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爆整个CBA?林书豪根本做不到!抛开光环他只
北京德比,朱彦西底角一击绝杀。首钢单外援力擒三外援北控,捍卫了京城荣光。当首钢众将在更衣室内狂欢时,林书豪却只能在微博表达自己的激动——他因为肌肉痉挛,缺席了这场焦点之战。
某种意义上说,首钢这场赢球的珍贵之处恰恰在于缺了林书豪。当北控可以使用3人9节次的外援车轮战时,首钢却只能用汉密尔顿奋战45分钟,带着国产后卫群苦苦支撑。然而最终首钢还是赢了1分,本赛季第二次击败北控。
赢1分,或是上一场赢8分,在战绩上没有区别。但区别在于上一场首钢有林书豪,那一场他8投5中拿下16分5篮板3助攻,只可惜三项基础数据都不如翟晓川(20分8篮板5助攻)。
前10场打完,林书豪出战9场,场均35分钟,拿下24.8分5.7篮板5.8助攻,另有2.6次抢断和0.4次盖帽。这是一个看起来还算中规中矩的数据,但他的投篮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两分球51.8%,三分球30.6%,罚球79.6%,都排在联赛百名开外(比国家队内线核心易建联和离开CBA两年的孙悦还低)。而他的投篮热区图更加寒酸,除了一向优秀的篮下区域和正面三分,林书豪居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投篮热点。
但实际上,林书豪的单场最高分是29分,最高助攻9次,没有一次两双。距离预期中CBA的组织型小外援的标杆数据“30+10”也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他得分最高的两场(打辽宁22投10中得29分,打深圳19投8中得28分),命中率都低于平均水平,而且首钢都输了。
如果不考虑肤色,把林书豪替换成任何一个美籍小外援,前10场的表现都可能让他直接面临失业。我们现在说的最多的,也不过是“再给他一些时间”,但在(外援)竞争险恶的CBA联赛,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尤其是在争冠阵营,无论名头大小,稍微低于预期就可能被替换。外援们的访谈中对此已是达成共识——钱给的真多,留下来也真难。
林书豪的支持者以及他本人,都把林书豪定义为一个“以组织传球带动全队”的纯控卫,但事实上即便是巅峰林书豪,在纽约掌控绝对球权的赛季,场均助攻也只有6.2次(在火箭的完整赛季场均6.1次),换算到36分钟,生涯场均仅有6次助攻(但36分钟得分达到了不错的16.4分),与印象中的高效率组织者相去甚远。同时,林书豪又是一个失误次数不低(36分钟3.2失误)的传球者,他在NBA的助攻失误比为1.875,一个勉强中规中矩的数字。
而回到CBA,在前9场比赛里,林书豪场均5.6次助攻,失误4.3次,助攻失误比1.3,远远低于他在NBA的平均水平,而与外援的横向对比中,林书豪的数据表现也同样不乐观——林书豪的助攻排在CBA联赛第13位,在助攻榜前15位的球员(14位外援加上郭艾伦)中,林书豪的失误只低于场均4.4次失误(但也有7.9次助攻)的拜克斯,他的助攻失误比是前15人中最低的,而且他身前的12个人,有9个得分比他高。
拿一个比赛风格和林书豪截然不同的球员做例子——马尚-布鲁克斯,印象中CBA最“独”的外援之一,这赛季效力广东主打二号位,但他从得分篮板助攻都比林书豪多,而且三项命中率都超出了至少一个档次(67%、48%、86%),在罚球仅有林书豪一半的情况下,布鲁克斯的数据表现已经远远把林书豪甩得看不到尾灯了。
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此刻我们不能再如赛季开始预期的那样,说林书豪是小外援中第一档次,实际上他甚至连中等水平都没有达到,而他现在所在的是最需要主控的北京男篮,拿着的是整个CBA小外援中最高的薪水,在CBA外援全都无保障可以随时放弃的今天,仅从竞技的角度来说,林书豪的位置已经没有那么稳固了。而他的技战术风格,显然也和如今的CBA大环境并不契合。
