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后:杜聿明等大将都心服口服,为何黄维
粟裕打仗有一个军事之外的效果,不仅把国军将领击败,还能从心理上将其击垮。杜聿明、文强之所以败得心悦诚服,邱清泉、黄百韬之所以主动寻死,都是这个道理。构成鲜明对照的是,淮海战役南线兵团司令长官黄维,虽败而心不服。
一、杜聿明:站得层次越高,对粟裕服得越彻底
淮海战役中,国军被俘的高级将领以杜聿明、文强等为首。杜聿明系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文强系徐州“剿总”前进指挥所副参谋长。
杜聿明在一众国军降将中地位最高,被俘之后心态却转变得最快。这倒不是说杜聿明先生忠节不够,反复过快。实际上杜聿明心态的变化,尤其对于国共优劣对比的思考,早就开始了。而这一转变过程的推动者,不是旁人,正是他在华东战场的老对手粟裕。
杜聿明大致经历过三次心理上的重击。
第一次是济南战役期间。1948年9月粟裕发动了济南战役,以14万人围攻济南城,另以18万人在鲁西南设置阻援兵团,准备与杜聿明率领的援济兵团决战。
这场仗是硬碰硬的主力决战,粟裕一改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奇正相生的战术,把重兵集团亮出来和国军对决,使杜聿明头一次感到力不从心。山东战场从1946年打到1948年,两年时间,国军优势尽丧,力量上的优势被粟裕一点点扭转,实在可怕。
第二次是从辽沈战场返回徐州,杜聿明自己说,是怀着上刑场的心情回徐州的。倒不是说蒋介石瞎指挥乱搞,而粟裕的指挥实在太过无懈可击,太过高明莫测。按理说,淮海战场李延年、黄百韬、邱清泉各部都在调动,国军尚存在趁乱反攻的可能,但粟裕一举抓住黄百韬集团这个要害,围住黄百韬,使徐州国军重兵集团无法集中兵力。
更可怕的是,黄百韬被围,调动国军各部向其靠拢增援,使得原本重心在徐州的国军重兵集团,重心向右偏移,整体战略被粟裕扭偏扯乱了,杜聿明战前设想的种种可能,就此被搞乱了。
杜聿明在国军诸将中向来有“善谋将军”之美誉,偏偏在粟裕面前被制得束手束脚,心头充满了无力感。
杜聿明一向不迷信,然而迭遭重挫,左右寻思没有出路,不由得精神低沉胡思乱想。他的座机飞临徐州时,因为天气原因一时无法降落,差点越过徐州。杜聿明竟然离奇地想,难道天意要共军赢,要让我掉到共区不成。
第三次是出兵解救黄百韬兵团过程中,杜聿明虽然在战略上已经绝望,但仍寄希望于国军的飞机和装甲部队,希望火力和兵种优势能够在局部带来胜利。然而杜聿明派邱清泉兵团以头等主力向碾庄开进,不管如何疯狂进攻,却发现粟裕指挥的部队总能挡得住国军进攻。
特别是防守方法上,粟裕的作风迥异于东北野战军的黑山阻击战,既会依托有利地形,又会合理使用火力,杜聿明根据前线观察得出结论,华东野战军一线将领战术极为灵活,能够在国军重炮和飞机轰炸下求得生存,弹药使用又极为节约,射击准度和调度的合理性远高于国军。
由于杜聿明站位较高,能够获取的信息远超于兵团级以下将官,故而他对华野的思考更加全面,心灵上受到的暴击也远较自己的下属为重。这些方方面面的信息,指向的结论只有一个,他无论如何也打不过粟裕。
杜聿明被俘后,刚开始力图保持军人的尊严,不想奴颜婢膝苟全求活。但当他发现解放军待他如自家人、知大义而不责诸私人时,杜聿明内心的坚持轰然倒塌,如同歧路亡羊找到归宿,思想上迅速而彻底地转变了。
1959年人民政府进行第一批特赦,杜聿明荣幸在列。
二、邱清泉、黄百韬:哀莫大于心死
邱清泉、黄百韬均与粟裕多年作战,是不折不扣的老对手,最终也都丧命于华野之手。这两人都是兵团级别,按理说这个层次的高官大将,战场上被击毙的可能性不大,如廖耀湘、陈长捷、范汉杰、侯镜如、区寿年、黄维等,大多数都被解放军生擒,之后也颇受礼遇,不会有生命危险。
邱、黄二人本来也不至于击毙,他们的死,是死志已决、主动求死。可以说,他们这种心态,也是被粟裕打出来的。暂以邱清泉为例作一解说。
邱清泉从第五军军长做到第二兵团司令,当年在抗战中也立功过,在鲁西南与刘邓大军作战,一度还取得过胜利,这些过往经历,使邱清泉养成了骄傲狂妄的性格。
但自从遇到粟裕后,他逐渐知道了什么是可怕。
孟良崮战役中,邱清泉也张灵甫一样,都带着主力部队担负主攻任务。张灵甫整74师的灭亡,几乎就在邱清泉眼皮子底下发生。邱清泉绝没有想到粟裕能设计出这种奇谋,也绝不会料到粟裕有如此壮勇之胆气。
与粟裕交手的第二仗是郓城沙土集战役。邱清泉知道粟裕爱围敌打援,与各兄弟部队一直保持着很近的距离,但粟裕硬是利用黄河,把邱清泉第五军和整编五十七师拉开二十公里的空隙,而后隔绝开两部国军,第二次在邱清泉眼前,全歼了五十七师。
二十公里!这是什么概念。邱清泉心中自此留下了阴影,没有什么事是粟裕干不出来的。
豫东战役。邱清泉起初一度把华野陈唐兵团追得到处跑,但粟裕率山东兵团加入战局后,情况立即发生逆转,粟裕以开封为诱饵,接连改变三次计划,开封城先取后弃,令邱清泉自陷迷局。最终全歼区寿年兵团,包围黄百韬兵团。
