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2-14 19:25 的文章

青年网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成为继传统文化之后影响和改变大众思维模式、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程度较多的文化载体。互联网发展历程中,青年网民一直是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可以轻松获得网络赋权,直接碰触到不同的思想文化,尤其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在自身内在心理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的博弈中极易迷失,在不自觉地评价和转发中极易形成网络暴力和价值观偏差。新时代下,对于传统与现代结合最为彻底的青年网民,理应在弘扬传统文化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国家主导、制度保障、媒体引导、青年自觉、市场参与,探索我国青年网民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青年网民;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在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及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官方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作此阐述,也意味着在新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由过往积极倡导、媒体宣传,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文件内容,青年被定义为14—35周岁,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1]青年群体思想自由、极富创造性,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快,使用电脑、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的频率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多,他们处于以互联网为主体构建的“拟态环境”下,被碎片化的传播内容浸染,消解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但在当今时代,青年网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探索青年网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必须基于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特征,从其内在需求出发,为他们关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良性的互联网生态环境,这也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完成。

一、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特点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

一是从媒介接触情况来看,“媒介依赖”很形象地形容了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笔者在北京、河南、陕西等地面向符合青年定义的学生群体、上班族进行问卷调查,年龄设定为18—35周岁,共回收585份有效问卷,调查人群学科、学历背景分布比较均衡,理工类占比32.65%,文史类占比28.21%,艺术类占比39.15%。问卷显示青年网民每天使用最多的媒介是网络等新媒体,44.96%的青年从初中起开始密切接触网络,65.3%的青年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在5小时以上。在访谈多位老师及学生后得知,课堂上学生任意使用手机(玩手游、看直播等最为突出)的现象屡禁不止,不少老师采取直接没收手机或者课前统一交手机的方式来保证上课效率。

而对于上班族而言,接触网络的时间相对自由,受约束不大,而且网络已经完全融进了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常见的社交软件都已成为其工作的一部分,传输信息、人际往来都需要靠网络来维持,网络与工作及个人生活之间的边界感被弱化。

二是从阅读及接触内容来看,“微信公众号短文”“网络小说”及“其他”受关注程度偏高,而“传统名著名篇”这些传统的文本内容占比最低,即使是时效性较强、关乎国计民生的“政论时评”也比不上网络小说的吸引力,这充分说明了网络文化已经深层渗透,可以生产非常成熟且有吸引力的内容,对传统的文化样式及传播内容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除了手机阅读外,当下比较受青年网民欢迎的网络内容莫过于短视频,各大主流媒体也逐渐布局微视频市场。除了观看短视频或者直播,录制短视频在平台播放也是青年网民课余或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从青年网民使用媒介的目的和能力来看,如今新媒体异军突起,纸质文明似乎日渐消逝,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网民在运用媒介的过程中,选用何种媒介,希望获取哪些内容,辨识及判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这种能力往往最终形成媒介应用习惯。通过分析这些习惯,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青年网民内在的需求。

调查发现,青年网民对网络媒介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倾向性也比较明显,尤其倾向于社交沟通及娱乐消遣,网络媒介并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其教化导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