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组网+新基建”推动北斗产业应用站上风口
在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推进过程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可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也进入最后冲刺期,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共同助力数字“新基建”,催生更多的新技术、新需求与新业态。未来,基于北斗系统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应用场景也将更加丰富。
“数字抗疫”,基于北斗的应用与服务成重要基石
随着各地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秩序,如何精细化感知城市人员流动和物流,开展微观层面的楼宇、时分管理,获取城市运行的完整空间和时间数据,变得至关重要,也是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关键基础性工作。在此背景下,北斗定位、数字孪生等“硬核技术”赋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助力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安全监测防控,凸显了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制作的 “重庆疫情动态地图”实现了居民出行线路的自动优化;又如,中科院周成虎院士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出的“图说每日疫情”,实现了对全国疫情时空发展趋势的动态分析;再如,深圳大学利用多源时空大数据进行复工风险分析,为城市复工复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在这场数字防疫阻击战中,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响应,表现亮眼。为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提供高精度测量,引导成千上万辆应急物资运输车辆安全运行、及时送达……基于北斗的产品应用为疫情防控提供高精度点对点时空服务,显著提高了应对疫情的敏捷性和精准度。
我国卫星导航领域首家上市企业——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斗星通”)在支持各地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周儒欣表示,目前其业务已覆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多领域,相关技术与产品成为各地抗击疫情工作不可或缺的利器。使用该公司北斗高精度配套方案的各类无人机在不少地区承担着消毒防疫、指挥监控等任务,其研发生产的数十万台基于北斗技术的物流终端产品正在全力保障百姓生活物资的快递物流,医疗版手持终端设备正在对患者的检查住院等情况提供追溯服务,为医护人员保驾护航并实行远程技术支持。
北斗全球组网即将完成,提速北斗推广应用进程
支持疫情防控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的一个缩影。事实上,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快速推进,基于北斗的技术研发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重要行业,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在电力、金融等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计划,今年5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后,我国即将全面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建设,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随着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在即,相关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预计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建设以及产业化应用核心技术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未来将在更多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进一步推广普及。
据了解,北斗星通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模组、板卡、天线等卫星导航基础类产品处于领先水平,系列芯片产品入选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典型成就主题展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其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支持北斗全球信号体制,更高性能的22nm高精度定位芯片也有望于年内面世。此外,在北斗最具规模前景的下游产业之一——汽车领域,北斗星通也已布局多年,目前正在顺应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等发展趋势,大力开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DA)、数字液晶仪表、智能座舱、车载智能联网及终端产品(T-BOX)等,助力汽车产业技术和产品升级。
“新基建”加快建设进一步推动北斗应用多元化
当前,各地各级政府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过程中已高度重视数字科技的充分利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推进迅速,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时代正加速到来。提供时间、位置(时空)信息的卫星导航技术、产品及服务将成为智能化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基础。而技术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应用场景将会进一步催生新的需求,基于北斗的技术、产品及服务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