无论邱清泉怎么小心提防,粟裕总会以各种手段拉开空档、找准弱点、抓住猛打。豫东战役最后阶段,邱清泉虽然吹嘘是自己奋力冲击打透了粟裕的阻援阵地,但他心里明白,一者是黄百韬拼死抵抗,二者是华野连战国军三支主力,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才主动撤走。
及至淮海战役开打,邱清泉又接连遭到两次暴击。
第一次是潘塘之战。邱清泉派主力部队去解黄百韬之围,在潘塘以优势兵力和华野遭遇,死活就是打不过去,坐视黄百韬被围而无力回天。
第二次是陈官庄四十五师被打残。四十五师是他的老部队第五军的核心主力,邱清泉想调其他主力去救。当时华野各部主力正在紧追国军,如果留主力救四十五师,那么将会因小失大,全部主力都被咬住。可是邱清泉又不舍得丢掉自己的老本。
壮士断腕,不光要承受肉体上的痛苦,更要经受心理上的考验,邱清泉出身行伍,视军队如生命,这个两难的选择,让他陷入极大痛苦。
杀人诛心,亦不过如此。
最终邱清泉还是选择了回兵救四十五师,杜聿明也拗不过这位出了名的邱疯子。两天后,四十五师残部侥幸救出,但国军主力的去路被粟裕截断,陈官庄就此成了邱清泉的墓地。
据第二兵团参谋长李汉萍被俘后回忆,邱清泉被围后,精神已经有些不正常,他常常一个人待在作战室成宿成宿地喝酒,几乎不怎么管指挥的事。对李汉萍说:“我邱清泉已经四十八岁,看也看够了,玩也玩够了,什么都享受过,就是死也值得。”
到了最后时刻,第二兵团崩溃,上至邱清泉下至普通士兵都已成瓮中之鳖。李汉萍等人劝邱清泉审时度势,静待最后结局的来临,言下之意是放弃抵抗,能跑就跑,跑不了就投降。邱清泉当时强自镇定,同意丢掉部队逃跑。但逃也没逃出去,四面八方都是华野士兵。
邱清泉跑了一夜,逐渐陷入癫狂状态,见人就说,共军来了,共军来了。他拿着枪到处乱跑,被四面八方围拢上来的华野战士乱枪打死。
哀莫大于心死,对于邱清泉来说,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倒是一种最光荣的解脱方式。
三、“顽固”的黄维
国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是淮海战役国军降将中的异类。
黄维文化水平较高,淮海战前在国民党军中任训练处处长、新制军官学校校长,是个学院派人物。淮海战役爆发时出任十二兵团司令官,何应钦评价他,书生不宜典兵。黄百韬听说黄维也当了兵团司令,背地里说他是书呆子。
黄维的十二兵团隶属于华中“剿总”,在白崇禧麾下。黄维的作战对手是中野刘邓大军,由于装备占优、兵力对等(中野部队大约十二三万,黄维兵团人数十二万),并不惧怕刘邓大军。
黄维受命率十二兵团东进救徐州时,中野部队由于主力尚未集齐,一边堵截,一边大发传单,散布中野倾全力与黄维决战的消息。黄维一度笑话刘伯承全无力量,只会虚张声势。
后来黄维被包围于双堆集,计划来救他的杜聿明集团被全歼于陈官庄,黄维十二兵团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被中野、华野(仅派来三个纵队)合力消灭,黄维乘坐新坦克逃跑时抛锚,被中野生擒。
与绝大多数国军降将迥然不同的是,黄维十分抵触解放军的感化工作。
有人问他,你战败了怎么还这么横。黄维起初一听到有人这么问,就暴怒地说:“杜聿明指挥失误!”又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有什么可说的。”后来问的多了,就不再多说话了。
在黄维的认识中,双堆集被围只是一场偶然的失败,天时地利等因素不利于他。身为降将,有死而已,绝不能低头来认错。
他还坚持留着胡子,管教人员问为什么,他说,这是我在国军中留的胡子,我要一直保留着。
随着思想改造的日益深入,许多蒋军将领都能认识到国民党的系统性、体制性失误,不同程度地道出国军失败的原因,对解放军表示出由衷的钦佩。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把美军赶回三八线,胜利签署《停战协定》,杜聿明等原国军大将无不欢欣鼓舞,为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感到高兴,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从此挺直腰杆而自豪。
唯有黄维不发一言。
或许在他心目中,始终认为解放军不过尔尔,如果给他一次公平一战的机会,未必会输给刘伯承。
这位“顽固”的降将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气节,他把文天祥《正气歌》和于谦的《石灰吟》抄在本子上随身携带。对故主蒋介石、“恩相”陈诚从来不说坏话,还因为有人指责蒋介石和陈诚,和那人打过一架。
正因如此,黄维以兵团司令之级别,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时才出狱,过回了正常人的生活。那一年,黄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