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2-14 18:26 的文章

论“好记者讲新闻好故事”的必要条件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人的殷切期待,也是记者的光荣职责。讲好新闻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价值导向,是作为新闻媒体人的使命。好故事要顺应时代要求,响应政策需求;好故事要以真实为底色,以党性为原则;好故事要以细节感人,以真情动人。新闻记者要增强“四力”,锻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全面武装自己,增强讲故事的能力。好记者要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故事讲活、讲生动,打动受众,感染受众,去影响和推动时代进步,产生应有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政策;细节;技巧

2018年,《今日消费》周刊记者赵涵清参加了河南省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荣获“最佳选手”称号,并作为河南省好记者代表参加全国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选拔赛,荣获“优秀选手”称号。她演讲的内容是《无臂羊倌三退低保》,故事以失去双臂的曹建新为主线,讲述了他三退低保、养羊脱贫,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故事。好的故事具有灵魂,好的新闻人物具有温度,挖掘、讲述好故事是好记者能力的展现,也是职业的要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讲好新闻故事的必要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中心讲好故事

作为一名记者,要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要讲顺应时代要求的好故事,要讲为人民服务的好故事。在选择新闻素材时,要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要把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新闻除了是对新鲜事件的报道,还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在故事的选择上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紧跟新形势;要与人民息息相关,服务大众;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讲政策下的好故事。2018年是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年,更是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八大战役”,全面落实“十个精准”措施,更加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关键时期。曹建新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发生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是切合时代需求、满足人民需要、弘扬榜样力量的好故事。曹建新自强不息的故事,同时也是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役里,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故事。

一个好的新闻故事,既能够感人至深,也能引领社会导向,弘扬正能量。曹建新的故事被写成稿件,拍成视频,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一经发布,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不少人被他的坚韧精神所鼓励,被他的奋斗故事所感染,读者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感想。在互动中,曹建新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媒体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加强。

二、增强“四力”,练就过硬业务本领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力”要求。“四力”分别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本领能力的要求。

(一)深入基层磨炼脚力,挖掘好故事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人的底色,好记者讲好故事,讲的是记者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真实故事。全媒体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降低。对于一名新闻记者来说,在信息繁杂的情况下,更应该迈开腿,沉下基层、深入现场,用心去感受、去记录、去传扬新时代的感人好故事。对于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才能使采访更加翔实,才能代表基层的声音,才能更多地反映民意。

曹建新的故事是《今日消费》记者赵涵清多次实地采访后的成稿。曹建新家住荥阳汜水镇新沟村,他双臂残疾仍靠养羊脱贫。记者赵涵清在得知新闻线索后,立即奔赴新沟村,多方打探下见到了曹建新本人。从初次见面,到最后采访成稿,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最后可以帮助曹建新放羊,经历了种种困难,同时也留存了大量的图片、视频等一手采访素材。扎实的采访使得故事更丰富、更打动人。

(二)学会发现磨炼眼力,洞察好故事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辨是非、分善恶,发现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光辉。要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要能捕捉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发现基层岗位上的伟大精神。基层是好故事的汇集地,只有将眼光投向基层、善于发现,才能找到最接地气、最鲜活的新闻故事。基层的故事在不断发生,记者发掘故事的眼光也要不断地提升,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沉到基层去,通过不断的看、听、思去发现和挖掘好故事。好故事要关切需求,要有人性的闪光点,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样的故事才有灵魂和温度,才能直抵人心,振奋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