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物流中心合作的“报春鸟”
12月27日,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场站测试运营现场。
本报记者 张光政摄
12月27日,雪纷纷扬扬地落下。位于莫斯科以北32公里处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场站,员工们正在新修的铁路装卸平台上为场站测试运营忙碌着。
中午时分,一辆大型吊车从堆场上抓起最后一个集装箱,吊装到货运班列上。随后,载有31个集装箱的班列从该场站始发,驶向远方。它将取道西伯利亚大铁路,于3天后抵达新西伯利亚市,再经二连浩特入境中国。
“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成果。今后,中欧班列在莫斯科有了自己的‘家’。”物流中心总经理马云驰对本报记者说。
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是中国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持有49%和51%的股份。按照规划,物流中心将分三期建设,到2023年三期工程竣工投产时,该物流中心将拥有6条铁路线和24万平方米仓库,集装箱运力将达到75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可满足莫斯科1/3的集装箱中转运输要求。
该物流中心紧邻别雷拉斯特铁路站、联邦高速公路和莫斯科环形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作为中欧班列驿站,该物流中心将为海运公司提供陆港服务,成为陆上通道、海上通道的共同枢纽。未来,物流中心还将向国际商贸平台和跨境电商基地发展,促进两国贸易提质增量。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该项目是中俄物流中心合作的一只‘报春鸟’。”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场站及仓储综合体中央管理局局长阿列克谢·别尔斯基介绍道。两年前,他们开始与中国伙伴合作。今天,集装箱班列终于实现首次测试运营。从2020年开始,物流中心将开始常态化运行。
物流中心目前共有50多名员工,其中中方人员有7名。据俄罗斯铁路场所有限公司场站总经理谢尔盖·格里申介绍,物流中心将为当地创造不少就业岗位,仅场站运营就需要大约800人。未来,合作伙伴进驻后,预计还将创造千余个就业岗位。生产经理阿列克谢·克里亚奇科夫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他说:“这是俄中两国大企业合建的国际大项目,团队很专业,工资待遇也不错。我在附近租了房子,把妻子和孩子都接过来了。”
米哈依尔·罗曼连柯在物流中心工作一年多了,他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汉语也越来越流利。他说:“我联系的客户今天就能将货物通过班列直接发往新西伯利亚市。我真高兴!”
(本报莫斯科12月2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9日 03 版)
(责编:白宇、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