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全面屏设计,手机厂商何以偏爱挖孔屏?
在智能手机领域,有两项设计让人“又爱又恨”,一是曲面屏,二则是挖孔屏。
前者时尚的高颜值外观下隐藏着“误触”的风险,而后者则在展现最出色的全面屏设计的同时带来了“残缺”的视觉效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曲面屏设计正在逐渐被弱化,三星最新发布的Galaxy S20系列便是最好的佐证。三星S20系列在确保曲面屏带来精致外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曲面屏侧边的弧长,以降低其对于使用体验的影响,这是当下手机厂商在重新思考曲面屏设计之后做出的权衡。
相比于已经称霸智能手机市场数年之久才做出改变的曲面屏设计,刚刚起步的挖孔屏设计似乎希望可以更快更早地抓住用户的G点,智能手机厂商们正在通过改进设计尽可能地弱化挖孔屏带来的残缺感。
挖孔屏设计始于三星在其中端机型Galaxy A8S上的一次试水,在获得初步成功之后三星便开启了旗舰机型的挖孔屏之旅。自2019年上半年三星S10系列大热之后,挖孔屏便逐渐成为目前旗舰手机的主流设计。
只是在初期,无论是中端机型三星A8S,还是高端旗舰三星S10+,三星都将挖孔做得有些大了,直到三星Note 10系列的出现。
三星Note 10系列的将S10系列的挖孔进一步缩小之后,并将孔位从机身右上角位移至了顶部中央位置,以最大程度减小挖孔面积提升屏占比,减少挖空在日常使用中的影响。一组小范围市场调研数据(可能会有些片面)显示,用户更喜欢将屏幕挖孔放在中央。
事实上,三星前期之所以将挖孔做得较大是因为其所采用的通孔技术的相对不成熟、以及设计方面的一些局限。相比当时华为nova 4的另一种盲孔解决方案,最初的通孔设计在挖孔大小上会略显劣势,技术难度较大。
众所周知,手机屏幕由下至上主要包含三层结构——背光层、屏幕层(液晶层)、以及玻璃面板,而摄像头位于这三层结构之下。通孔设计需要将背光层和屏幕层同时开孔,而盲孔设计则是只在背光层开孔,前置摄像上方仍有液晶屏幕和玻璃盖板同时遮挡。
简单来说,通孔与盲孔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前置摄像头置于玻璃面板之下,而后者摄像头置于液晶层之下。
因此,相对而言,通孔屏制作工艺难度较大(该技术持有者目前主要以三星为主),成品率相对较低,成本较高,但透光性好,不影响拍照;而盲孔屏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但透光性不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拍照。
同时,盲孔屏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该方案只适用于LCD屏幕,而不适用OLED屏幕。
小米集团副总裁卢伟冰曾表示,“柔性OLED使用PI(聚酰亚胺)作为下基板,因为PI不透明所以要用激光通通切掉,这导致目前柔性OLED只能做通孔。”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发光机制与LCD完全不同,柔性OLED的通孔仍旧可以控制极小的孔径,确实会比目前LCD挖孔直径更小一些”,卢伟冰补充道。或许是“因祸得福”,挖孔全面屏的开孔大小也因为其在OLED上的普及而变得越来越小。
目前,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在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发布的大多数旗舰机型均采用挖孔屏设计,无论是小米10系列,还是华为刚刚发布的华为P40系列,甚至连不屑于异形屏的魅族也或将在其最新的魅族17旗舰机型上使用挖孔屏。只有少数旗舰机型选择其他设计,比如vivo Nex 3S的机械式摄像头和黑鲨3 Pro游戏手机传统的上下窄边设计。
相比水滴屏、刘海屏、和机械式摄像头等全面屏设计,挖孔屏的确有着绝对的优势,其既没有机械式摄像头厚重的机身和容易进灰的镜头,又没有挖孔屏和水滴屏那样面积较大的前置摄像头,而令屏占比有所损耗。
然而,尽管挖孔屏看起来优势明显,但是仍然有不少用户无法接受挖孔屏带来的异形屏形态,这也是我开篇表示这是一项让人又爱又恨的设计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三星S10系列刚刚发布之时,我也曾经对挖孔屏设计嗤之以鼻,觉得位于机身右上角的一双“眼睛”实在有些碍眼,但是习惯了之后的我终究逃不过“真香定律”,在日常体验过程中挖孔屏对于屏幕视觉效果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尤其是在三星将挖孔屏位置改到中间并缩小孔位之后。
我们不得不承认,挖孔屏的确是目前全面屏设计的最佳表达方式,即使你目前无法接受,毕竟全面屏的设计核心便是让前置摄像头面积进一步缩小,以提升屏占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没有采用挖孔屏设计的手机厂商,或许并不是出于迎合用户不喜挖孔屏的心理,而是受限于挖孔屏令屏幕成本进一步的提升。
随着屏下摄像头等技术的不断出现和改进,挖孔屏终究是全面屏设计演进过程中的一个过渡形态,如刘海屏等其他方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