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保目录废除倒计时 药企药代的路要怎么走
近日,随着新版医保目录即将正式执行,多个省份及地区纷纷出台了关于地方调整医保目录的通知。
12月17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宣布,将于2020年1月1起严格执行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各地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
同时,原四川省增补目录中的275个西药和71个中成药,共计346个药品被移出目录范围。据通知要求,暂按原规定执行,将在3年内逐步消化。
有业内人士称,在医保基金占据主导的环境里,失去医保市场等于失去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此外,结合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重点监控目录、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意味着中国临床用药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出现大规模洗牌。
医药市场获进一步规范
而早在四川之前,湖南、安徽、山东、天津等省份及地区就已经分别发布通知,明确将分期分批废止增补目录。其中山东已经公示,明确将踢出医保目录的就有268种。
自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出台之后,业内普遍认为,在控费的大背景下,“剩者为王”成为行业共识,而指望进入一个目录就实现高增长的时代早已远去。
按以往的惯例,每一轮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都给予各省市增补机会。而本轮医保目录调整,从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目录调整通知开始,就已经暗示着地方医保增补终将成为历史。
8月20日,国家医保局正式下发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在“明确地方权限”中提到: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以及各省应优先将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药品调整出支付范围。
从目前的情况看,各省都做到了重点监控目录药品率先移出医保目录。虽然有部分地区还未明确清理地方增补品种,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地方医保目录将成为历史这个趋势是不变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事管理与法律系教授杨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省医保目录较国家医保目录而言,更具有地方灵活性。因为省医保目录可以在国家医保目录乙类的基础上,根据省内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调整幅度不超过15%,一般都是增补。但2019年新版医保目录中明确规定,此后省医保目录也要完全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各个地方不允许再做额外的调整。
杨勇指出,各省以新版医保目录为依据,在3年时间内将已经增补、且不在新医保目录中的品种“逐出”医保目录,调整模式为“442”,即第一年调整40%,第二年调整40%,第三年调整20%。这样国家可以在所有省份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执行医保目录,实现一致化,地方医药市场会得到进一步规范。
药企药代要怎么办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国家统一制定标准,地方增补权力基本被取消,对此前仅依靠进入地方增补目录支撑销售额的品种与企业都将产生较大影响。为了尽可能降低被“踢出”目录的影响,企业需要在三年内重新找到市场。
此外,由于医药代表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地方医保增补对于很多医药代表来说,是致命的。随着各地开始对医保增补“开刀”,相信会给不少医药代表带来巨大的压力。此前,在国家带量采购的影响下,已经有不少药企调整销售队伍。随着地方增补品种被逐步清理出医保,部分医药代表同样面临着转型或转岗的问题。
上述业内人士提出,在国家带量采购和医保政策的影响下,医药代表可以由销售转型为市场准入,参与公司招采的成本控制环节。同时,国内蓬勃发展的创新药市场,需要专业的人群来做临床学术推广,这将会抓出很多“浑水摸鱼”的医药代表。
据了解,通常药企的销售费用会占很大一部分,但在国家带量采购后,由于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必将砍掉原来高额的销售费用。况且,国家带量采购是明确品种和用量的,药企将不再需要单独聘用销售团队来进行产品推广。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