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兰考》:新语境下官方纪录片的一次风格探索
【摘要】文艺作品是价值观的载体。特别是在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点,带有鲜明政治导向的文艺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智能化媒体时代,受众需要什么样的官方作品?实践证明,“我说你听”“我做你看”的传播模式效果早已大不如前,人们需要更新颖的文化符号、更平等的交流视角、更具美感的艺术体验,这也是两年来官方主流价值观作品努力革新的方向。通过纪录片《走进兰考》,分析探讨了这种变化,以及在艺术层面和传播实践中能够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智能化媒体时代;官方纪录片;风格;探索
智能化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和需求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主流价值观作品如何创新,是主流话语体系建设中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说过,“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1]。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流价值观作品求真求美,加强思想性和艺术性,这是提升受众接纳度的重要一环。2018年12月24日至28日,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五集大型纪录片《走进兰考》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这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项目,在研讨阶段即关注到当下受众的心理需求,进而用新的标准去定位、设计作品的创作方向和表现手段,并在拍摄中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探索,最终的结果是,成片呈现出独特的叙事特征和美学风格,为智能化媒体时代主流价值观作品的创新提供了研究样本。
一、定位:以人为本的民间视角
政论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也是以往重大政治性题材最青睐的表达形式,因其强烈的政治教化功能在特定年代成为最实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但进入智能化媒体时代之后,受众的需求开始分化,政论片在传播实践中的效果开始逐渐衰退。因此,尽管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命题作文”,《走进兰考》还是在题材上进行了革新,它没有沿用政治性主题通常采用的严肃宏大的叙事方法,而是采用了纯纪录片的形式,这就决定了成片必然有截然不同的风貌。
众所周知,纪录片的重要特点之一即为人文性,根据目标对象的生存状态探求人类精神层面的需求和价值,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之一。因此,尽管《走进兰考》是一次政治性的“命题作文”,但其定位决定了人文性将是该片的明显特征。我们看到,在片中,抽象的主题变化为具象的“兰考人”的故事——每集展现3-5位核心人物的生活,通过记录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选择,展现兰考历经改革开放40年之后,人们在经济、文化、观念等方面呈现出来的新面貌新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伴随着一定哲学思考的,包含了观念的碰撞、奋斗的艰难、对未来的迷惘和憧憬,等等。这是对当下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和现实意义。表面上,是在讲述兰考人的喜怒哀乐、民间冷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40年来兰考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的官方立场作品惯用的是对事迹、成就、经验的宣传,风格是强势的、坚决的、不容置疑的,那么《走进兰考》这种“以人为镜”、平淡叙事的方式,呈现风格无疑是温暖的、贴近的、引人思考的。在信息的接受方式上,受众对以往同类题材的观看体验是被动地接收灌输,而现在则更倾向于自我观察、自我体会,见微知著,于平淡处见波澜。对于已经习惯了“互联网思维”的中青年受众来说,显然后一种方式更容易接受。
二、符号:熟悉的对象陌生化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对于兰考来说,尤其如此。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与1990年上映的电影《焦裕禄》赋予兰考强烈的视觉符号和精神符号,如风沙、盐碱、贫穷、奋斗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心理痕迹。如今,更换了视角的纪录片《走进兰考》讲什么、怎么讲,才能抹去这种痕迹呢?据制作方透露,在调研阶段,他们即考虑要做到将“熟悉的对象陌生化”,对程式化的符号系统一概不使用,在开掘的素材方面力争出新。
新行业:作为一个政治性命题作品,《走进兰考》很突破常规地没有去展示新一代兰考干部的勤政故事,而是偏重于经济和社会领域,展现了代表社会发展潮流的新兴行业,如物流、电商等,讲述了“山药姑娘”通过直播销售山药,90后斫琴师传承手艺、自我创业,青年农民通过发达的物流运输系统把蔬菜销售到广东等。这些鲜活的事例正是来自于当下的经济现实,用在纪录片中增添了事件的实效感,贴近现实,也显得新锐且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