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2-04 11:23 的文章

科技创新要有新作为

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现场。 (新华社发)

  携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全球性问题的紧迫需要。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学校长、企业家等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形成历史交汇,大科学的跨界融合特征更加突出,催生新知识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涌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协同共生、融合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如何实现新作为。

  引领产业变革

  一家热衷于环保的企业能否打造出高盈利的时尚产品?拥有科学技术,答案是肯定的。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前院长西蒙·柯林斯介绍,一家用海边收集回的废塑料、渔网等做成运动鞋鞋面的公司,去年盈利达20亿美元,“利用科学与技术寻求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将无处不在”。

  西蒙·柯林斯表示,全球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关注循环经济,通过创新思维和设计,运用有机材料生产出零碳排放的产品,致力于搭建一个未来可持续性的时尚产业。

  从废料里提取可被回收利用的天然物质、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进行生产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搭建有机农场……这些都来自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教授瓦尼亚·祖因团队在基于生物循环经济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中做出的尝试。瓦尼亚·祖因认为,通过绿色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获得健康食品以及具有附加值的相关产品,打造自然生态系统,将助推人类可持续发展。

  “很多基础前沿领域都孕育着重大突破,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催生出颠覆性技术和产品,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技术路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指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关键变量。

  促进合作共赢

  然而,在科技持续进步发展的同时,人们依然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和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风险挑战,这些风险和挑战事关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事关人类的共同安危。

  “应对这些高度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重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承担、独立解决,需要各国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需要各国科技界通力合作。”白春礼认为,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将有利于加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步伐。

  在科学技术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青年科学家与中小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直言,我国科技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仍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

  “青年科学家、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一定要靠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直面世界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需求,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勤于思考如何才能让技术帮助更多人。”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周琪说。

  培养创新人才

  国际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随着未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一个重要趋势是创新势必成为教育的关键,创新驱动着教育发展,而教育培养着拔尖的创新人才,以人才驱动为核心引领着下一轮科技革命的产生。从而创新、人才和教育形成了互动发展的生态环境。”浙江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吴朝晖介绍,浙江大学确立了创新型大学2.0模式,将育人和创新放在高校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更加强调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的结合。

  在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看来,大学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的“全人”型科学家,要培养超越传统的学科专业分类,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应用和实践情境下,面向重大问题培养青年科学家。

  “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