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娃娃兵扛枪打鬼子,被美国记者拍下,70年再
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十年抗战,烽火连天,无数英雄壮士奔赴前线保家卫国。也许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的困苦,但泛黄的老照片却无言地记录了发生过的一切……
翻阅历史的档案,黑白色的照片昭示着过去的苦难,人们的印象里,战争时代总是苦不堪言的,像严冬的寒风,凛冽而刺骨,但是有一个中国娃娃兵的灿烂笑脸,仿佛带来了温暖的春天。
小小少年初长成
1931年,陈友礼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1岁时母亲患病离世,父亲再婚之后便抛弃了幼小的他,从此陈友礼成为了孤儿,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更是没有能力抚养,所以他不得不靠乞讨为生。
可生活还要继续,之后他跟随着难民的大部队来到了云南,还机缘巧合地认了第5军200师的一个马夫为"干爸",在干爸的影响下,打败敌人保卫祖国的梦想在小小的陈友礼心中扎了根。
1942年,年仅11岁的陈友礼萌发了参军的想法,但由于年龄太小,部队没有要他,第一年的投军以失败告终,但是陈友礼没有放弃。第二年,征兵的长官再次来到毕节征兵,陈友礼抓住机会苦苦哀求道:"我是个孤儿,不要看我年纪小,我特别勤快,求你们带我走吧,不然我就要被饿死。"
最终,征兵的长官被他感动,于是陈友礼成功进入部队,成为了一名勤务兵。即便一开始每天只能洗洗衣服做做饭,也并不能够上前线杀鬼子,但能够吃饱饭对陈友礼来说就是最满足的事了。
多年的部队生活使他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到后来战争打响,娃娃兵照样带着卡宾枪和战友们出生入死,捍卫疆土。
镜头记录小英雄1944年,一位美军摄影记者来到了陈友礼所在的连队,为了记录战争的原貌,记者打算挑选几位士兵来配合拍摄,陈友礼说:"当时美国通信兵是和我的连长讲,我也在场,但我不晓得他来做什么。
和他来的还有一个人,背着三脚架和吃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来给我们照相,当时那里当兵的也不止我一个人,有四五个,但他们和连长说要给我照一张。"
为了使照片看起来更加真实,美国记者找了很多装备给他装扮,随着快门的咔嚓一声,竖着大拇指,挂着灿烂笑容的陈友礼被定格在了灰暗的岁月中。
陈友礼老人回忆当时脖子上挂的干粮袋里还装着两个馒头,所以干粮袋看上去不平整;身上的水壶一个自己的,用来装水,一个连长的,用来装辣椒面和盐巴的;帽檐有折痕是因为下雨的时候帽檐会塌下来把眼睛挡住,所以折起来就不会塌了……"
拍摄结束后,他得到了美国记者赠送的两块饼干作为奖励,但直到记者离开,陈友礼也没有见到自己的照片。多年后,抗战结束,陈友礼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曾经的坎坷岁月不被提起,也渐渐吹散在了风中……
老兵回忆往昔事后来的某一天,一位贵州志愿者在网上看到了这张娃娃兵的照片,便想起了陈友礼老先生曾经遗憾没有自己在抗战时期的照片,于是志愿者决定翻拍这张经典照片,送给老人作为纪念。当照片送到陈友礼的手中时,他潸然泪下,并激动地说:"这个人就是我,是美国人给我拍的!"
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志愿者说:"虽然我们一下子都没办法完全相信,但有一点我相信,就是老人的那种感情是绝对伪装不出来的。"随后有记者来到陈友礼的家中求证,陈友礼还解释说:"竖起大拇指是'顶好'的意思,见到美国人这样做他们就很高兴。
不只是这次我这样,在昆明时有很多美国人,我见到他们就跷起大拇指说'顶好'!"陈友礼回忆自己第一次参加实战的经历,他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当时是敌人守山,我们攻山,但我们有个问题,就是后勤不足。到了后来,我们手榴弹也没有,枪榴弹也没得,子弹也打得差不多了。我估计当时日本人也看出来了……"
他讲述了那时的战火连天,惨死的战友,以及很多很多那个战争年代的事情,也许是因为那段峥嵘岁月里同样埋葬着他的青春。陈友礼在抗战结束后,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人说:"国难期间,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我们的祖国,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变。"
老人还模仿着当时的自己,竖起大拇指,再次拍下了七十年后的自己,这场跨越风雨的对话,见证的是一个国家面对危难时的民族脊梁!
七十年的坎坷与历练,造就了如今风采依旧的铮铮铁骨,斗转星移,万物变迁,不变的是他对祖国的热爱。
无论什么时代,总有人为了保卫这片热土的安宁抛头颅,洒热血。疫情的爆发使得我们人心惶惶,但总有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奔往抗疫前线,救死扶伤,拯救国人于水火之中。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希望我们都能像陈友礼老先生一样,也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