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靠专业用心的采写收获读者敬意
原标题:《楚天都市报》推出《大国栋梁》系列报道,于鲜活的故事中见精神——靠专业用心的采写收获读者敬意
《大国栋梁》系列报道部分版面。
“中国‘天眼’FAST工程所在地,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去往这里的山路,是我走过的最长最险的山路。但,这也是我最坚定的一次出发。”这是《楚天都市报》记者徐剑桥在寻访“天眼之父”南仁东之后,写下的一段感悟。
过去的两个月,《楚天都市报》从国家表彰的一批功勋模范人物中,选取20人,派出9名记者实地采访报道,累计行程达3万公里。徐剑桥和同事们追寻楷模足迹,东到江苏连云港开山岛,西至新疆乌恰县吉根乡,南到广东汕头,北至内蒙古四子王旗。与此同时,该报连续推出《大国栋梁》系列报道,20个整版内容,深情礼赞了这些功勋人物,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立下采访规矩:与受访者面对面
这样的报道主题宏大,《楚天都市报》编委会定下基本方向:所有人物都要力争实地踏访并争取面对面采访,只有到了现场,才能将这些人物的事迹写得鲜活可读。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多是大家,他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默然低调,有的远在边疆……对于一家地方媒体而言,要在短时间内采访到他们或其身边人,并非易事。
记者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进行突破。“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年过九旬,记者刘闪多次联系未得面访机会,最后一次沟通中,得知黄老近期要接受央视采访,记者借机提出“能否旁听”,终于如愿完成采访。为了到达“人民楷模”王继才生活过的开山岛,记者刘孝斌坐高铁、乘大巴、转公交、搭轮船……最终才登上小岛。为了采访“草原母亲”都贵玛,先要解决语言问题,记者刘毅先在中南民族大学找到一名蒙古族学生代记者与老人通话,定下采访时间,之后千里奔赴内蒙古四子王旗后,再找到一名当地人充当翻译,保证了采访顺利进行。
达成写作共识:多一些现场感
《大国栋梁》系列报道中的20名报道对象,每个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个人都可以写几本传记。如何在约2500字的篇幅内,有效提升报道的可读性?经过多次商讨,记者们达成了共识: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多一些现场感,讲好人物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故事;尽量将细节情感化,突出稿件的思想高度与深度。
例如,《于敏:氢弹之父的姓名绝密28年》一文导语:“这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给予的国家最高荣誉,在于家其实并未惊起波澜。也许是因为于老今年年初离去留下的伤痛还未消散,但更多的原因是,亲人们受他生前宁静淡泊的影响,早已和他一样淡定从容。”这种源自记者一手采访所得的真实场景,反差之大,带给读者深深的震撼。
又如,《布茹玛汗:58年巡边把祖国刻心中》文中写道:“如果把中国地图比作一只雄鸡,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就是鸡尾,乌恰县吉根乡则位于鸡尾的最西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缕阳光之乡’。将毕生献给祖国边防事业的护边员——77岁的布茹玛汗·毛勒朵老妈妈,就长年坚守在这里的边境线上。”记者用形象的比喻,准确点出了人物的方位和从事的事业之伟大。
在《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上,网友为这组报道点赞:“国家栋梁的事迹非常感人。向英雄致敬,向记者致敬。”读者樊孝权还给记者发来信息:“你们为了传播大国栋梁的思想和精神,跋山涉水,风雨兼程,我每次读到你们写的报道,油然而生敬意。”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