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阿里前,马云还有这些创业经历:这6条经验
早在2004年,马云曾经讲过一句话:我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但即便成功如他,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也有过跌宕起伏、过山车般的经历。他三次创业失败,也曾多次经历至暗时刻。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他说这些经历是他最大的财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三段创业经历给创业者留下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出现新的机会,要问自己,该怎么做选择
马云成立第一家公司是在1992年,做海博翻译社。马云在大学学得是英语,他看到的一个商机是把老师和市场上的翻译需求对接起来。
海博翻译社的员工除了马云之外,就是马云学校的退休老师和夜校的学生。按照马云当时的想法,开翻译社应该能挣钱。
第一次做公司,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门脸,所以马云团队当时租了个好一点的房子,一个月的房租要一千六,而翻译社的注册资本全部加起来才三千块钱。
马云满怀信心地开始做生意,坚信中国将来一定需要外语好的人,做翻译社一定是个好买卖。
想法很好,现实却很冰冷。翻译社第一个月的营业额连六百块都不到,房租是一千六,算上员工工资,马云创业第一个月就亏得一塌糊涂。
原计划翻译社能在六个月之内实现收支平衡,但马云第一个月就发现不可能收支平衡,第二个月更惨,第三个月几乎很难活下去。
第四个月马云和团队想了别的出路,发现卖鲜花、卖礼品能赚点钱,赚来的钱至少可以付掉房租。
所以马云坐火车从杭州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去进货,把海博翻译社一切为二,一半留作翻译社,一半留作卖礼品。
卖礼品的确比开翻译社更赚钱,卖礼品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块,而翻译社一个月的营业额才四五百块钱。
同事索性劝马云:干脆开礼品店吧,这东西好赚钱。如果礼品店继续开下去,也许马云将来能带领团队成立一家礼品公司。
在抉择面前,马云问自己:当时成立海博翻译社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解决翻译老师和市场上的需求问题?答案显然是前者。
所以马云选择继续做翻译社。
很多公司在创业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和自己的初心相违背的问题:碰上个新的机会,你要问自己,该怎么做选择。
二、一个不好的制度能把优秀的员工变成坏员工
在做海博翻译社的时候,马云请了个女孩子做财务,帮忙收钱。
有一年的9月10号教师节这一天,礼品生意比较好,团队一天忙得晕头转向,粗略估计一天的营业额大概做到了一千一百块钱。
但第二天早上一看,账上只有四百块钱。马云很好奇,钱跑哪儿去了,后来做了个查账,一查账才知道这个女孩子每天从公司的钱里面抓个一两百块钱拿回家,而马云和团队竟然做了三四个月都没有发现。
这是谁的错?是公司在制度上犯了错。
一个不好的制度会把优秀的员工变成坏员工。小公司也需要制度,也需要体系。
创业者很容易犯得错是抓大不抓小,如果整天思考的是公司未来要怎么发展,规模做到多大这些东西,却没有想到先把四五个人的小公司的制度建设好,这是公司的灾难。
三、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马云成立的第二家公司,叫中国黄页。
1995年,中国还没有连通互联网。马云到美国去了一趟,在朋友的电脑上输入了“啤酒”这个英文单词,结果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啤酒,唯独没有中国的。
从美国回来以后马云说要做互联网,当时他请了二十四个朋友到他家里开会,他告诉朋友们,自己想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他说了两个小时,没有人听懂他在说什么。
开会的结果是二十三个人反对,一个人同意。同意的这个人说:马云你真要做,就试试看,不行的话,赶紧逃回来还来得及。
马云自己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下定决定还是要做下去。
很多创业者碰上的问题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就是晚上想想自己的创业宏图顿时热血沸腾,第二天早上骑个自行车又上班去了。
