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19-12-10 09:09 的文章

第82集团军某旅开展突击车训练见闻

    原标题:锻造迅猛的“突击尖刀”

    ——第82集团军某旅开展突击车训练见闻

    步兵班进行人车协同训练

    初冬时节,记者赶往第82集团军某旅野外训练场采访。在穿越数十个S型路段后,我们进入一片山地丛林。马达轰鸣的训练场上,携带战斗装具的官兵已经在战车前完成战斗准备。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改装过的战车比普通军用猛士车还要大。

    现场组训的一营教导员李林栋告诉记者,这款防护型突击车是他们试训的一款新装备,机动性能和火力打击能力较强,见证了陆军摩托化步兵转型发展的步伐。

    新装备的主要性能优在何处?记者钻进一辆战车跟训体验。

    “全班注意,登车!”上士班长潘成龙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从战车两侧飞身钻进车厢。紧接着,战车发动向目标区域急速进发,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

    “现代战争以快制胜,而这款装备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快’。”李林栋说,配备防护型突击车的步兵分队相比传统摩托化步兵,出动速度更快、作战半径更大、战斗能力更强。

    “发现小股‘敌人’,迅速歼灭。”说话间,战车突然扎进树林。急停!中士蒋伟波立马爬上车顶,用重机枪火力对“敌”进行压制;潘成龙带领其他人员跃出战车,抢占有利地形展开战斗。

    “敌人”被歼灭,战车继续向前行驶。回到座位的蒋伟波撸起袖子,手臂上的几道伤疤看着让人揪心。“这是战士特有的勋章。”他呵呵一笑,“战斗力不会凭空形成,只有付出足够多的汗水,才会有所收获。”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新装备新力量训练,打牢训练基础,完善训练保障,提高训练实战化水平。对此,肩负新装备试训论证重任的一营官兵有着切身体会。

    试训之初,一营官兵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的只是两台普通的军用越野车和一项项待填补的空白数据。“装备的每一处加改装和技术更新,只能像吃螃蟹一样体会摸索。”一营副营长杨秋峰回忆说,那时,机关干部和基层官兵撸起袖子,一头扎进训练场,通宵达旦地干。

    “体验过在疾驶的战车上飞越壕沟吗?”闯过一段山路后,马上要进入“敌”炮火拦阻区,记者被潘成龙的一句“特别提示”震住了。看到我们诧异的表情,潘成龙接着介绍:“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战车在凹凸不平的山地上疾驰,虽然驾驶员铁英杰“照顾”到记者的感受,没有全速行驶,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失重般的“左右摇摆”。而身边的战士们却稳当从容,已进入“人车合一”的境界。

    潘成龙告诉我们,为准确采集山地越野各类参数,官兵在试训试验中都有“飞驰人生”的体验,即使大家采取了多重保护措施,还是避免不了被磕得伤痕累累……然而,官兵深知,他们肩负着为陆军摩托化部队转型探索新路的特殊重任,有痛仍要砥砺前行。

    为了减少磕碰伤,连队官兵与厂家一道反复研究,将座椅安全带由单条拦腰式改为双肩固定式。一次,厂家将步枪存放位置集中设置在正副驾驶位中间,官兵接装时建议厂家重新改装。理由很简单:“战士应该枪不离身,否则行军途中遇到战斗,直接影响作战行动。”厂家采纳官兵建议,将枪支存放位置分开定位在每个座椅旁边……

    几年来,为磨砺新质作战力量,该营完成新装备不同天候条件下的高原、沙漠、草原、丘陵等6种地形环境机动试验,累计行程30余万公里,消耗各类弹药36万余发,采集试验数据1万多组,冲锋在陆军转型建设的前沿。

    “01注意,向3号目标发起冲击!”冲锋打响,记者思绪立刻被拉回演训场——

    潘成龙车组完成通过“敌”炮火阻拦区、浮雷区快速清障、战损车辆救援等7个课目后,又收到连长发来的战斗指令,他们加足马力急速穿插,成功避开碉堡、暗堡等火力点,直插“敌”防御纵深,攻势迅猛,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韩成 特约记者 姜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