精密更像是富士康的一个子公司,一个富士康的复制品,富士康把多余的订单给立讯精密,立讯精密慢慢的汲取营养,生根茁壮。


大哥带小弟的故事持续到2010年,直到立讯精密A股上市。


2010年9月15日立讯精密上市募资12.6亿元,招股书显示,王来春、王来胜兄妹分别持股香港立讯50%的股权,香港立讯是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持股89.17%。富港电子认缴立讯精密400万股是其第三大股东,后者正是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旗下正崴精密的子公司。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立讯精密上市的那一刻,故事的内核开始变了,资本市场水大鱼多,代工厂遍地开花,老东家身上的肉明显不够吃。


有了钱的立讯精密开始大刀阔斧的并购,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位贵人,开始十年波澜壮阔的股价飙升史。


02


滚动的飞轮,立讯精密的无限扩张秘密


富士康崛起于中国人口红利,但真正促成富士康寡头地位的,其实是靠着大鱼吃小鱼似的不停并购。


整合新的业务,再依靠着强大的资源能力,横向扩张,多元整合,串联起一个个完整的供应链活动,不断进化,服务于国际大厂。


2003年富士康并购芬兰艺模及摩托罗拉墨西哥奇瓦瓦厂,奠定了其手机eCMMS垂直整合能力。


2005年并购奇美通讯,富士康强化了集团手机共同设计/开发,跨进了手机设计开发产业。同年富士康并购了安泰电业,正式进军汽车产业。


2012年富士康斥巨资分别入股夏普工厂和夏普总社,获得了面板领域十代线一半的产能,保障了为苹果、索尼生产面板所需要的制造和研发能力。


富士康就像上下来回游动的鲨鱼,闻到赚钱的血腥味就会张开大嘴吞噬中意的目标,用以扩充自己。


王来春学到了富士康模式的精髓。


立讯精密在2010年之后也开始类似的模式——不断整合行业资源,踏入新领域,开拓新市场。


但并购谁都会,有钱就行,关键是如何找准目标,确定进入的新领域未来可期,这考验着领导者稳准狠的行业眼光和过硬的行业资源。


从立讯精密十年间并购动作来看,王来春背后的立讯管理层着实在并购业务上颇有心得。


仅在2010年到2017年七年间,立讯精密就进行了16次投资并购,从固有的连接线业务,切入了通信、汽车电子、FPC、电声器件及射频模组、电子设备和仪器等业务,成功的打入了苹果产业链、华为产业链,通信领域、汽车电子领域。


最具标志性的收购有三个。


2011年4月立讯精密收购昆山联滔电子60%的股权,一举打入了苹果内部。这一收购是立讯精密辉煌王朝的开端,此后立讯精密与苹果奠定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靠着苹果这颗大树,立讯精密的营收节节攀升。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2011年8月收购科尔通讯则让立讯精密迈入了通信领域,切入了华为供应链。深圳科尔通信主要服务于华为、爱默生等通信巨头,主营通信连接器和线缆。当时华为、中兴的高端通信线缆主要靠进口,两家每年在此项成本上花费不菲,都有意扶持优秀的本土连接器厂商。


收购科尔通讯,不仅让立讯精密原有的线缆技术得到提升,也使其成功进入华为和爱默生的供应链,消费电子之外,在更稳定的通讯领域分得一杯羹。


而将立讯精密推向最高点的是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自此进入大客户声学领域,凭借着苏州美特深厚的声学积累,立讯精密切入扬声器模组、喇叭、耳机、助听器市场,抓到了近年来最重要的摇钱树AirPods。


此后数年,AirPods强劲的市场需求,支撑了立讯精密营收的半壁江山。


AirPods最早的组装厂家其实是英业达,但是奈何英业达不争气,产能一直提不上来,良率也不高,苹果就找到了立讯精密。


2017年上半年,立讯精密正式成为AirPods的生产工厂。在经历初期的产能爬坡之后,到2017年底,AirPods的用户发货周期被立讯精密缩短到三天,产品良率接近100%。这让苹果大为惊喜。


2017年底乌镇第四届互联网大会,马化腾的饭局论资排辈,成了江湖谈资,库克前脚在开幕式抛下“要为技术注入人性”的致辞,后脚就前往立讯精密昆山的工厂,参观AirPods产线。谁是中国互联网的大哥他不在乎,也都挡不住苹果在中国挣钱。


镜头前,一名立讯精密女工绣花一样熟练的将各种零件塞入小小的AirPods中,库克在旁惊叹连连。


库克对中国女性的印象是极好的,2014年他到访郑州富士康工厂,一名流水线女工和他用英语直接交流了5分钟。蓝思科技的周群飞、立讯精密的王来春、领益智造的曾芳勤,三个白手起家的中国女人,支撑起苹果产业链的半壁江山。


库克称赞立讯精密:“超一流的工厂,将了不起的精良工艺和细思融入AirPods的制造。”


