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4-20 17:25 的文章

\"普鲁士\"级铁甲舰

建造背景

\"普鲁士\"级铁甲舰

1887年的"普鲁士"号

1867年,新的北德议会批准了一份海军方案,计划在1877年前建立一支由16艘铁甲战舰(以及其他一些战舰)组成的舰队。铁甲舰队的目的是作为一支海岸防卫部队,以防止像丹麦海军在1864年战争期间对德国港口实施的封锁。到1867年,德国人已经获得了2艘小型铁甲舰"阿米尼乌斯"号和"阿尔伯特王子"号,并订购了三艘更大的装甲舰"弗里德里希·卡尔"号、"王储"号和"威廉国王"号。所有这些舰船都是从外国造船厂购买的。1868年,德国开始建造的第一艘军舰"汉萨"号。紧随其后的是"普鲁士"级,这将是舰队的第一批军舰。

"普鲁士"级的设计是在1868年由总设计师卡尔·埃尔贝特扎根(Carl Elbertzhagen)在海军部(海军部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的。他原本打算建造一艘像奥匈帝国的"卡斯托萨"号一样的船型,她抛弃了传统的舷侧火炮设计,在一个两层高的炮房中配置了数量更少的大口径火炮。该级的第一艘战舰——"大选帝侯"号是按照这种设计建造的。但在1869年工作进行期间,埃尔贝特扎根重新起草了计划,设计了一艘炮塔船,安装了两座由考珀·科尔斯设计的双联装旋转炮塔。这艘新船的样式与英国铁甲舰"君主"号相同。由于重型炮塔必须安装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以防止不稳定,需要较低的干舷,从而降低了船只的耐波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埃尔贝特扎根重新设计了船首和船尾楼,配有铰链式舷墙,可以在船只航行时升起,在使用火炮时降低。对设计的重新修使得"大选帝侯"号的建造出现了重大延误。

\"普鲁士\"级铁甲舰

影响"普鲁士"级设计的"君主"号铁甲舰


\"普鲁士\"级铁甲舰

"普鲁士"级的线图

规格参数

"普鲁士"级采用横向和纵向的铁质结构组成,铁质的外壳背衬着厚厚的柚木。船体有12个水密隔舱和一个占船体总长60%的双层船底。

该级的标准排水量为6821吨(6713长吨),满载排水量7718吨(7596长吨)。船体总长96.59米(316英尺11英寸),水线处长94.50米(310英尺),最大舰宽16.30米(53英尺6英寸);舰首吃水深度7.12米(23英尺4英寸),舰尾吃水深度7.18米(23英尺7英寸)。

德国海军认为这些船的航海性能良好,对舵手的命令反应灵敏,而且动作温和。她们的转弯半径很小,但是航速却很慢。

船上一般都有46名军官和454名士兵。还载着许多小船,包括:一艘警戒艇、两艘大型舰载艇、一艘中型舰载艇、两艘小快艇、两艘小划艇和两艘救生艇。

\"普鲁士\"级铁甲舰

"大选帝侯"号的图片

动力系统

"普鲁士"级使用一台3汽缸单胀式蒸汽机提供动力。其中,"普鲁士"号的蒸汽机由AG 伏尔甘制造,而"腓特烈大帝"号和"大选帝侯"号则配备了由柏林的"F A Egells"公司制造的蒸汽机。它驱动着一根直径为6.60米(21英尺8英寸)的四叶螺旋桨前进。船上由六座威廉港帝国造船厂制造的燃煤锅炉提供蒸汽。它们集中使用一个大型的、可伸缩式的烟囱排放废气。

她们的动力系统额定输出5471马力,设计最高航速14节。船上能够储存564吨(555长吨;622短吨)煤炭。这能让她们以10节的巡航速度,航行约1690海里。还配备了全套风帆装置,虽然对航行性能没有什么提高,但可以减少对蒸汽机的依赖。

另外,船上有三台发电机,可以提供30千瓦电力。

\"普鲁士\"级铁甲舰

"大选帝侯"号的建造图片

武器装备

"普鲁士"级的主炮是4门260mm(10.2英寸)L/22型舰炮,装在2座蒸汽驱动的双联装炮塔中。炮塔安装在炮座上,位于船体中部。一共配备400发炮弹。她们的俯仰角为-3°至11°,最大射程为5000 m(5500码)。

