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坦克比赛什么样?美国曾参加名次垫底,中
2019年国际军事竞赛“坦克两项”项目的比拼已进行数日,此次共有20多支队伍参加。坦克比赛并非俄罗斯独有,实际上北约成员国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在搞,不过形式和侧重点与前者有一定不同。
北约的首个坦克竞赛是“加拿大陆军杯”坦克射击竞技赛,第一届比赛于1963年举办,因主办方是驻扎在西德前线的加拿大第四机械化旅而得名,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各国坦克训练水平。因为它的奖杯是一个银质“百夫长”坦克模型,所以也被称为“银杯赛”。
60年代加拿大军队的主战坦克是“百夫长”坦克,加拿大政府为了表示对比赛的支持就定制了这样一个奖杯。不过比赛优胜者只有奖杯保管权,下一次比赛前要将其归还,再颁发给下一届得主。
起初,该竞赛的项目设置非常简单,只有停在炮位上打固定靶和移动靶两种,由于各国装备的坦克性能相差不大,所以竞赛主要体现的是车组的射击训练水平,与实战环境严重脱离,所以进入70年代后,参赛国家越来越少,最少的一届只有三个国家,不用努力都能拿季军。
直到1977年第十届竞赛时对科目做了改进,从单一、死板的坦克射击比赛转变成战车综合能力竞技,这让比赛更加贴近实战环境,再次成为北约成员国间最重要的坦克竞赛之一。不过因为只在北约内部进行,而且参赛车辆均为最先进的现役装备,所以在国际上知名度很低。
1989年,美国首次派出最新的M1坦克参加“银杯赛”惨遭垫底,此前,英国用自家的“挑战者”坦克也基本位于倒数,意大利人甚至一度怀疑国产“公羊”坦克的性能。倒是德国“豹1”和“豹2”坦克大放异彩,赚足了眼球和订单。不过,前两种主战坦克在不久后的“海湾战争”中证明自己的实力。图为德国“豹2A4”和美国M1A1坦克。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随之结束,昔日“红色铁流”的威胁暂时已经远去,“银杯赛”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于同年举办最后一届后停办。
此后的近二十年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基本没碰上在坦克战中可以与之较量一番的对手。尤其美军在“9.11”事件后开启“反恐战争”,之后又演变为“治安战”,对付的是只有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和丰田皮卡的武装分子,更不需要坦克集群作战了,所以坦克部队的训练强度有所降低,数量遭到削减,应对大规模坦克战的能力逐渐下降,“银杯赛”的复活更是遥遥无期。
美国陆军每两年会举办一次“苏利文杯”坦克技能竞赛,在2016年的比赛中,美国预备役国民警卫队代表车组拔得头筹,这个车组是由消防员、警察、货车司机这样的预备役人员拼凑起来的,不知道陆军车组对这一结果有何感想。图为获胜预备役车组。
但在此期间,俄罗斯陆军装甲部队正在一点点变强。按俄军官方的说法,现役坦克有T-90、T-80、T-72还有少量的T-14,其中T-72的数量最多,约有两千辆。据估计,俄军在欧洲方向上可以动用的坦克约为两千辆,而北约国家可以部署的坦克却只有一千多辆。随着乌克兰局势恶化、中东形势动荡,北约似乎要再一次直接面对“钢铁洪流”的威胁。
这迫使北约各国重新重视坦克战训练,其中一个措施就是恢复坦克技能竞赛。“强大欧洲”坦克挑战赛(SETC)应运而生。
“强大欧洲”竞赛的奖杯顶部为一战“Mark IV”坦克雕塑。图中背景为德国陆军的“豹2”坦克。
第一届“强大欧洲”竞赛于2016年举办,由美国陆军驻欧洲部队和德国国防部负责,竞赛场地为德国格拉芬沃尔训练基地,到目前为止已经举行了三届,每年一届。第一届只有美国、丹麦、波兰、德国、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参加,第二届出现了法国、乌克兰和奥地利,到第三届时英国和瑞典派队参赛。
2018年“强大欧洲”竞赛中,一半参赛车组都使用“豹2”系坦克,德国人或许没有想到,在今天会以这种方式“占领”欧洲。图为“豹2”坦克排进行进攻间短停射击。
与俄罗斯“坦克两项”中除中国外均使用俄制T-72系坦克有些不同,在欧洲坦克竞赛中,德国的“豹2”系列坦克虽然当仁不让的成为全场主角,但也可以看到法国“勒克莱尔”、美国M1A2、英国“挑战者2”这样的西方主战坦克,甚至还有乌克兰的T-84“堡垒”和T-64BV这样具有苏系血统的坦克同场竞技。这种混搭风格,在全世界都很难再见到。
乌克兰T-84坦克车组在进行医疗后送和战损评估科目。
依照美军驻欧部队发布的说明文件,“强大欧洲”竞赛的目的是展示协同能力,促进军事伙伴关系,提供共享战术、技术和程序的平台,并不试图评价各国坦克的性能优劣,而是旨在衡量车组的训练水平,以及他们把日常所学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竞赛中的体能测试和射击比武是比赛中的又一看点。上图为美国车组扛着负重轮狂奔,下图为英国乘员从坦克中探出身进行手枪射击,这些技能在实战中都很有用处。
比赛在每年六月举行,时长六天,分为十数个项目。各队需在规定区域内完成坦克排机动进攻与撤退,静止与移动间实弹射击、车辆抢修、障碍赛、简易爆炸物处置、紧急医疗救助和伤员后送、应对核生化武器袭击、乘员自卫武器射击和体能比武、支援火力召唤与指挥、敌我目标识别、模拟城市战等科目。可以看出比赛内容十分多元,对车组间配合要求较高,项目与实战的贴合较好。
奥地利的“豹2A4”车组正在将“受到沾染”的坦克拖到指定位置,进行核生化条件下的坦克紧急回复处置,画面左侧的车组乘员穿戴着防护服。
比赛采用积分制,每个项目的最高积分不同,其中,涉及坦克射击的三个项目的分值最高。这继承了之前“银杯赛”的传统,也显示了北约对坦克射击精准性和射击速度的重视。这种思路源于“冷战”,由于坦克数量比不上苏联,北约坦克部队就尽可能地提高战斗交换比,以迟滞苏军前进的步伐。
而俄罗斯“坦克两项”则采用计时制,比赛项目分为单车赛和接力赛两个阶段。各车组在设置有十种障碍的场地里跑圈和射击,未按规定方法越过障碍物、射击脱靶和违反安全规定都将受到时间惩罚。最终,用时最短者获得胜利。
“坦克两项”赛道中设置了诸多难度很大的障碍,对参赛坦克的机动性是个不小的挑战。
由此可见,“坦克两项”竞赛主要体现坦克的机动性,弱化了火力性能,对其它技能的考量极少或者没有。这体现了俄罗斯从苏联时期继承而来的大规模装甲集群快速突击战术,力求以数量和速度优势压垮对手,对坦克的防护力和火力要求一般。
此外,经过特殊改装,弱化了装甲防护和火控性能的T-72B3M坦克在比赛中极为有利,却不能满足战场实际需要。近年来,“坦克两项”比赛的商业意味越来越浓,基本上已经发展成一场展示T-72B3M坦克性能的展销会。图为俄罗斯的T-72“飞车”。
在最后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解放军96式和99式坦克以良好的火力性能著称,如果它们能参加以射击和乘员组配合为重点的“强大欧洲”竞赛,成绩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