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1-07 16:58 的文章

历史影像的守护者——新华社陈小波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出品,泸州老窖·国窖1573全程支持的《讲述?中国故事》正式开播。第二集的讲述人是新华社编辑陈小波。

2016年9月,新华社推出了一档名为《国家相册》的栏目,以新华社的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为依托,向国人展示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流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节目一经推出,即受到观众认可,浏览量超过21亿次。让观众感慨历史沉浮沧桑巨变的同时,也让众多普通观众记住了屏幕里的历史讲述人——陈小波。

讲述历史,传递中国精神

2007年到2014年,陈小波共为新华社五十余位老摄影家做口述历史。她深谙“一个老者的去世就是一座小型博物馆的倒塌”,近百万字的口述史,留下了携带大历史的新华老社记者的珍贵记忆。2010年3月,陈小波成为“新华典藏”项目执行主编。把新华社老一代摄影家的经典照片用国际收藏标准做出来,通过精心挑选,银盐手工放大,摄影者亲笔签名几道工序,最后交由中国照片档案馆永久性收藏。

陈小波一次一次走近历史的老照片,以新华社摄影编辑的身份,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用影像传递精神。

独享清寂,做有意义的事

集报道摄影编辑、策展人、摄影个案研究者、摄影实验活动组织者者、图文书编辑者、历史影像梳理者、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相册》微纪录片讲述者各种角色于一身的陈小波,被业内杰出的摄影家们引为同道。谁曾想到她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时,连相机都没碰过。中文系毕业的她,甚至还曾纠结过,为什么会被分配到新华社的摄影部。就连最初的工作,都跟拍照毫不相关。

也就是在陈小波参加工作的那一年,新华社建立了中国照片档案馆。当时,还没有电子化,在资料室的架子前,翻阅上面的那些小红本,对刚参加工作的陈小波来讲是一个特别享受的过程,在每一个红本里头都可能发现一段离我们不远,但是我们差不多快忘掉的历史。

正是在这些文献照片的浸染中,陈小波理解了摄影的意义,追寻到了历史的价值,更被新华社的前辈们所感动。国家历史照片,不但成为新华社的记忆,也成了陈小波的个人工作历程中最美的回忆。

正像陈小波说的那样,“只有新华社,才能让我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找一个角落,安全而镇定地工作,辨别是非。也只有新华社能给我这样的机遇:开一个小洞,挖一口深井,这口井穷尽我一生都打不完。”

国家相册,每周到历史深处走一遭

因着《国家相册》,陈小波每周都要到历史深处走一遭。每周一集,每一集用历史经典照片五十余幅,而她要翻动的照片是几千幅甚至上万幅。别人看陈小波选照片,过程枯燥、寂寥、冷板凳、遍寻不着。但对她而言是一件喜悦无比的事。于她,与历史图片一次次默然相对,这是一个向历史学习、向前辈致敬的重要过程。

迄今为止,《国家相册》已经连续播出135集。参与者已达到三百多人。其中有总社及国内外分社优秀的文字记者、音乐编辑、后期制作团队。严格的文字陈述、经典的历史图片、贴切的音乐铺垫、复杂的后期制作,构成一部国与家的相册。

真正的事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业。陈小波说,作为《国家相册》的参与者之一,我能与那么多杰出的新华人同行,倍感荣幸。

坚守使命,不靠一己之力

《国家相册》第100期讲到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历史。它的最初是两个皮包——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皮包,被原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沙飞保存下来。皮包里头装了1万多张战争时期珍贵底片。这两个皮包被看做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前身。

战争时期,那些活跃在战场上的中国摄影者拍摄的底片都是自己冲洗、自己保存、随身携带。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有人不幸牺牲,底片也随之灰飞烟灭。中国革命摄影先驱沙飞和他的战友石少华、罗光达意识到保护底片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的口号。

1941年起,晋察冀军区摄影科开始设专人整理保管底片资料。并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底片资料分类表》,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方法。

这些关于底片保存的制度和方法后来被石少华带到新闻摄影局,以及后来成立的新华社摄影部,在新中国得到传承和发展。几十年延续至今。如:认真撰写文字说明,清洗底片,更换底片口袋,建立底片使用制度等。摄影记者要全部上交底片、交新华社摄影部资料室统一保管。

70年来,新华社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这个国家无论发生了什么,摄影部没有一天停止发稿;无论发生了什么,照片档案同仁保存了全部发稿照片和资料照片,从不会销毁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