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11 15:55 的文章

老和尚半夜悟首诗,起句平平,读完最后7字王安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让人钦佩的不只有气宇轩昂的侠士,还有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比如扫地僧。而在千年文坛,也总是不乏笔力劲道的“扫地僧”,这些藏在民间的诗僧们写出来的文字,不只令人受益匪浅,还常常能令古代名家们自愧不如。

老和尚半夜悟首诗,起句平平,读完最后7字王安

当年北宋文坛一哥苏轼,就曾输给过两位“扫地僧”。第一位是个叫守诠的小和尚,他在赏月时写了首《题梵天寺》,苏轼读完后赞赏不已,跟着题了首《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结果技不如人。第二位是个名叫宝黁的游僧,他在墙壁上写了首《题逆旅壁》,苏轼一样喜欢得很,也在墙壁上写了首《书黁公诗后》,结果同样败下阵来。

老和尚半夜悟首诗,起句平平,读完最后7字王安

本期笔者再和大家介绍一位北宋诗僧,此人名叫俞紫芝,金华人,年轻时行踪不详,晚年隐居于江苏,极少过问俗世,《全宋词》和《全宋诗》中都有收录他的作品。俞紫芝早年并没什么名气,晚年与王安石结识,两人经常一起切磋诗技,没事还要斗上几首诗,王安石甚至把他的名句题写在自己随身带的扇子上。而最让王安石服气的,则是一首《宿蒋山栖霞寺》,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宿蒋山栖霞寺》

北宋.俞紫芝

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老和尚半夜悟首诗,起句平平,读完最后7字王安

这首七言诗是俞紫芝晚年所写,这位遁世的老和尚夜宿江苏栖霞寺,半夜烤火取暖,悟出了这首诗。全诗起句平平,但据《石林诗话》记载,王安石读到最后7个字,都不得不服气,表示:“新诗比旧仍增峭,若许追攀莫太高”,这是说自己比不上对方了。

说起来,王安石也是北宋文坛泰斗级的人物,那么这首看似挺简单的小诗,到底牛在哪里呢?首句“独坐清谈久亦劳”写的自己夜晚独坐着清谈理佛,坐久了难免觉得有些乏累。第二句“碧松燃火暖衾袍”,又是一个很普通的动作,诗人觉得有些冷了,便燃起松木暖暖衾袍。说实话,在唐宋诗坛这两句诗当真是算不得多高级,如果继续这样写下去,这就是一首平淡的叙事诗。

老和尚半夜悟首诗,起句平平,读完最后7字王安

但后两句,诗人开始“放大招”了。夜深了,诗人想唤醒身边睡熟的童子,结果对方没醒,倒是突然听到窗外一声猛虎的叫声,诗人朝外看去,山中一轮圆月正高高挂起。这首诗妙就妙在了这最后7个字,这7个字有视觉、有听觉,一声猛虎的叫声打破了前几句的平静,如劈空而来,令人称奇。对于这几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或许有人觉得写得有些“瘆得慌”,但诗人在此处用猛虎之声,要突出其实仍是一个“静”字。猛虎、山、月三个意象一起,融合成一幅绝美的山中夜景图。

老和尚半夜悟首诗,起句平平,读完最后7字王安

从结构和意境上来看,诗人就像一个布局高手,他懂得文字的张弛之道,收尾提亮了整首诗,王安石会如此喜欢它确实是道理的。每每读完这类作品,笔者都忍不住在想:若是没有王安石的欣赏,俞紫芝的很多诗作怕是流传不下来,毕竟他没什么名气。几千年的岁月里,还有多少像俞紫芝这样的民间高手,还有多少像这首诗这样的精品,消散在历史的长河里?每每想到这些,都无比珍惜现在我们能读到的古诗词。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