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19-11-29 10:15 的文章

射程上百公里,俄R27导弹拥有不对称优势,乌克

空对空导弹目前已经成为战斗机对决的主要武器,各国都有自己拿手的家当。对比于曝光率比较高的美国空对空导弹,俄罗斯的武器仿佛一直名声不大。

不过作为俄制四代机主要装备的R27系列导弹,其具备欧美国家所不拥有的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看一下。

一、R27中程导弹

R27是为四代战机设计的中长程导弹,通过不同制导弹头与弹载发动机的配置,形成各种导引方式的中程与增程导弹家族。

R27系列分别为“R”、“T”、“P”3个基本型号,分别为半自动、红外线、被动雷达引导。本系列导弹最大射程在 70到80公里不等,对敌方战机最大射程50到60公里不等,追击射程为20公里,最短射程为500米或两公里。

此系列导弹最初因为半自动雷达引导弹头的实际探测距离与公布的数据不相符,三角旗设计局被迫加入了无线电中继制导,没想到反而成为全球第1种采用“惯性—无线电—终端”复合制导的空对空导弹。

“T”系列的红外线制导型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只不过设计师最初没有如此高大上的想法,他们最初考虑是与“R”系列同时发射,这样可以增加敌人的反制难度。

“P”系列是被动雷达引导,在1990年初期研制完成。采用9B—1032被动雷达引导头,它可以在200公里以外锁定战机发射出的辐射源。

虽然R27P的攻击原理是寻找对方的雷达辐射源头,但整个过程与锁定战机红外线热源的导弹一样,都具备电磁隐身的能力。因此依靠早期的预警机是无法完全识别这样的导弹的。

那么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使战机发现了对面来袭的导弹,由于无法分别是红外线型还是被动雷达制导型,所以战机无法在短时间内决定保命的方法。

因为对付被动雷达引导型导弹最好的方法便是关闭雷达,可是那会让战机失去对战场的信息获取。虽然现代战机可以通过资料链由僚机取得雷达探测资料,同时保持自身的无线电静默,但整个机群总要有1架战斗机使用雷达。“P”系列的存在让敌方在使用雷达时会有诸多顾忌,从而达到牵制对手的目的。

二、R27系列中长程导弹

R27的“ER”、“ET”、“EP”系列分别为“R”、“T”、“P”3个基本型号的增程型。导弹改用口径更大的导弹发动机来增加射程。

本系列最大射程大于100公里,早期的资料显示R27—ER的射程达到了170公里, R27—ET则为120公里。不过近期的官方数据则偏保守,最大射程修订为90至100公里,对战机的有效射程为70到80公里不等。

尽管早期战斗机因为探测与识别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实际发挥70到80公里的射程,但R27增程型系列导弹的重要用途是加强了对目标的追踪能力。

比如R27—ER这款导弹,一些官方数据显示在交战中它的射程只有60公里左右,仅略大于R27R。但前者的追踪距离达到了43公里,这是后者的两倍以上。

正是由于R27系列推出了增程型,苏27、米格29的中程作战距离与欧美同时代战机相比,拥有更广阔的作战范围。

当时美国空对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基本在40公里左右,等于俄罗斯的四代机拥有了“先发现、先发射、先摧毁、先脱离”,这种五代机才有的不对称优势。

不过增程型导弹也有自己的先天缺陷,那就是结构的设计限制了导弹的攻击角度。在半自动雷达制导的时代,当目标对雷达制导弹头的视角变化太过剧烈时,会导致弹头的影像跟不上。

于是厂家只好将控制面板安放在导弹的重心附近,使导弹以接近平移的方式改变航向。这样虽然强化了命中率,但面对高机动目标、特别是近距离目标时可能力有未逮。因此R27系列导弹目前唯一的价值,是增程型所带来的长射程。

三、墙外版的R27

针对R27所暴露的疲态,厂家进行了改进,并命名为“R47”。之所以数字升了20级,并不是为了展示导弹有多强,而是因为这是“盗版”的版本。

R27系列导弹的主要厂家是俄罗斯的三角旗设计局,不过在苏联时代,乌克兰的军工厂也承接了生产R27系列导弹的任务,因此也是生产厂商之一。

不过乌克兰独立后,俄罗斯收回了R27空地空导弹的授权,改由后者自己生产,但前者还是拥有相关的图纸与技术。于是在2010年的8月底,乌克兰推出了新研制的AZ10红外线制导弹头。

乌克兰的厂商说:这是根据国际市场需要研发的。新弹头对敌方战机的锁定距离高达30公里,且规格与旧式导弹完全相同,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役的R27T/ET导弹上。

由于乌克兰军工厂现在不是R27系列导弹的合法生产者,导弹在安装其独立研制的AZ10红外线制导弹头后,改名为“R47T/ET”。

进入五代机时代后,R27系列导弹的负面评价开始增多。不过乌克兰的举动充分说明一点,这款导弹自有一定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