由于船首和船尾的装甲堡直接挡住了中部炮塔向前和向后的火力。还在船的两端各配备了一门170mm(6.7英寸)L/25型舰炮。一共配备了200发炮弹。与260mm舰炮一样,170mm舰炮的最大仰角也是11度,最大射程5000米(5500码)。

1889年-1891年间,"普鲁士"号和"腓特烈大帝"号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她们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显著增强。分别安装了6门和10门88mm(3.5英寸)SK L/30型速射炮,最多备弹2500发。还增加了两门机关炮和五具350mm(14英寸)鱼雷管。其中,"普鲁士"号的为水下鱼雷管,而"腓特烈大帝"号的则为水上鱼雷管。两艘船均携带13条鱼雷。

\"普鲁士\"级铁甲舰

1887年时的"腓特烈大帝"号

装甲防护

"普鲁士"级的装甲采用熟铁和柚木背衬提供防护的。装甲带分成上下两列。上部厚203mm(8英寸);下部厚102-229mm(4-9英寸),都背衬有234至260mm(9.2-10.2英寸)的柚木。战舰的前部司令塔的侧壁厚30mm(1.2英寸),倾斜处厚50mm(2英寸)。主炮塔的顶部厚25mm(0.98英寸),侧面呈弧形,厚度在203-254mm(8-10英寸)之间变化,背衬260mm(10英寸)厚的柚木。较厚的装甲位于炮塔的前部,在那里它们更易遭受攻击,而侧面和后部的装甲则比较薄。

\"普鲁士\"级铁甲舰

1890年之后的"普鲁士"号

各舰简介

"大选帝侯"(SMS Grosser Kurfürst )

1869年在威廉港的帝国造船厂开工建造,1875年9月17日下水,1878年5月6日服役。1878年5月31日与"威廉国王"号相撞沉没。

"普鲁士"(SMS Preussen)

1871年在斯德丁的伏尔甘船厂开工建造,1873年11月22日下水,1876年7月4日服役。1906年停止使用,1919年报废。

"腓特烈大帝"(SMS Friedrich der Grosse )

1871年在基尔的帝国造船厂开工建造,1874年9月20日下水,1877年11月22日服役。1919年1月21日停止使用,1920年报废。造价7303000金马克。

\"普鲁士\"级铁甲舰

意外沉没的"大选帝侯"号

服役经历

在1876年7月服役后,"普鲁士"号加入了德国舰队。1877年,为了应对奥斯曼与俄国的战争动乱,她加入了派往地中海的中队,以保护生活在那里的德国公民免受暴力威胁。1877年7月,在海军少将卡尔·费迪南德·巴特希的指挥下,该中队驶往海法港和贾法港,但没有发现岸上局势有明显的状况。巴特希随后在地中海游弋了整个夏天,于10月返回德国。

到1878年5月,所有三艘"普鲁士"级战舰都已服役,准备好迎接装甲舰队每年夏季的演习。这三艘军舰和大型铁甲舰“威廉国王”号一起,在海军少将巴特希的指挥下作战。不过,"腓特烈大帝"号在尼堡搁浅,巴特希只剩下三艘船参加演习。5月31日,"威廉国王"号在英吉利海峡航行时,不小心撞上了"大选帝侯"号。导致后者很快沉没,损失了269-284人。她的失事引发了一系列对碰撞情况的调查。最终,舰队指挥官巴特希和"大选帝侯"号的舰长亚历山大·冯·蒙茨伯爵都无罪释放。而海军少将莱因霍尔德.冯.沃纳则因这件事所产生的政治内讧,被驱逐出海军。

从1879年到1883年,"普鲁士"号和"腓特烈大帝"号一直在铁甲舰队参加巡航训练。之后,她们被更新的舰艇取代,转入预备役并储存起来。这两艘舰艇在1889年重新启用,参加德皇威廉二世加冕后的巡航训练。其中包括1889年8月对英国的国事访问和1889-1890年冬季的地中海之旅。尽管,"普鲁士"号于1891年退出现役,但"腓特烈大帝"号则一直服役到1894年底。退出现役后,两艘军舰都在港口承担次要角色,后来又被用作鱼雷艇的加煤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们都在1919年被出售报废。最终在1920年,两艘船都被解体拆除。

注:本文翻译自万维百科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