王春来回:“我相信那句话,能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把自己和苹果都夸了。


此番之后,立讯精密成了苹果的核心供应商,分到了50%的AirPods订单,股价接连暴涨。


分析师们给立讯精密这种扩张模式起名为“飞轮”。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到2019年,立讯精密的飞轮已经滚到了第五层,“机光声电”全方位发展。


底层飞轮是连接器业务做基础,要赢口碑;第二层飞轮是消费电子业务,要延伸产业链布局;第三层是智能硬件业务,要整合模组;第四层是5G通讯业务,要突破整机制造;第五层飞轮是汽车电子,要积极布局全产业链。


飞轮一环环层层递进,看似严丝合缝、逻辑清晰,立讯精密能够一直滚下去。只不过故事不是这样讲的,立讯精密的崛起有时代的背景,有个体的努力,有资本的联合推动,但也有中国制造光鲜之下的阴影。


03


立讯精密的阴影和中国制造的阴影


立讯精密的天花板在于,“飞轮”模式看似无限扩张,但真正的技术天花板,是难以靠收购解决的,尤其是各国技术保密的态势下,像美的收购德国库卡的例子很难再出现了。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 2018年5月3日,上海全电展立讯精密Luxshare展台


2019年立讯精密营业收入625.16亿元,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55.43%,不用说第一大客户就是苹果。


立讯精密2019年AirPods累计出货近4000万,AirPods Pro出货近600万部,相对18年大幅增长,此外立讯精密还参与了iPhone11马达、声学等零部件的供货组装。


苹果依赖症,这是苹果概念股的通病,歌尔声学的第一大客户苹果2019年销售额占比40.65%,蓝思科技第一大客户苹果则占比46.97%。


大客户太集中意味着,身后的这些小弟们会与苹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时还要看苹果的脸色。


瑞声科技就是最好的例子,2018年之前瑞声科技风光无限,连续多年业绩股价齐涨,2016年入选恒生指数,成为代表香港主流市场的50只成分股之一。


2018年苹果的业绩下滑和订单转移,瑞声科技的全年营收下滑14.1%至181.31亿元,毛利、净利同时下滑约四分之一。这是其在连续8年增长后的首次下跌。同年,歌尔股份由于苹果订单转移给立讯精密,营收、净利润双下滑,股价一度蒸发超过60%。


分散订单以制衡供应商是苹果的常规操作。但苹果很多技术的应用要依靠上游供应链技术的突破,技术壁垒高的公司依然有与苹果对垒的资本,比如台积电独霸的7nm芯片制程工艺,比如三星高端的Amoled屏幕。


如果能将自己转变为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双重优势企业,可以从依附苹果,变成被苹果依附,双方能够站在对等的话语权体系之下。


以代工厂的身份来看立讯精密,其历年研发投入颇大。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但立讯精密自上市以来毛利率稳定在20%上下,然而净利率在不断下滑,从2011年的14.5%下滑到如今的不到8%。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其过去太过依赖于苹果的爆发,但是苹果本身的增长已经有限,而靠着飞轮并购,按照立讯精密现在的体量和江湖地位,很快就会碰到天花板,不可能再有过去的效果。


立讯精密有中国制造的辉煌和阴影。


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一直是人口红利下的成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但现在全球产业链形势复杂,发达国家希望高端制造业回流,中低收入国家以更低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中国制造突然要面临双重压力。


1992年台湾宏碁电脑的创始人施崇棠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


立讯精密十年27倍:老板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后有

▵ 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的两端是产业附加值最大的技术研发和销售服务。中间产业附加值最低的是组装生产。制造业链条中的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


微笑曲线提出以来,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可,伴随着宏碁的发展,成为了诸多台湾和大陆企业的发展哲学。


施老爷子的理论很精辟,但战术层面的市场和竞争却没有给宏碁留下太多时间。反而是联想、华为学到了精髓,联想靠着大规模的并购、精巧的营销,登上了PC市场的老大宝座。华为一手抓技术一手抓营销,两手抓两手都硬。


世人都以为华为技术立世,但当年华为的销售铁军开拓市场,连县市一级的电信局都有办公室,随时给客户解决问题,筑起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销售网络,任国际巨头爱立信和诺基亚怎么折腾都打不进来,狼性文化由此而始。


王传福曾经感叹说:中国的企业只学会了如何组织工人,而没有学会如何组织工程师,因此只能在制造业最荒凉的地带谋生;如果能够利用先进的组织方法把中国大量的工程师组织起来,那么中国就是企业家的一块宝地。


有人曾总结过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抄袭模仿、迅速拷贝、价格战、销售为王”。这些都让创新的成本更高,也让企业始终折返在呼吁知识产权与埋头快速模仿以抢占市场的矛盾中。


我们一心想着弯道超车,但质变的基础一定是量变,高端制造的熟练工人需要一点点积累,底层技术需要一点点突破。中国制造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空白阶段,人口红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技术落差虽然存在但已经缩小,转换新的动能需要所有人保持耐心。


中国制造需要更多的立讯精密,但也需要更好的立讯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