比尔盖茨说: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这句话并不是比尔盖茨说得,是马云自己说得,他把这句话改为比尔盖茨说得,这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因为在1995年,全世界都知道比尔盖茨,但没人知道马云。如果马云说,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人会相信他,但是马云相信比尔盖茨有一年一定会说的。
作为创业者,你未必100%懂你自己所做的、怎么做出来的,但你要深信这东西的前景,要深信这个东西可以给别人带来的真正价值。如果你坚信,如果你觉得有机会,那就往前走。
四、创业者要的是一种经历
马云说自己从学校出来创业,并不是为了赚钱。
当时马云是杭州电子工学院的外办主任,相当于处级干部。他辞职的时候,校长跟他说:任何时候你要回来,我一定在一秒钟以内批准你回到学校。
但马云在心里想:十年以内我不会回到学校里,十年以后我会再回到学校。
马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马云是本科生,十年以后,他不知道凭什么跟那些更优秀的年轻人竞争,但如果在这十年当中有创业经历的话,这种经历可能会超过任何一个教师。
出于这个目的,马云离开了大学去创业。对他而言,十年以来,任何失败或者成功的创业经历,都是他最大的财富,这是马云最想要的东西。
创业者要的是一种经历,人这一辈子不会因为你做过什么而后悔,是因为你没做过什么而后悔,你从创业第一天就知道,自己走的路是一条曲折的路,而走这条曲折路所经历的东西是自己最大的财富。
五、资本是为你服务的,你不能为资本服务
马云说自己在寻找投资者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
在创立中国黄页期间,当时马云和中国电信一个三产企业是竞争对手,对手的注册资本是2.4亿人民币,而中国黄页的注册资本才五万块钱,相当于一个是大象,一个是蚂蚁。
但大象是很难踩死蚂蚁的,只要你躲得好。所以即便双方竞争得很惨烈,但并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竞争了八个月,大家你也搞不“死”我,我更不可能搞“死”你。
最后双方坐下来谈,要进行企业合资,对方要投一百四十万人民币。马云一听是一百四十万,立马心花怒放,心里边想的是有这些钱能干太多的事情。
马云说,好,脑袋一拍就干了,结果这个合资企业成立以后,灾难也随之而来。
对方在董事会里面有五票,马云是两票。只要开董事会,马云提出的任何想法,他们一个人举手,五个人同时举手,一个人说不同意,所有人都不同意。开了五六次董事会,马云提出的想法,没有一样能通过。
最后马云总结失败的原因说,因为双方合资的目的不一样,他是看有一百四十万人民币、有对方的资源自己可以大干一场;对方的想法是,我出一百四十万,就可以把他给“灭”了。
对创业者而言,即便你拿到了钱,却丢掉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自己本来可以实施的东西,因为你没有想清楚。
从那时候开始,马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今后我再创办公司的时候,永远不会去控股一家公司,不会让那些被他控股的人感到痛苦,一定要给下面的人充分理解和支持。
所以直到今天为止,马云没有控股过阿里巴巴一次。
CEO领导一家公司凭的是智慧、勇气、胆略,而绝对不是资本,资本不能控制你,如果一个企业家被资本所控制的时候,就没有希望了,资本是为你服务的,你不能为资本服务。
六、老板永远是对的,如果你不能改变他,就改变自己
马云创办的第三家公司,是国富通。那时候公司经营得很不错,十四个月的时间,做到了两百八十七万的利润。
最后马云没有继续经营这家公司,因为他和他的领导在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上出现了大的分歧。
分歧有三,第一:他的领导认为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比较封闭的,而马云认为,在1997年已经出现了互联网,互联网将会以一切开放的形式发展。
第二:他的领导认为应该去控制客户,而马云认为对客户不应该控制,是去创造价值,让客户觉得你对他有用,你能替他挣钱,客户就永远跟着你。
第三:他的领导认为应该为国有企业去服务,而马云却认为中国未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改革开放,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将会成为很大的趋势。
理念不一样的时候,要记住一句话:老板永远是对的,如果你不能改变他,就要改变自己。所以马云说:老板,您走您的路,我就只能回来。
这是马云在成立阿里巴巴之前的三段创业经历,也算是连续创业者了,成功的经验颇多,失败的经验也不少。创业者要多看别人失败的经验,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这么几个,多学习那些失败经验,不仅不会让你的胆子变小,反而让你的胆子更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