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错科技树的布瑞达M1930轻机枪,这才是二战最差
拜很多无脑黑日军轻武器的文章所赐,一说起二战中最差的轻机枪,很多人会把这顶不光彩的帽子扣到“歪把子”也就是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头上。虽然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的设计的确有诸多不合理,但比起意大利布瑞达M1930轻机枪,大正十一年式已经非常良心了。
布瑞达M1930轻机枪是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的主力轻机枪,口径6.5mm,发射意大利6.5x52mm卡尔卡诺步枪弹,弹仓容量20发。该枪研制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研制当时,轻机枪应当承担什么战术任务、应当采用怎样的结构各国都在探索,点开各条科技树试错(大正十一年式也是这个阶段试错的产物),其中有的基本成功了,比如捷克ZB26轻机枪、美国勃朗宁BAR自动步枪(实际当轻机枪用)、法国FM24/29轻机枪;有的好坏参半,比如苏联DP轻机枪;有的就点歪了科技树,用各种不合理的设计堆砌出一个又难看性能又差的奇葩,就是布瑞达M1930轻机枪。
说到布瑞达M1930轻机枪的槽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供弹方式。该枪的供弹具安装在枪身右侧,对全枪重心破坏很大,架枪射击时枪身会不由自主朝一侧翻转;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该枪用的不是可卸弹匣,而是一个可向前翻折的固定弹仓,需要用专门的20发弹夹往弹仓里推弹,然后抽出空弹夹,再合拢弹仓,才能拉装填手柄推弹上膛,扣扳机击发。这种供弹具装填动作繁琐冗长,弹容量小,战斗射速低,敞开的弹夹又很容易进沙尘污泥,再随着子弹一起被推进弹仓,再进入枪膛造成射击故障。
除了供弹具思路清奇,布瑞达M1930轻机枪的自动原理也很诡异。按照枪械网站“被遗忘的武器”(www.forgottenweapons.com)的描述,该枪的自动原理属于一种靠枪管后坐来延迟枪机开锁的半自由枪机原理(recoil-delayed blowback),但看了图片和视频,又怎么看都像是枪管短后坐原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方式如下:
布瑞达M1930轻机枪的枪管装在一个框架式的枪管护筒里,射击时枪管会有一个短促的后坐;
该枪枪管尾部有一个可旋转的枪管节套,节套侧面有带斜面的凸笋,与一个H形的零件配合,当枪管短促后坐时,节套凸笋斜面与H形零件中间的斜杠配合,带动节套转动一个角度;
该枪的枪机头部有多个闭锁凸笋,与节套内部的闭锁支撑面配合,类似后世的AR-15步枪,击发时枪机闭锁凸笋与节套内闭锁支撑面啮合闭锁,当枪管短促后坐,节套旋转一定角度后,枪机闭锁凸笋与节套内闭锁支撑面错开,随后枪机开锁后坐,抽出空弹壳。
但不知道为什么,布瑞达M1930轻机枪的枪管后坐自由行程极短(就是枪管后坐初始,枪机与枪管尚未开锁的一段行程),几乎是枪管一后坐就开锁,所以枪机开锁时膛压非常高,会类似自由枪机武器一样膛压直接顶着枪机快速后退,暴力抽出空弹壳,抽壳时因为膛压高,弹壳膨胀贴膛的情况尤其严重,很容易造成断壳故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意大利人采用的办法是枪弹涂油,在布瑞达M1930轻机枪的进弹口上方有一个扁平的油壶,子弹通过油壶下方时会自动刷一点润滑油再推进枪膛,这样抽壳时阻力会小一些,类似的设计在一些半自由枪机自动武器上也有使用,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虽然是导气式原理,但因为设计时没有经验,闭锁间隙控制不好,不得已也用了类似的油壶。使用润滑油减小抽壳阻力是个笨办法,因为润滑油在高温枪膛内容易积碳,而且容易粘附沙粒尘土,再结合敞开式的弹夹装填,布雷达M1930轻机枪的供弹故障率很高,在多沙尘的北非战场问题尤其严重。
枪机在高膛压下暴力后坐抽壳还带来一个恶果,就是布瑞达M1930轻机枪的后坐冲击很大,即使在机匣尾部装一个强力缓冲簧,射击时的震动仍很大。该枪的理论射速还偏低,不到500发/分,低射速,高后坐,每一个短点射打出的子弹散布很大,是一件难以驾驭的武器。
考虑到连续射击时枪管会升温,为提高火力持续性,布瑞达M1930轻机枪还很“贴心”地设计了快速更换枪管功能,建议每射击200发更换一次枪管,但问题又来了:该枪在射击时枪管会短促后坐,因此准星不适合安装在枪管上,只能安装在框架形的枪管护筒上,这样当更换新枪管后,新老枪管的安装会有偏差,瞄准具就得重新归零(可更换枪管的管退式自动武器普遍有这个问题,这也是现在管退式机枪很少出现的原因之一)。
虽然布瑞达M1930轻机枪的性能令人捉急,但在二战中该枪仍是意军最重要的分队支援武器,意军带着它参加了北非、南欧和东线的战斗。1943年意大利退出轴心国后,纳粹德国军队抢占了意大利北部,缴获了相当数量的意军武器,其中也包括布瑞达M1930轻机枪,并按照德军命名规则赋予MG099(i)的编号,在意大利战场作战的德军也凑合着使用过这种武器。
意大利7.35x51mm卡尔卡诺步枪弹服役后,一部分布瑞达M1930轻机枪还改为7.35mm口径,基本结构和供弹方式没有变化,仍使用20发弹夹给枪身侧面的固定弹仓供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