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2-19 15:35 的文章

他们什么都没做,却遭受了最严重的损失

正在融化的海冰(图片来源:NPS)正在融化的海冰(图片来源:NPS)

撰文 | 张二七

编辑 | 吴非

当地时间12月15日,经过两天的延期之后,在马德里举行的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下帷幕。但在这次时间最长的气候变化大会中,各方未能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碳市场机制问题取得共识,与会者决定在明天的气候变化大会上继续讨论该问题。

从美国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到马德里气候大会的无功而返,今年全人类对抗气候变化的脚步似乎有所停滞。但与此同时,极端天气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的步伐却在加速。

在过去20年间,共发生了约1.2万起包括热浪、飓风、台风等在内的气候灾难,直接造成了全球约5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约3.5万亿美元。这一数据来自于“德国观察”(Germanwatch)近期发布的《全球气候风险指数报告》(Global Clilmate Risk Index)。“德国观察”是一个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独立环保组织,自2006年起,该组织每年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各类极端天气事件中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对各国的气候风险指数(Climate Risk Index, CRI)进行计算和排名。这一结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气候与极端天气

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受限于目前对气象系统的认知水平,对于极端天气事件与长期气候变化间的具体关系,我们尚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发生了改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就预测,随着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出现极端天气事件的风险将持续升高。

一项发表于《自然-气候科学》的研究指出,海水表面温度的升高对于风暴、风速与降水的增加起着关键作用。世界气象归因组织在今年的研究表明,目前热浪在欧洲部分地区出现的概率已经上升了两个数量级。还有一些模型预测显示,伴随着全球变暖,降水的分布将更加极端——洪涝区会遭受更多的暴雨,而干旱区的旱情也会更加持久。

过去二十年,谁的损失最严重?

哪些国家或地区在极端天气事件中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德国观察”去年发布的报告详细展示了1998-2017年间,各地的人员及经济损失情况。

其中,在“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中,美国和中国高居前两名,印度、泰国与波多黎各等国家和地区位列其后。

为了更好地反映各国遭受的经济损失严重程度,报告进一步计算了另一项指标:各国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这时我们看到,排名靠前的多为太平洋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国(或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往往不高,而且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些地区遭受洪水等灾害的风险也更高。其中,在排名第一的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经济损失甚至超过了GDP的20%。

报告还统计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过去20年间的死亡人数,以及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其中,伤亡最惨重的国家是缅甸。1998-2017年间,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导致缅甸总计约14万人死亡,平均每年每10万缅甸国民中,就有14人死于极端天气带来的直接后果。

综合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由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后,“德国观察”制作了近20年的气候风险指数排名。这份于本月刚刚发表的最新榜单,反映出各国在近20年间受灾的严重程度。

其中,波多黎各、缅甸和海地是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大的3个国家或地区。波多黎各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平均每年,气候灾害给波多黎各带来约150人的死亡和约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经济损失达到了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76%。而最惨重的伤亡发生在缅甸。

这些受灾最重的国家和地区又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种是在最近20年间,只经历了一次剧烈的灾害,但损失格外惨重。比如缅甸在2008年遭遇了特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Nargis),这一次事件就造成了超过13万人死亡。类似的还有2017年席卷波多黎各的飓风“玛丽亚”(Maria),岛上包括电网在内的基础设施几乎被全部破坏,居民们流离失所数月。

而另一些国家,如海地、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等不断地经历着极端天气事件,因此也登上了气候风险排行的前十。比如菲律宾,由于其危险的地理位置,菲律宾在2012年、2013年和2018年先后遭受了3次强热带气旋的破坏。有时重建工作还未完成,下一次灾难便再次来临。

极端天气事件也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在1998-2017年间,中国的CRI排名在第43位,极端天气事件在中国导致了2.5万人死亡,并造成73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责任最小,受灾最重?

面临极端天气事件时,受灾更严重的往往是较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例如,在气候风险指数最高的10个国家和地区中,7个是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两个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泰国和多米尼加),只有波多黎各拥有高收入水平。

由于食物、水、医疗和电力的短缺,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缺乏应对能力,因此遭受的损失往往更加惨重。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气候灾难中的弱者——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然而发展中国家却承担了更多的后果。

“德国观察”在报告中提出,发达国家们应当为自己过去曾造成的碳排放负起责任。该组织今年9月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曾承诺在十年内为此提供1000亿美元的援助,然而直到现在,这一目标仍迟迟未能达成。

但最新的报告也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在以往的报告中,发达国家很少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然而情况在去年发生了变化。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严重的三个国家中,就包括了日本和德国。

2018年,在诸多极端天气事件中,热浪造成的损害最为严重。超强的热浪让日本和德国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在日本熊谷市,41℃的高温造成了138人死亡、7万余人的住院治疗;而在德国,去年4-7月的全国气温相较以往上升了2.9℃,七成土地受到了干旱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35亿美元,死亡人数高达1200余人。2018年的热浪和干旱让发达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切身体会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有效缓解气候变化、抑制全球变暖符合全球所有国家的自身利益。

临界点就在眼前

气候学家认为,大气中逐年上升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将全球变暖的趋势推向一个不可逆转的境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去年和今年9月发表的两个特别报告中提出,本世纪的升温需要被控制在1.5~2℃以内,否则就可能达到气候变化的“临界点”——全球气候将会发生迅速且无法逆转的转变,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严重危机。报告预测,如果要达到这一目标,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需要减至现有水平的一半,2050年碳排放量需要降至零,并且煤电的占比需要大幅降低。

气候变化带来最可怕的结果,是我们无法预测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报告中只统计了愈加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等更为严重的全球问题难以统计和预测,也无法计算在内。事实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比我们能看到和听到的更为深远,也更为严重。气候问题形势严峻,并且刻不容缓。

参考链接:

https://www.germanwatch.org/sites/germanwatch.org/files/20-2-01e%20Global%20Climate%20Risk%20Index%202020_14.pdf

https://germanwatch.org/sites/germanwatch.org/files/Global%20Climate%20Risk%20Index%202019_2.pdf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595-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