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分区规划全文发布 打造世界级产业名片
12月11日,《延庆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成果正式发布。延庆区分区规划的亮点有哪些?北京日报客户端带您读规划。
延庆区是生态涵养区重要组成部分,将首都西北部重要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名区、京西北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区功能定位,协调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到2035年,全区适宜常住人口调控规模约38万人。
服务北京冬奥会 实现绿色转型
《规划》提出,举办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延庆区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延庆区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应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相关工作。赛前重点保障各类场馆与设施工程建设,提升全区赛会支撑服务能力;赛时着重提供优良的赛会服务,确保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全面兑现北京冬奥会承诺;赛后积极统筹场馆利用与产业发展工作,引领延庆绿色转型。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分为南北两片赛区,承接高山滑雪、雪车雪橇专业竞赛。延庆要按照“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全力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以及延庆冬奥村、山地媒体中心等非竞赛场馆建设,全力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施工工程。
打造世界级高山滑雪精品度假区
建设冬奥体育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冰雪体育休闲功能。依托延庆冬奥赛区,打造世界级高山滑雪精品度假区。建设国际级冰雪赛事举办地和训练营地,提升综合度假服务能力,引进国内外冰雪体育组织及专业媒体机构,提升世界级体育文化交往功能,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持续开展冰雪培训体验活动。盘活存量用地资源,聚集体育产业要素,建设体育科技创新园。
依托延庆冬奥赛区,联动松山—海陀山一线北部山区的冰雪体育、户外旅游资源,打造国际赛事承办、专业体育训练、体育休闲、专项节事承办等核心功能;积极拓展极限户外运动,打造青少年山地野营、森林地质教育基地。
生态空间只增不减是前提
《规划》提出,紧抓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绿色大事对延庆的带动作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延庆建设成为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和美丽自然山水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区。
延庆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应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积极拓展生态空间。以生态空间只增不减为前提,以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各类生态控制区为抓手,扩增生态用地规模,提升生态品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61%
加强生态空间管理,生态控制区实行精细化管控,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597.9 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0%。生态保护红线内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以森林城市的建设为抓手,以实现森林城市各项指标为重点,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由现状58.41%提高到61.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建成区公园绿地 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100%。
绿色减排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消减。力争2025—2030 年之间,成为全市第一个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浓度限值的地区,到2035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进一步改善。
冰雪园艺长城,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名片
在保障首都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世园会,以及八达岭长城文化三大资源带来的产业发展动力,集中力量打造以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为内核的“国际级冰雪度假”“国际级园艺观光体验”“世界级长城文化”三大世界级产业名片。
主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疏解,推动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依托中关村延庆园的建设,加强以绿色生态为特色的京西北科技创新产业协作。推动科技创新、现代园艺、冰雪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共建长城文化带,加强长城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打造世界级长城文化展示、体验旅游度假区,开展爱国教育、文化教育、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相关主题的国际会议和论坛,扩大长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建设八达岭文化核心区,打造长城文化金名片,增强八达岭长城作为国事活动场所的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首都文化传承与国际交往的窗口地区。发挥延庆长城文化带的龙头作用,打造九眼楼长城旅游景区,为八达岭长城景区分流。
市民若想详细了解可登录延庆区政府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