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19-11-29 10:16 的文章

耶稣降生在中国河南的驻马店?为什么外国人都

“冬至过了整三天,耶稣降生在驻马店”,没错,是驻马店。这是河南坠子的一个唱段,这倒不是恶搞,是基督教传到中国,深入基层,跟传统信仰的结合。

中国版“耶稣诞生”图

只是,这种结合有点把基督教搞成了“白莲教”


不过,这也说明两种不同的文明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包容、有摩擦,还不乏喜剧笑料。


我们都知道,法国巴黎是“艺术之都”,代表了西方人的最高审美。


今年,在以非西方艺术为展陈主题的巴黎凯布朗利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极乐天堂”的艺术展,我们能猜到法国对非西方艺术感兴趣,但绝对想不到,这次的主角竟然是我们中国的“纸扎”

在我们眼里,这是“封建糟粕”,在法国人看来,这是绝好的艺术。

尽管展览规模不大,但仍被巴黎最高点阅率的艺文指南“Sortir à Paris”评为今夏巴黎十大必看展览之一


曾经是心理阴影的纸扎

说到纸扎,大家并不陌生。


中国的纸扎艺术最初起源于丧俗,它是将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金斗银斗、纸狮子,纸象、纸鹿、纸棺罩,花圈等焚烧的纸品纸扎品,它是为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形式

尤其在香港的一些恐怖片中。


阴森的夜晚,无人的荒郊,伴随着恐怖的音乐,某人一回头,冷不丁地冒出个纸扎的小人,伴随着电影中人们的大声尖叫,我们也几乎吓破了胆。


纸扎是香港鬼片中经常出现的元素,洪金宝就曾经装扮过纸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他还在另外一部电影中,带着调侃的口吻给自己爷爷烧了个纸扎,并说这个纸扎女叫做叶子楣。

不知道是不是受这个风气影响,有一段时间我们在卖祭祀祖先的物品店里,会看到“王菲”“赵薇”这种纸扎,这就让纸扎在恐怖之外,又多了一份诙谐。

而法国人脑回路就是清奇,硬生生地将这么一个东方元素,与唯美扯上了关系。


看过展览的法国人表示:“能用纸张将物件做得这么像,然后烧掉送给自己逝去的亲人,并相信这样可以带给往生者如同在人间时享受的乐趣,甚至是一圆在世时未尽的心愿,这种行为艺术实在是太浪漫了。


专业策展人Patricio Sarmiento,接触了中国的纸扎艺术后,对于中国人竟将这些做工精细的艺术品拿去烧掉,感到惊奇又可惜

他表示:“纸扎在当地常常受到忽视,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不是艺术。”


联想到冥币在国外悄悄走红,这下子又是纸扎,中国文化以这样一种另类的方式得到了西方人的热捧,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与时俱进的纸扎艺术

假如我们去搜索一下在展览上的纸扎物品,我们也会颠覆往常那种“恐怖”阴森的感觉。


因为除了传统的纸扎样式,更多的是新型纸扎,内容涵盖了衣食住行,呼应的是时代潮流。


民以食为天,北京火锅粤式点心西式糕点韩国石锅拌饭意式肉丸日本天妇罗荞麦冷面……应有尽有。

纸扎还原的场景和休闲场所「天堂茶室」,从门店外观到内部格局,一桌一椅、菜单、碗筷,都追求精致做工,丝毫不含糊。


参展的纸扎作品,还有非常现代化的苹果手机奔驰跑车


细节之处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些纸扎师傅的“匠心独运”。

比如42岁的香港人欧阳秉志,做纸扎这一行已经20多年了。


游戏机、吸尘器、名牌包包、老虎机、甚至赛马场......


在他的店铺里,客人能为去世的亲人朋友,订做各种生活用品。


Beyond乐队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曾经托人找他订制了一把电吉他送给哥哥。

张国荣的粉丝也找他,为偶像做了一个“为你钟情咖啡厅”

因为作品暖心又有趣,包括美国CNN、英国BBC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他进行过报道。


他的作品还曾经在希腊等地展出。


传承“纸扎”的手工艺人

“纸扎”不管给人的感觉如何,但终究是手艺活儿,时间久了,就专门会出现以纸扎为生的家族,伴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还会出现一些“老字号。”


在传统文化保留比香港还要好的台湾,有一个纸扎的著名店铺——“茂兴斋”。目前这家店铺的主人叫张秋山。

在台湾纸扎行业很火爆的年代,许多人家都会来定制超大型的“灵厝”,有时候为了赶工,师傅就多达20位。


张秋山的弟弟张徐沛甚至还自立门户,成立了“张兴糊纸店。”


不过后来纸扎行业不景气,张徐沛师傅的店铺也经常接不到生意,为了谋生,张师傅甚至考虑把店铺卖掉去当保安


听到父亲的提议后,张徐沛的女儿张宛莹和儿子张徐展深感震惊,决定要令这项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看见。

于是,儿子张徐展就将纸扎文化融入自己所学的动画专业,用数位动画方式将纸扎美学以另一种形式推广出去。


期间张徐展创作出以纸扎为素材、葬礼为主题的定格动画《纸人展·房间》《自卑的蝙蝠》。而他在2018年创作的纸扎动画《Si So Mi》,更提名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

张徐展还与姐姐张宛莹,在facebook开账号「@新兴糊纸店-纸扎工艺美学」,发布一系列纸扎人偶的情境对话。


他们还带着纸扎人偶去迪士尼、卢浮宫、埃菲尔铁塔等地环游世界,以创意的造型获得许多年轻人的关注。


姐弟二人还鼓励父母开设纸扎教育工作坊,教儿童或者年轻人制作创意纸扎人偶,分享和传播纸扎美学,也推动了「纸扎」这项传统艺术,登上世界舞台。

张师傅先前面对的困境应该是所有手艺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张氏姐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纸扎广为人知,无疑给所有手艺人如何让传统技艺在自己手上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了借鉴。


“千军万马一张纸,万丈高楼一支竹”,过去的匠人将如此简单的材料,运用糊、绘、剪、折、雕、塑、写等技艺,加以整修和装饰,形成一件寿命短暂却细致逼真的立体物件,寄托着宗教的信仰,又或是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与祝愿。


纸扎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品种多样,千百年来以其多方融合的艺术语言,描绘着当地百姓的快乐与哀思,叙说着百姓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对民间文化进行着浓缩与立体式的展现

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传统土葬文化的独特魅力。


“纸扎”,不应该仅仅是掺杂宗教和死亡色彩的祭祀品,它还应该被视作拥有无限创作可能性的民间艺术,获得更多人的正视和欣赏。


唯有如此,才有更多的人愿意拜师学戏纸扎,也才能将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