众所周知,林书豪的三分,到了CBA依然是短板。捐款活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9场投进11个三分,林书豪已经在颠覆CBA对外援需求的认知。当林书豪在三分线外处于空位机会仍然在寻找队友时,他作为球队最强进攻武器的火力显然是大打折扣的。
首钢的确有外线优质射手——朱彦西(43.5%)、王骁辉(43.5%)和刘晓宇(41.2%)都在四成以上,而翟晓川(31.6%)都投出了比林书豪更准,也更多(12个)的三分球。所以按照正常篮球场上的逻辑,从球队角度出发,林书豪投的不是那么准或许也并不是特别影响球队。
但CBA这块赛场具有其天然的特殊性,小外援的天然震慑力,就是覆盖半场的无死角外线射术,而当林书豪不能用三分改变对方的防守时,他所面对的强度,就一定会相应增加。这也是林书豪遭到大量粗暴犯规的最初前提:他无法用三分威胁给自己制造出投篮空间,甚至也不具备罚球线外一步急停跳投的能力。而更多时候他会选择直杀篮筐。
但此时的林书豪,并不具备顶级的突破速度,他更习惯于靠着节奏去主动寻求对抗,争取走上罚球线,目前他场均10.3次罚球在整个联赛都可以排在第6位。但因为林书豪无法用更多的手段得分,加上他作为重型控卫的对抗强度,使得防守人更愿意用强硬乃至粗暴的动作送他上罚球线,避免2+1的可能,这又让他的身体增添了不少损伤。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CBA依然处于并将短时间内继续处于小个外援与国产护筐共同左右比赛走势的阶段。也就是说,趋势决定了大部分球队都倾向于使用一位有不讲理得分技能,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能疯狂开火接管比赛的球员。典型的例子包括青岛的亚当斯、山西的富兰克林、以及北京从前的马布里。林书豪扛着炸药包冲击篮筐,无非也只能换到两次罚球机会,对于改变战局影响甚微。而当富兰克林、琼斯、劳森乃至布鲁克斯都能送出更多助攻,尤其是去年北京的外援杰克逊现在在广厦送出联赛最多的11.4次助攻时,北京的这次外援选用,难免要面对一些质疑声。
所以此时的林书豪,如果抛开肤色和身份等诸多标签的话,实际上是一个受过大伤、巅峰已过,并无杀手锏的31岁老将。
至少作为一个CBA的常规小外援,他的表现并不能让人满意。
实际上,林书豪这份传闻中税后300万美元的年薪,其中要包含对于商品售卖和票房的加成红利。而林书豪作为华裔,也一定是姚明期望中最好的外援典范——对中国文化有足够认同感,性格谦逊能够给队友带来加成。
但竞技体育毕竟实力说话,如果这些额外的内容不足以弥补场上的缺失,那作为CBA现在的形象和旗帜人物,林书豪的地位必然要收到质疑。
可目前情况是,考虑到未来有归化的可能性,我们现在对于林书豪的舆论评价多多少少给予的还是积极的鼓励,媒体们也在有意无意地把林书豪摘出了外援的行列,转而去和国内后卫进行对比。但问题是目前林书豪的国籍依然是美国,他的身份还是北京队的一个外援,北京队对他的期望也是以普通外线外援作为标杆的,前10场转眼已过,如果接下来仍然不能有脱胎换骨的提升,那么北京队还会继续面对尴尬的境地吗?
肌肉痉挛导致缺席对林书豪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在CBA的强度下(CBA对外援和对国内球员来说强度在两个层级),林书豪容易受伤的特性已经开始显露,全力以赴尚且不能以一己之力扛起球队,更何况伤病隐患。林书豪固然有市场号召和对同胞的天然亲近,但CBA还是球场说话的职业赛场,对北京,林书豪来说,留给对方的耐心其实并不多。
或许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林疯狂,和现在场上场下同样彬彬君子的这位,已经不再是同一个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