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5-23 15:56 的文章

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这个黑锅背得实在是冤

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眼瞅着就要拿下上党郡,此时太守冯亭却打算将城池献给赵国。如此一来的话,秦国必然会对赵国出兵,这样韩国就可联合赵国共同抗击秦国,退也可求得自保。此时赵国国君是赵孝成王,他的爷爷是赵武灵王,曾推行过“胡服骑射”,从而使赵国一跃成为可和秦国相抗衡的军事强国。他的爸爸是赵惠文王,虽没有爷爷那般胆识气魄,但他知人善用,在廉颇、蔺相如、赵奢等大臣的辅佐下,使得赵国在和秦国的抗衡中也不落下风。

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这个黑锅背得实在是冤

可惜的是,这位赵孝成王相比其祖父辈就差远了。当消息传来后,他既没有找蔺相如,也没有询问廉颇,而是喊来了自己的舅爷赵豹、叔叔赵胜一同商量。赵豹觉得此事有危险,不建议接收。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上党郡不要白不要,就算真打起来,自己这边也还有廉颇。最终赵孝成王听从了他的意见,封冯亭为华阳君,接受上党郡。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立马派人攻取上党郡。赵国见状,立马派出了老将廉颇,出兵长平抵挡秦军。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军损兵折将,廉颇立马调整了战略,转攻为守,死守长平就是不出。

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这个黑锅背得实在是冤

这一守就是三年。长平离赵国近,离秦国远,所以在粮草兵力补给这块,秦军根本就跟不上赵军。廉颇正是看准了这点,所以才和秦军打起了消耗战。这眼瞅着计谋就要成功了,赵孝成王却怂了,他暗地里派人出使秦国去和谈,结果被秦国国相范睢抓住机会狠狠地宣传了一番,本来有意打算出兵援赵的诸国,都纷纷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秦国见前方没啥进展,就在后方搞起了小动作。范睢派人花重金到赵国去造谣宣传:廉颇已经准备投降了;秦国所惧怕的其实并非廉颇,而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本就对廉颇死守不战心怀不满了,再加上如此多的传言,果然中计。就这样,背负了全赵国人民希望的赵括披挂上阵了,带着五十万的大军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这个黑锅背得实在是冤

后人在提到赵括时,总是会提起他“纸上谈兵”的典故,似乎他成了“老子英雄儿混蛋”的代表。可是大家都忽视了一点,赵括的贸然出兵其实是无奈之举。赵孝成王之所以会用他去代替廉颇,就是不满意廉颇的消耗战,就是希望赵军能够主动出击,在这种情况下,赵括只能硬着头皮上。再者,在军队锻炼46天的情况下,赵军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叛乱,仍旧能够在赵括的指挥下和秦军奋力厮杀,这说明赵括很得军心。最后,长平之战中赵国损耗掉了秦国二十万的兵力,秦军的大部分伤亡都是出现在后半段,可见赵括在率军做困兽之斗时,是有很强的临场指挥能力的。可惜的是,这些优点不足以在为难时刻使他力挽狂澜,因为他所面对的是白起。

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这个黑锅背得实在是冤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来说的话,赵括不过是替赵孝成王背了一个天大的黑锅。当时赵括的母亲就曾劝阻过赵孝成王,让他不要启用赵括,那时的老太太是否已经看出了愚蠢的赵王只会逼着自己的儿子去送死呢?纵观整个事件过程,其中的任何一处败笔,哪个不是出自赵孝成王之手?在决定是否接受上党郡时,他不召见贤臣,只听亲族的意见;战争开始,他且战且和,不顾劝阻派使者去秦国和谈,自毁长城;最后他又临阵换帅,用年轻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试图一步登天击垮秦国,结果白白葬送了五十万大军的性命。如果说赵括真犯啥错的话,那就是接到任命时没能拒绝,没能跪在赵王面前说:“这仗我真打不了,还是请老将廉颇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